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維基【介紹】: 元臺州臨海人,字本道。周仁榮弟。仁宗延祐五年進士。與兄俱以文學名。終惠州路總管府判官。
周仔肩,字本道,元朝臺州臨海人。其父周敬孫,南宋的太學生。金華人王柏以朱熹之學說主教臺州上蔡書院,周敬孫與臺州同鄉(xiāng)楊玨、陳天瑞、車若水、黃超然、朱致中、薛松年以他為師,學習性理之學。周敬孫曾經(jīng)寫《易象占》、《尚書補遺》、《春秋類例》。周仔肩以《春秋經(jīng)》登延祐五年(1318年)進士第,官至奉議大夫、惠州路總管府判官。他和其兄周仁榮都以文學知名于世。
人物簡介
【生卒】:1304—1352 【介紹】: 元蒙古伯牙吾臺氏,居臺州,初名達普化,文宗賜以今名,字兼善。英宗至治元年進士。授集賢修撰。順帝至正元年,累除紹興路總管,革吏弊,令民自實田以均賦役。召入史館,與修遼、宋、金三史。升禮部尚書。十一年,為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駐溫州。與孛羅帖木兒協(xié)力鎮(zhèn)壓方國珍。而孛羅被俘。方國珍降后復起。次年,遷臺州路達魯花赤,攻方國珍,敗死。謚忠介。工篆隸,嘗考正《復古編》訛字,于經(jīng)史多有據(jù)。元詩選
泰不華,字兼善,伯牙吾臺氏。初名達普化,文宗為賜今名。世居白野山,其父塔不臺始家臺州。兼善年十七,江浙鄉(xiāng)試首薦。明年至治改元,賜右榜進士第一,授集賢修撰,累轉監(jiān)察御史。順帝初,與修宋、遼、金三史,擢禮部尚書。至正八年,方國珍兵起江浙,行省參政朵兒只班被執(zhí),上招降狀,詔泰不華察實以聞。具上招捕之策,不報。十一年,遷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與左丞孛羅帖木兒夾攻國珍。孛羅先期至,為所執(zhí),尋遣大司農(nóng)達識帖睦邇招之,國珍偽降。泰不華請攻之,不聽。改臺州路達魯花赤,十二年三月,國珍襲之澄江,九戰(zhàn)死之。年四十九,贈行省平章政事、魏國公,謚忠介。立廟臺州,額曰「崇節(jié)」。兼善好讀書,以文章名。善篆隸,溫潤遒勁,盛稱于時。自科舉之興,諸部子弟類多感勵奮發(fā),以讀書稽古為事。迨至正用兵,勛舊重臣與有封疆之責者,往往望風奔潰敗",遁逃之不暇。而挺然抗節(jié),秉志不回,乃出于一二科目之士,如達兼善、余廷心者,其死事為最烈,然后知爵祿豢養(yǎng)之恩,不如禮義漸摩之澤也。故論詩至元季諸臣,以兼善為首,廷心次之,亦足見二人之不負科名矣。維基
泰不華(1304年—1352年),字兼善,伯牙吾臺氏,本名達普化。臺州(今浙江臨海)人。家貧好學,集賢待制周仁榮收養(yǎng)他,并接受良好教育。工書法,宗法徐鉉。延佑七年(1320年),十七歲江浙鄉(xiāng)試第一,至治元年(1321年),賜進士及第,授集賢修撰,文宗朝拜中臺監(jiān)察御史,累官禮部侍郎。至正元年(1341年),出任紹興路總管。歷任奎章閣典簽、禮部尚書。至正十一年,任浙東宣慰使都元帥追討方國珍,陣亡。追贈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