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455—1524 【介紹】: 明浙江桐廬人,字良佐。俞藎子。弘治三年進士,授長清知縣。正德六年累遷至右僉都御史,治水蘇、杭諸府,民享其利。尋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先后鎮(zhèn)壓姚源王浩八、醴源徐九齡。嘉靖改元,以右都御史總督漕運。青州礦徒王堂等起事,自山東突入河南。諫督諸軍鎮(zhèn)壓,破之。未幾,召掌都察院事。卒謚莊襄。
俞諫(1455年—1524年),字良佐,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嚴州府桐廬縣(今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人,官至右都御史。俞藎之子。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九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聯(lián)捷庚戌科三甲第三十二名進士,授山東長清縣知縣,升任南京監(jiān)察御史。正德初,出為河南按察使司僉事,剿捕嵩縣雪花崖起事首領呂梅。不久,改山西僉事。正德三年(1508年),升江西布政使司參議,平定大帽山民變。再升廣東按察使司副使,途中召為大理寺少卿。正德六年(1511年),升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治理蘇州、杭州等地水患,修治圩塘,百姓享其功勞。進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正德八年,姚源王浩八率眾民變,明武宗命俞諫替代陳金督江西、浙江、福建諸軍討伐。當時王浩八有一萬余部隊,屯兵于浙江開化,被同知伍文定等所敗,隨后逃亡江西德興,以所執(zhí)都指揮白弘、江洪為任職,求按察使王秩招撫。王秩接受,但王浩八反悔,佔領貴溪裴源山,收復余眾,連營十里。俞諫于是下令王秩與副使胡世寧、參政吳廷舉佔領各地要害,而親自與都督李鋐乘夜冒雨進攻,攻破并俘虜斬殺數(shù)千人,并生擒王浩八。其黨羽潰走玉山,俞諫則與南贛巡撫周南、江西巡撫任漢再次進攻并斬獲七百馀人。剩下叛軍逃亡姚源,俞諫則命吳廷舉等進剿逼擒。民變之事仍然不休,王垂七、胡念二等繼續(xù)叛變,殺害按察使司副使李情、及饒州通判陳達、秦碧,指揮邢世臣等,俞諫隨后再次率兵平亂。隨后兼任江西巡撫,次年出擊臨川民變,升都察院右都御史,仍兼江西巡撫。群盜悉平。寧王朱宸濠命張鰲山諫,正德十一年(1515年),俞諫被召還,致仕歸鄉(xiāng)。嘉靖元年(1522年),因舉薦,俞諫得到起用并擔任故職,并任漕運總督。青州礦盜王堂等起義,在東昌、兗州、濟南等地流竄搶劫。都指揮楊紀及指揮楊浩等進攻,楊浩戰(zhàn)死,楊紀被免。世宗責怪山東將吏,御史諸臣分道逐賊,義軍流劫金鄉(xiāng)、魚臺間。突然進攻曹州,準備渡過黃河,但未能實現(xiàn),遂再次掠奪考城等黃河西岸。而當時王友賢等率眾掠祥符、封丘,南抵徐州。河南及保定等地紛紛告急。廷議以諸道巡撫權位相埒,命俞諫與都督魯綱并提督兩畿、山東、河南等軍務,節(jié)制各地軍隊。當時,義軍在考城再次出現(xiàn),官軍欲追繳,而河南義軍張進引三百騎馳至,雙方交戰(zhàn),官軍大潰,將士死者八百余人。俞諫于是改用連營相進之計,義軍勢力遂消亡。同年秋,召回掌管都察院事。又過一年后去世,贈太子太保,謚莊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