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譚處端

相關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2—1170 【介紹】: 金咸陽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
熙宗天眷初應武舉,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學道,改名,字知明,號重陽子。
倜儻尚義,不拘小節(jié),好屬文,才思敏捷。
學道后往來終南山一帶,曾在終南縣南鑿穴而居。
后至山東崳山全真庵。
所創(chuàng)教派名全真道。
馬丹陽、丘長春、王玉陽、郝廣陵、譚處端皆其弟子。

人物簡介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隱元。福建東林林氏子也。父在田。母龔氏。琦生六歲。父客于湘。家產日耗。難以攻讀。漸以耕樵為業(yè)。每靜夜與二三友。坐臥松下。仰觀天河運轉。星月流輝。誰系誰主。纏度不忒。心甚駭焉。遂有慕佛之念。年二十母與長兄欲定聘。自思身為男子。不知父之游蹤。急于娶。非孝也。因告母兄。將聘金為路用。直往豫章。抵南京。至寧波舟山。見族叔。又至紹興。經歷一載。囊已空。隨香船至南海。朝觀音。見佛地莊嚴。一時凡念冰釋。遂發(fā)心持齋。投潮音洞主出家。明年二月。航海歸閩省母。母以為自天降下。喜不自勝。勸母奉齋歸佛。越明年。母歸寂。會鑒源于印林寺。方便接引。遂從削發(fā)。即發(fā)愿精修。辛酉。往紹興顯圣寺。聽涅槃經。時聞本師費和尚之名。因遍處參尋。壬戌。鸚窩頂聽法華。冬在夾石碧云。聽楞嚴。忽聞密老和尚。來應金粟。即往參見。隨問學人初入禪門。未知做工夫。求開示。密云。我這里無有工夫可做。要行便行。要坐便坐。要臥便臥。師云。蚊子多臥不得時如何。密云。一巴掌。師有省。便拜云。某甲會得和尚掌中意。和尚云道看。師便喝。和尚云。再道看。師又喝。和尚云。三喝四喝后如何。師云。今歲鹽貴如米。自此日?;顫姖姷?。忽一日窗外風吹入。寒毛卓豎。通身白汗。大徹源底。便知三世諸佛歷代祖師。天下老和尚。情與無情。盡在。一毫頭。了了分明。無二無別。不可舉似于人。庚午春。黃檗本寺。請老和尚進山。師同回寺。辛未。眾請住獅子巖。癸酉冬。馬峰請費和尚主席。命師為西堂。一日諸禪人頌百丈再參馬祖。一喝三日耳聾。黃檗聞之不覺吐舌因緣。師亦頌云。一聲涂毒聞皆喪。遍野髑髏沒處藏。三寸舌申安國劍。千秋凜凜白如霜。呈上。費老人即圈出示眾。升座云。吾有一枝拂子。是從上用不盡的。顧師云。汝作么生奉持。師喝便出。到方丈。師禮拜。老人舉拂云。汝且將去行持。師接著。便打一拂。老人云。將為報恩那。又打一拂。便歸寮。甲戌回獅巖隱靜。丙子夏。本山請繼黃檗法席。卻之不能。巖下有側石如舟。俱以不平為嘆。師一夜在石中坐。持大悲咒三遍。默祝龍?zhí)臁4巳S檗。吾道大行。為山增色。此石可平。默坐注香。歸室次。蚤徒良哉報云。石已自平。師乃名為自平石。適法通專使送大衣源流至。丁丑仲冬。至山開堂。如臘八示云。昔日世尊升忉利天。為母說法。說甚么法。驀豎拂云。也只是這個。今日山僧不動本際。為諸父老談禪。談甚么禪。也只是這個。這個又是個什么。正如八十翁翁入場屋。真誠不是小兒戲。向個里消息得恰好去。許汝入黃檗門。見黃檗人。與黃檗同條合命。共氣連枝。不然。盡是門外之繞漢。要見黃檗毫毛也大難。
新續(xù)高僧傳·興福篇第九之八
釋隆琦,字隱元。
姓林氏,黃檗人也。
生有靈徵,幼志凝重。
因父遠游不歸,絕意婚娶,附舟詣補陀禱祝,睹大士境界,遂欲軼塵。
乃禮黃檗鑒源為師,薙染易服。
遍造諸方,潛穎真參,心光燦發(fā)。
聞密云居金粟,徑往依之,始露頭角,機鋒酬酢,迥出尋常,密云甚相契重。
逮受黃檗請,琦乃偕還舊山,結茅于師子巖。
隱安繼主檗山,琦本同參,則延之領眾,因繼其法。
費隱既受別請,林御史汝翥與士眾請居祖席,始出世焉。
坐夏十稔,指踰三千,鞭龍策象,聲光遠播。
萬里扶桑,梯航申禮,祈教彼土,懇請尤摯。
琦亦自知信于東倭,實有宿緣,當為了之。
故揚帆破浪,海若效靈,遂底長琦。
島主欣迎,萬象云擁。
駐錫興福,益以崇福,兼茲二剎,法雨所施,罔不沾溉。
受請普門,國王、大將軍咸來致敬,寵錫優(yōu)渥,珍服名香,絡繹充積。
琦亦漠然,惟思流通正教,弘我佛旨。
但每念祖庭,時有故山之思,國王感其眷戀,乃于太和山更起梵宮,仍名黃檗,以慰其心。
移居未久,舉首座性瑫自代,退隱松堂,國王為建壽塔,優(yōu)游泉石,十有馀載。
預知報謝,乃示微疾,彼國王臣慰問再四,皆裁偈酬答,端居而化,康熙十二年癸丑四月三日也。
壽八十有二,臘五十有三。
得法者二十二人,有《七會語錄》。
琦貌魁偉,秉性剛正,苦行高誼,具在年譜。
檗山大眾仰其馀徽,為筑衣缽塔,釋如幻弘為之記銘,見《瘦松集》。

人物簡介

晚晴簃詩匯·卷一九五
通容,字費隱,福清人,本姓何。杭州徑山寺僧。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號費隱。
姓何。
福清人。
年十四。
依鎮(zhèn)東慧山祝發(fā)。
初參壽昌。
博山。
及云門后聞密云。
寓吼山。
遂往謁。
被打從前伎倆知見一切冰釋。
云始問薰風自南來。
殿閣生微涼。
汝作么生會。
師云水向石邊流出冷。
風從花里過來香。
云便休去。
既而云主金粟。
命職西堂。
明年隨赴黃檗。
以源流衣拂付焉。
大明崇禎丙子歲。
師自黃檗遷金粟。
丙戌遷天童。
又遷超果。
又遷福嚴。
大清順治庚寅。
師受鎮(zhèn)將。
邑侯。
諸鄉(xiāng)紳。
請上徑山。
鉗錘衲子。
寒暑弗懈。
賜昌治杖偈云。
覿體現(xiàn)前描畫不得。
妙運超方。
了無群惑。
指點人間。
通正脈。
如天童示云。
且道歷代祖師。
安身立命。
在甚么處。
莫是在天上人間么且喜沒交涉莫是在魔宮佛界么。
且喜沒交涉。
莫是有佛處不得住。
無佛處急走過么。
且喜沒交涉。
若向者里分曉得諦當。
分明鐵饅頭。
一任橫咬豎嚼。
不妨大家有分。
又超果示云。
窮究參看。
是什么意旨。
看到無。
可看。
參到。
無可參。
逼拶到結角羅文處。
忽然突出眼睛來。
?。
元來教外別傳直指之道。
得恁么近。
本分事得恁么現(xiàn)成。
妙明心得恁么靈通。
真如性得恁么不變。
如來藏得恁么含藏。
公案得恁么無私。
大道得恁么廣大。
十方無畔岸。
八面絕其遮攔。
縱目所觀。
縱手所指。
高低普應。
左右逢原。
取之無盡。
用之不竭。
事事歸宗。
頭頭合輒。
大用現(xiàn)前。
不存軌則。
豈不為最圓頓之法門。
又徑山偶題云。
五峰開似五蓮花。
梵宇幽居勝足誇。
龍象繼蹤那有億。
祖燈續(xù)焰自無涯。
蒼松夾道飛空入。
翠竹藏天壓日斜。
法座我登將甚說。
萬山圍繞笑趺跏。
一片婆心。
孳孳矻矻。
不知老之將至云。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十二
釋通容,字費隱,姓何氏,福清人。幼孤,叔父送之鎮(zhèn)東衛(wèi)依慧山出家。年已十四矣,初參學壽昌經有省,后參博山來、顯圣澄,俱以法器目之。依澄最久,常命代座說法。自謂吾斯未信,痛念大事因緣,不覺流涕,閱《密云禪師語錄》,傾心向慕,往謁于越之吼山寓次,橫機不讓,密唯痛棒,頭腦幾裂,一時知見,猛然頓釋。自是,隨侍通玄黃檗,益入閫奧。受屬后隨住黃檗,旋之金粟。未幾,又遷天童,清理南山塔院,恢復東谷,贖還侵田三百馀畝。方容之初入院也,遍謁祖塔,扶杖過東谷,見塔宇刋落,影堂淪墟,荒碑殘碣偃臥階戺間,皆先師銘詞,香積田數(shù),紀載詳盡,文旨斐然。嘗有居民擬操巨斧,擊仆宋周益公碑銘不中,反中其首,因病創(chuàng)死,容衋然傷之。未幾,得孫觀察子秀、張大將軍杰、吳參戎岱為之計匡復,辟荊榛,摧井灶,草薙而禽獼之,并按碑問諸侵蝕法產者。于是,太白之陰、寶藏之林、興璿之英、七十二祖之靈,無復卷婁之垢藏,甌寠之曼聲。至今論繼述功,于容稱最。后主徑山,投老石門之福嚴。清順治辛丑二月十九日示寂,逾數(shù)載始化,獲舍利無算,分供諸方。著有語錄二十卷,弟子徹綱從石劍常分得舍利子一,大如菽,歸蜀昭覺起窣堵波于圓悟之左,破山之右,今猶鼎峙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8—1680 【介紹】: 清山東淄川人,字儀甫。
先從魏文魁學天文算學。
順治間,從法國人穆尼閣學,著《算學會通正集》及《考驗》、《致用》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