人物:華萚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九九○
凈源(一○一一——一○八八),俗姓楊,字伯長,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
初依東京報慈寺海達大師得度,歷參名師,得《華嚴》奧旨,聲譽籍甚,四方宿學推為「義龍」。
嘗開法泉之清涼、蘇之觀音、杭之祥符、湖之寶閣、秀之善住,后主杭之慧因院。
屢坐大道場,闡揚圓頓極旨。
著述頗豐,有《法華集義通要》十四卷、《華嚴經(jīng)疏注》一百二十卷(殘存)、《華嚴原人論發(fā)微錄》三卷(存)、《仁王經(jīng)疏》四卷(存)、《肇論中吳集解》三卷(存)等。
元祐三年卒,年七十八。
見《補續(xù)高僧傳》卷二,《釋氏疑年錄》卷七。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凈源。
字伯常。
姓楊氏。
生而敏慧。
依東京報慈寺海達大師得度。
奮志參尋。
初見華嚴承遷。
次見橫海明覃。
后見長水子璿。
盡得華嚴奧旨。
聲譽籍甚。
住泉之清涼。
蘇之觀音。
杭之祥符。
湖之寶閣。
秀之善住。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以慧因院易禪為教。
命師居之。
所至。
緇素景慕。
師筆力遒勁。
合華嚴證圣正元二疏為一以便觀覽。
制華嚴楞嚴圓覺三懺法。
及作法華集義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經(jīng)。
高麗國王子為僧曰統(tǒng)義天。
航海而來。
問法于師。
朝廷遣侍講楊杰館伴。
化及外國。
其道可知矣。
元祐三年冬示寂。
茶毗。
得舍利無數(shù)。
瘞于慧因院之西北。
壽七十八。
先世泉之晉水人。
故學者以晉水稱之。
贊曰。
法界無盡  一心洞明  奮厥馀力  詮釋群經(jīng) 作式垂范  聿有駿聲  慕法者眾  海國揚舲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凈源。
字伯長。
楊氏子。
生而敏慧。
依東京報慈寺海達大師得度。
奮志參尋。
初受華嚴于五臺承遷。
次見橫海明覃。
后謁長水璿法師。
盡得華嚴奧旨。
四方宿學。
推為義龍。
聲譽籍甚。
開法泉之清涼。
蘇之觀音。
杭之祥符。
湖之寶閣。
秀之善住。
屢坐大道場。
闡揚圓頓極旨。
左丞蒲公守杭。
尊其道。
以慧因院。
易禪為教。
請師居之。
道風大振。
師筆力遒勁。
合華嚴證圣正元二疏為一。
以便觀覽。
制華嚴楞嚴圓覺三懺法。
及作法華集義通要十四卷。
又疏解仁王般若等經(jīng)。
義天者。
高麗國王第四子。
辭榮出家。
封祐世僧統(tǒng)。
元祐初。
入中國上表。
乞傳賢首教。
歸朝弘揚。
敕有司。
舉可授法者。
以誠法師對。
誠法師者。
住東京覺嚴寺。
講華嚴經(jīng)。
歷席既久。
學者依以揚聲。
其為人。
純至少緣飾。
高行遠識。
近世講人。
莫有居其右者。
上表舉師自代。
曰。
臣雖刻意講學。
識趣淺漏。
特以年運已往。
妄為學者所推。
今異國名僧。
航海問道。
宜得高識博聞者。
為之師。
竊見杭州慧因院僧凈源。
精練教乘。
旁通外學。
舉以自代。
實允公議。
上可其奏。
遣朝奉郎楊億館。
伴至慧因。
受法諸剎。
迎餞如行人禮。
初華嚴疏鈔。
久已散墜。
義天持至咨決。
遂得復全。
義天。
業(yè)就還國。
留金書華嚴三譯本。
一百八十卷。
于慧因。
師乃建閣。
奉安之。
時稱師為華嚴中興之祖。
師。
之道遂大行海外矣。
元祐三年冬。
示寂。
茶毗獲舍利無數(shù)。
塔于院西北。
壽七十有八。
義天念法乳。
遣侍僧壽介等。
過海致祭焉。
師先世。
泉之晉水人。
故學者。
稱晉水法師。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一
錢淑生,寧鄉(xiāng)人。
光琢女,巴東知縣矩妹,湘陰李祖芳室。
有《桂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