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楊一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8 首
溫潤而實玉其質(zhì)也清越不淫磬其音也朝陽之桐弦徽被之彼美天球維其似之
驪龍珠四八,共爾久浮沈。
造化深藏器,神明密賞音。
水蒼寒軫玉,星緯暗徽金。
拂拭煩君手,朝陽作鳳吟。
贈李旌義暹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詩
平生壯志托篷窗,龍伯天吳罷擊撞。
忠信自能輕萬死,風儀贏得照三江。
中原樂土稱楊一,東海奇男少子雙。
帝許旋歸王擢用,愧余史筆不如杠(旌義以今年二月。得代還京。海中。遭風漂蕩。達明楊州府。六月。到帝京。七月。與千秋使樸建回還。上令宗直。修暹行錄以進。數(shù)日。詳聞其語。因得其為人。贈以是詩?!饡r上。特加暹六資。以宣略將軍超禦侮。○禹貢。楊州有三江。通鑒。有楊一益二之語。)。
鏡賦(壬寅) 清 · 南有容
宜陽子有鏡焉,日南錫貢。
藤原巧作,圜鈿方柄。
乾坤時若,剛中虛外。
陰陽靡錯,前炳耀其砥平。
象秋月之高逴,背雕鏤之精奇。
繽松蘭與龜鶴,鬼出智而假人。
般失藝而顧愕,宜陽子愛之匹罃珠。
貴之上和璞,制綠錦而為衣。
攻文檀以為匣,時出藏而高揭。
紛萬類其來集,蓋中有一夫焉。
其為人也,希眉齬齒。
脩眸敷頰,惟宜陽子之貌是侂。
烏巾素衣,博帶長衱。
惟宜陽子之服是服,宜陽子有言自吻。
夫已為之啑啑,宜陽子有笑發(fā)齒。
夫已為之噏噏,宜陽子有視在目。
夫乃為之脈脈,宜陽子有聽在耳。
夫乃為之屬屬,宜陽子有喜在心。
夫亦趯趯,宜陽子有憂在眉。
夫亦戚戚,宜陽子燕坐用靜。
夫乃穆穆,宜陽子服事用作。
夫乃圾圾,越夫氣色之變精神之運。
惟宜陽子是接,宜陽子不悅。
乃諗于夫曰粵稽化宰之成形也,有脩有短。
有美有惡,或方或圓。
或豐或薄,或堅或脆。
或肥或瘠,或槁或澤。
或黝或晰,帝舜重瞳而蒼頡四目。
仲尼圩頂而墨子蹙頞,亢倉耳視。
李嶠耳息,句踐長喙。
公孫祛舌,越椒狼聲。
重耳駢脅,李賀通臂。
婁公短腳,共工朱髯。
華元皤腹,公孫呂面廣三寸。
伍子胥眉間一尺,平原銳首而李固鼎角。
盧杞藍面而馬周火色,何郎美如傅粉而王相黧若潑墨。
茲其大別也,人之稟性于天也雖同。
及其拘于氣質(zhì)則有智有愚有粹有駁有通有塞有清有濁,或柔或剛或勇或怯或?qū)捇蛎突蛱摶驅(qū)嵒蛄蜇澔蚯苫蜃净騼€或奢或疏或密或勤或惰或緩或暴或銳或鈍或辯或吃。
是以孔方尊乎仁義,老乃貴其寂滅。
楊一發(fā)而猶吝,墨磨頂而不惕。
許聞禪而洗潁,屈傷讒而懷石。
嬴并六猶不慊,期帶索而自足。
孟環(huán)轍而明義,管顯伐而上譎。
夷嗟殂而表微,蘇騖從而甘族。
矧乃湯孫有辛,柳季為蹠。
茲又其大別也,七情均賦。
因感異出,是以甲者怒而乙者喜。
乙者哀而甲者樂,未有見人之愛厥子而吾亦愛之。
見人之惡其仇而吾亦惡之,見渴者之欲飲而吾亦求飲。
見饑者之欲食而吾亦求食者也,是故兆人之聚。
求其貌之同,不獲一焉。
萬人之邑,求其心之同。
不獲一焉,千人之市。
求其情之同,不獲一焉。
于是乎著乎形者有好有丑,主乎心者有兇有吉。
發(fā)乎事者有得有失,茲非化宰妙用。
烝生所由立歟,自余得子。
左右余側(cè),一日之中。
動靜云為,萬變之積。
上而百體眾態(tài)髭莖顏澤頭膩甲垢手理臂絡(luò),下而纮纓領(lǐng)裔縫線緯縮純素縭緇補綻彌缺。
微而聆矚瞻瞠眺眄覸眣嘯咜噫嚏嚬嗅哂噱呷啞唔咿呼噓嚅囁,細而莞逌瞿惴愁恚勃咈悵憶嗟唉慊滿忡愕偃仰欠伸倚偏佇蹕指挑攀拊飲啜咽嚼。
子乃惟余是睨,惟余是學。
匪先匪后,筳應響答。
猶謔猶嘲,大慧小黠。
傅說之厥象惟肖,辟茲則鹽施之不同。
顏回之不違如愚,辟茲則堯桀之難合。
于是時也,離婁不能辨彼我。
余亦惝乎其自失,然則舜頡奚以異。
孔墨奚以別,驪姬嫫母奚以辨。
皋陶驩兜奚以擇,孰為短而孰為長。
孰為白而孰為黑,是子上亂天機。
下?lián)厦駱O也,且子將諛余順余愚余弄余。
納余于大慝者歟,將忠余愛余師余慕余。
于余乎取式者歟,其諛余也。
余無所事子,其忠余也。
吾何善服子,請聞其說。
夫乃不悅,對言于余曰噫嘻甚矣。
胡言之錯,子既難余。
請有以復,且子知同之同。
不知異之異,子惟余之同是疑。
余惟子之異是惑,子其余聽。
余乃子告,陰陽費化。
乾坤軋軸,陶蒸磅礴。
乃出庶物,雖臺有形。
惟帝丕錫,厥賦惟均。
不豐不嗇,昔者伏羲人首。
今子人首,堯舜兩目。
子亦兩目,禹稷一口。
子亦一口,湯文兩耳。
今子兩耳,伊周孔顏。
莫不上手而下足,今子上手而下足。
昔者圣人以目視以口言,今子以目視以口言。
昔者圣人以耳聽以手足動,今子亦以耳聽以手足動。
越夫鬒發(fā)之傅于頭,鬢剃之傅于頰。
唇齒之傅于口,眉睫之傅于目。
須髭之傅于頤,爪甲之傅于手足。
乳之傅胸臍之傅腹,一受之天。
暨圣同得,暨圣胥若。
而伏羲堯舜禹稷湯文伊周孔顏皆為圣人,子弗為圣人而奚若。
古者圣人上衣下裳首幘而足襪,今子亦上衣下裳首幘而足襪。
暨圣同制,暨圣胥若。
彼為圣人,子弗為圣人而奚若。
凡子之得于性者,在天為陰陽五行之理。
在人為健順五常之德,曰仁曰義曰禮曰智曰信。
暨圣同賦,暨圣胥若。
子匪不足而四,彼匪有馀而六。
彼獨為圣人,而子弗為圣人而奚若。
性既具矣,發(fā)而為七情。
曰喜曰怒曰哀曰樂曰愛曰惡曰欲,暨圣同稟。
暨圣胥若,彼匪加少而六。
子匪加多而八,彼則為圣人。
而子弗為圣人而奚若,茲非天之所與。
人之所受,不期同而大同者乎。
而子之有不同又奚若,子惛不知。
余將為子說,古者圣人。
目容必端,口容必止。
聲容必靜,頭容必直。
手容必恭,足容必重。
立容必德,氣容必肅。
故其視也明而能遍,其聽也聰而能達。
其言也時而有章,其動也正而有則。
以至衣服象度,威儀甚恪。
此圣人之體之備,而今子無乃或有闕歟。
古者圣人,奸聲亂色。
不留聰明,慝情詭志。
不接心術(shù),外絕誘內(nèi)絕惑。
性無偏倚而極其中,情無妄肆而合其節(jié)。
以至天地位萬物育,此圣人之德之全。
而今子無乃或有缺歟,且子髫年知學。
長大彌篤,夙興夜寢。
孳孳矻矻,惟群圣之言是誦。
惟先王之道是悅,天地之盈虛。
陰陽之消息,幽而為鬼神。
明而為禮樂,王霸之所為用。
儒墨之所由別,與夫山河草木之為山河草木。
飛走鱗甲之為飛走鱗甲,日月之所覆。
造化之所斡,蘊之以湛深。
發(fā)之以辟闔,其畜芾矣。
其文蔚矣,而人之所備。
子則闕焉,人之所全。
子則缺焉,將無乃知躐乎遠而略諸近。
意騖乎博而遺諸約,感于外者恒煩而操于中者恒奪。
情之易蕩而性則易鑿歟,子謂余子之顯是象。
余惟子之隱是燭,子謂余子之相是肖。
余惟子之心是??,子毋余恧。
余將子詰,自余事子。
獲侍于密,雖自病于狹中。
豈塵垢之累跡,子乃屢顧。
加余于膝,寔慚清厲。
過蒙拂拭,余無隱乎毫發(fā)。
子亦為之修飾,當其時也。
瞬有度聽不側(cè),儼乎其止。
容乎其嘿,百體惟貞。
眾儀靡忒,瞻視可畏。
衣冠并飭,肅然自將。
莫違繩尺,至夫萬物之有形有氣者。
與接為構(gòu),缊紛匝沓。
耳得之以為聲,目得之以為色。
口得之以為味,鼻得之以成臭。
林林匆匆,往來交薄。
則吾于是時,覸子之貌。
向之侃侃者,今而惄惄。
向之翼翼者,今而踖踖。
氣若詘焉,情若鑠焉。
動止亟若失焉,語言疾若咈焉。
若喝焉若惙焉,咄焉呾焉。
終而翕合焉,茲豈非境嬗神變。
五官失職者歟,于是性違其養(yǎng)。
麟在梏兮,情失其帥。
猿透柵兮,惡幾之萌。
洪波汨兮,善端之斁。
?蘗札兮,一切循外。
百理皆縮,佗人已知。
惟子不覺,子不知愧。
余則代忸,子之欲廋。
余則已察,余不規(guī)子。
子不我悏,雖然余欲明言以駁子。
子將苦余誱,余欲微言以儆子。
子將疑余匿,余故從子之為。
與子偕作,子能為善。
余從而善,子之為惡。
余隨而惡,凡余之效子者莫可畢舉。
請陳其略,子嘗處獨。
厭然踞肆,無所不為。
反以顧余,余方效子之為而愧子心駭子目。
子則唾余之面,余亦唾子之面。
子乃瞿然笑,其項發(fā)赤。
余亦瞿然笑,其項發(fā)赤。
子方對人斂其衽整其膝,余亦斂余衽整余膝。
子乃反顧,啞然哂曰彼處于獨則肆。
對乎人則飭,其心鄙之。
微發(fā)其齒,余亦啞然哂。
微發(fā)其齒,子又反躬而慚。
俯首而惕,余亦反躬而慚。
俯首而惕,余之規(guī)子。
蓋皆類此,其于進德去忒。
詎無益歟,子之賢歟。
余與榮焉,子之不肖。
余與辱焉,雖其近佞。
惟子之學,雖其似讜。
惟子之則,子惟自省。
于余奚謫,于足宜陽子拱手以作。
惝乎自失,久而后謝曰。
子有良箴,敢不自勖。
恒恐失墜,有累明哲。
既琢既磨,余達子弼。
若形影之相隨,終吾生而毋斁。
⑴ 壬寅余嘗述此賦。其時方讀選賦。蓋有意于古而未能成章也。詞多不醇。然往往有一二語近似。其托意亦頗有可采。棄之不能無惜。姑存之云。
挽曾國荃聯(lián) 晚清 · 李鴻章
對聯(lián)
易名兼胡左兩公,十六字天語殊褒,異數(shù)更兼棠棣并;
傷逝與彭楊一歲,二三子輩流向盡,英才尤惜竹林賢。
人去天寒,江空歲晚,與君攜手層嵐。
帶一分酸。
離心未飲先酣。
十年水驛煙郵慣,奈而今、不是江南。
蕩秋魂、一尺荒波,濕了征衫。

桓郎已自傷搖落,問歸鴻聲里,此別何堪。
短鬢難搔,衰楊一樣毿毿。
斜陽尚在孤城角,近黃昏、不見征帆。
待何時、月下幽坊,玉塵重譚。
⑴ 秋來發(fā)種種落,且竟有數(shù)莖白者,昔潘安仁三十二賦秋興,有二毛之嘆,予正似之。
廢碣棲煙,清鐘度暝,舊攜筇處。
沙禽細響,猶戀東風去來路。
平蕪先作傷心碧,悄不管、連天恨雨。
盡闌干拍遍,孤云一逝,亂山無語。

情緒。
斜陽暮。
莫輕惱天涯,舊鷗新鷺。
經(jīng)年斷旅,再來情味凄苦。
花前不是傷春病,問隔座、流鶯曾否。
待訴與、庾郎心,惟有衰楊一樹。
壽楊立法委員一峰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牧民則惠,謀國則忠,文學特余事耳;
得蓮之清,如柏之勁,君子其萬年兮。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楊一峰 (1898——1974),原名世清,河南新鄉(xiāng)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五四”運動后與梁漱、徐生發(fā)起組織“行知社”。1925年北大畢業(yè)后任開封省立第一、第二中學、安徽蚌埠中學教員,并曾出任新鄉(xiāng)教育局長。1926年參加國民黨。次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政治部編纂科長。1932年任豫南特區(qū)撫綏委員會委員及黨政聯(lián)合辦事處委員,并代理委員長。1933年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政治組織研究會委員、豫鄂皖邊區(qū)“剿匪”總司令部少將參議??箲?zhàn)爆發(fā)后任省黨部秘書長。次年冬任省第一行政區(qū)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2年冬任中央政治學校訓導。1944秋任省民政廳長。1946年任國民大會代表。不久任考試院考選委員。1948年春任國民政府第一屆立法委員,在職二十六年。1974年8月8日病死臺灣。遺著有《一峰游記》《心理建設(shè)論證》《游賞文萃》《譚嗣同》等。
成氏有駢文《<孔學蠡測>序》。
牧民:治民。以牧人養(yǎng)畜,比喻人君之治民,故曰牧民。
謀國:為國家利益謀劃。宋沈作哲《寓簡》卷十:“禹非但不能謀國,亦不善養(yǎng)生?!?br />余事:無須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業(yè)或本職工作之外的事。
君子其萬年兮:出自《詩經(jīng)·大雅·既醉》“君子萬年,介爾景福?!?br />
挽楊立法委員一峰 現(xiàn)當代 · 成惕軒
對聯(lián)
當國難中克顯忠貞,其義以管仲攘夷、句踐復仇為大;
于言責外不忘纂述,所詣在香山樂府、柳州游記之間。
注:《楚望樓聯(lián)語箋注(婁希安)》:楊一峰,見【壽聯(lián)28.壽楊立法委員一峰】。
克:能夠。
管仲攘夷:管仲尊王攘夷典。
句踐復仇:勾踐滅吳典。
言責:進言勸諫的責任。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趙岐注:“言責,獻言之責,諫諍之官也?!?br />香山樂府: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曾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
柳州游記:指柳宗元的游記。柳宗元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箋:清代楊瀚門聯(lián):
子厚過柳州,山水益著;
東坡游海外,文字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