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59—1128 【介紹】: 宋婺州義烏人,字汝霖。哲宗元祐六年進(jìn)士。歷任州縣官,頗有聲績。欽宗靖康元年知磁州,修繕城械,招募義勇,阻金兵南下。康王趙構(gòu)開大元帥府時(shí),以副元帥入援京師,孤軍奮戰(zhàn),獲開德、衛(wèi)南之捷。高宗建炎元年任東京留守兼開封尹,招集王善、楊進(jìn)等義軍,聯(lián)絡(luò)河北八字軍,拔岳飛為統(tǒng)制,屢敗金兵。先后上二十余疏,請高宗還都以圖恢復(fù),每為黃潛善等阻抑,憂憤成疾,臨終大呼“過河”者三而卒。謚忠簡。有《宗忠簡公集》。
宗澤(一○五九~一一二八),字汝霖,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哲宗元祐六年(一○九一)進(jìn)士,因廷對極陳時(shí)弊,被置末甲。調(diào)大名館陶尉,歷知龍游、膠水、萊州、掖等縣,通判登州?;兆谛驮辏ㄒ灰灰痪牛?,管勾南京鴻慶宮,因忤林靈素落職。未幾起監(jiān)鎮(zhèn)江酒稅,遷通判巴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知磁州,尋擢河北兵馬副元帥。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青州,改知開封府、京城留守。二年病危,連呼過河三聲,卒于任,年七十。謚忠簡。宗澤是著名的抗金將領(lǐng),遺著由后人編為《宗忠簡公集》八卷,詩以《兩宋名賢小集·宗忠簡詩集》收錄較多。事見宋王柏《魯齋集》卷一四《宗忠簡公傳》,《宋史》卷三六○有傳。宗澤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所收《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校以清咸豐宗三益堂重刻《宗忠簡公集》(簡稱咸豐本)。新輯集外詩及校本多出底本的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七九三
宗澤(一○五九——一一二八),字汝霖,婺州義烏(今浙江義烏)人。登元祐六年進(jìn)士第,授大名館陶尉,歷宰衢州龍游、晉州趙城、萊州掖等縣,通判登州。靖康元年,擢知磁州。會康王趙構(gòu)赴金求和,途經(jīng)磁州,澤勸止之,遂回相州。奉詔以副元帥從康王入援,所至皆捷。高宗即位,除龍圖閣學(xué)士,知襄陽府,改知青州,徙開封府。尋除延康殿學(xué)士、東京留守,兼開封尹。澤力為戰(zhàn)守之備,又聯(lián)絡(luò)河北義軍,識拔名將岳飛,累挫金兵。時(shí)高宗駐蹕江南,澤亟請回鑾,以安民心、振士氣,以圖中興。表疏凡二十馀上,惜為奸臣所抑,壯志未酬,憂憤而卒。時(shí)建炎二年七月,年七十,謚「忠簡」。著有《忠簡公集》。見《宋史》卷三六○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四○三【生卒】:?—1127 【介紹】: 宋青州人。徽宗朝進(jìn)士。為監(jiān)察御史。高宗即位,上書言河?xùn)|、河北為天下之根本,且論黃潛善奸邪,謫鳳州團(tuán)練副使,江州安置。李綱入相,薦為河北西路招撫使。方招來豪杰王彥、岳飛等為恢復(fù)之計(jì),而為汪伯彥所責(zé),會李綱罷相,遂落職安置嶺南,入潭州界遇害。
張所,青州(今山東益都)人。登進(jìn)士第,靖康中官監(jiān)察御史。在圍城中嘗以蠟書募河北兵,應(yīng)募者十七萬人,由是聲震河北。建炎元年,以言黃潛善奸邪不可用,罷御史,改兵部郎中,尋謫鳳州團(tuán)練副使、江州安置。李綱入相,為直龍圖閣、充河北西路招撫使,一切便宜從事。方招來豪杰,綱已罷相,遂落直龍圖閣、嶺南安置,卒于貶所。見《宋史》卷三六三本傳、卷三五八《李綱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8 【介紹】: 宋東平人,字時(shí)中,一字時(shí)舉,人稱東平先生。哲宗紹圣四年進(jìn)士。徽宗崇寧間任西京法曹,從程頤學(xué)《中庸》。欽宗靖康初,為監(jiān)察御史。張邦昌稱帝,脅眾推戴,伸獨(dú)執(zhí)不可,首具書請邦昌速迎康王。高宗即位,擢殿中侍御史。以劾黃潛善、汪伯彥不法誤國事,被貶監(jiān)濮州酒稅,卒于道中。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常州府無錫人,字材老。袁默弟。徽宗崇寧二年進(jìn)士。宣和六年復(fù)中詞學(xué)兼茂科。累官監(jiān)察御史,陳邊防十三事,以誅佞臣為先,不納,遂引疾致仕。高宗建炎初召為左司諫,直言忤宰臣,黜守岳州。會金兵大入,叛臣李允文據(jù)鄂州剽掠荊湖,植條奏其狀,不久遇害。全宋詩
袁植(?~一一三○),字材老,無錫(今屬江蘇)人。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進(jìn)士。宣和六年(一一二四)又舉詞學(xué)兼茂科。為監(jiān)察御史,金人入侵,建言邊防以誅佞臣為先,不納,引疾歸。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復(fù)為監(jiān)察御史、左司諫(《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八)。四年,以言事出知岳州,十一月,宣撫處置司參議官李允文叛,遇害。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贈(zèng)直龍圖閣(《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一、三七、三九、四七)。事見《咸淳毗陵志》卷一一、一七。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三一一九
袁植(?——一一三○),字材老,常州無錫(今江蘇無錫)人。崇寧二年進(jìn)士。復(fù)中宣和六年詞學(xué)兼茂科。建炎三年為監(jiān)察御史,擢右司諫。金人入寇,陳邊防十三事,不納。乞斬黃潛善、汪伯彥,被斥,出知池州,徙岳州。四年十一月,于鄂州為李允文所殺。紹興初贈(zèng)直龍圖閣。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三九,《咸淳毗陵志》卷一七,《無錫志》卷三上。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72—1128 【介紹】: 宋溫州瑞安人,字少伊,世稱橫塘先生。從程頤學(xué)。哲宗紹圣元年進(jìn)士。徽宗宣和六年,召授監(jiān)察御史,遷殿中侍御史。請削三公權(quán),忤時(shí)相王黼;又論童貫不可用;言和買、和糴、鹽法害民;奏免江浙茶鹽比較之法。旋遭斥逐。欽宗即位,以左正言召,進(jìn)中書舍人,旋因言落職。高宗建炎元年,除御史中丞,為權(quán)相黃潛善等譖罷,以資政殿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至京口卒。謚忠簡。有《橫塘集》。
全宋文·卷三○八五許景衡(一○七二~一一二八),字少伊,溫州瑞安(今屬浙江)人。早年縱學(xué)程頤,哲宗元祐九年(一○九四)進(jìn)士。徽宗大觀中為敕令所刪定官。久之,除通判大名府,未行,改逮判福州。后奉祠館。宣和二年(一一二○),除殿中侍史。以忤王黼去官。欽宗嗣位,以左正言召,避親嫌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論德,旋試中書舍人。以為李光等辨白,罷與宮祠。高宗即位,除御史中丞,拜尚書右丞。為黃潛善等排沮,罷為資政殿大學(xué)士、提舉杭州洞霄宮。至京口,得暍疾卒,年五十七。謚忠簡。有《橫塘集》三十卷,已佚。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橫塘集》二十卷,其中詩六卷。事見《斐然集》卷二六《許公墓志銘》,《宋史》卷三六三有傳。 許景衡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橫塘集》為底本,校以瑞安孫氏《永嘉叢書》所收《橫塘集》(簡稱永嘉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黃潛厚(?——一一三六),邵武軍邵武縣(今福建邵武)人。宣和末為京東轉(zhuǎn)運(yùn)副使,歷直秘閣、直顯謨閣。靖康元年,康王趙構(gòu)用兼大元帥府隨軍應(yīng)副。建炎元年,升直龍圖閣,尋遷戶部侍郎。七月,拜戶部尚書、提舉行幸一切事務(wù)。以避其弟宰臣潛善,除延康殿學(xué)士、同提舉措置戶部財(cái)用,升端明殿學(xué)士。三年,潛善貶,潛厚亦罷官奪職,又責(zé)授秘書少監(jiān)、分司南京、道州居住。紹興初,許自便。六年八月,以中大夫、提舉臺州崇道觀卒。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三九、三四之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三、五、七、十一、十六、二一、四四、一○四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明州慈溪人,字穎彥?;兆谡投晟仙峒暗?。歷仕徽、欽、高宗三朝,建炎中累遷檢正中書門下省諸房公事。立朝敢言,與宰相議論不合,引疾求去,主管崇道觀。從楊時(shí)學(xué),旁搜遠(yuǎn)紹,不趨時(shí)好,文辭俊邁宏遠(yuǎn)。有《磨衲集》。全宋詩
全宋文·卷三一三二王庭秀(?~一一三六),字穎彥,先世居鄞,父徙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登上舍第。歷樂壽尉,泗州、隨州教授。以李光薦為御史臺檢法官。金人扶掖張邦昌稱帝,致仕。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為監(jiān)察御史(《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三年,為殿中侍御史(同上書卷二一)。出知筠州。紹興三年(一一三三),為吏部員外郎,守尚書左司員外郎(同上書卷六二、六三)。因與宰相黃潛善議多不合,主管江州太平觀。歸老于鄉(xiāng)。六年,卒(同上書卷一○四)。有《相山集》(《延祐四明志》卷四)、《航海記》、《磨衲集》(《甬上耆舊傳》卷二)等,已佚。《乾道四明志》卷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王庭秀(?——一一三六),字穎彥,慈溪(今浙江慈溪東南)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歷官州縣。侍御史李光薦為御史臺檢法官,遷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建炎三年出知筠州,次年棄城遁,勒停。起復(fù)為承議郎,召為吏部侍郎、檢正中書門下省諸房公事。與宰相議多不合,引疾求去,提舉崇道觀。紹興六年八月卒。庭秀為學(xué)旁搜遠(yuǎn)紹,不茍趨時(shí)好,造詣深遠(yuǎn),有《磨衲集》。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一八、二五、四二、四六、六二、六五、一○四,《乾道四明志》卷二,《寶慶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宋史》卷三九九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9—1154 【介紹】: 宋饒州德興人,字彥章。汪谷子。徽宗崇寧二年進(jìn)士。累官著作佐郎。初在太學(xué)與王黼同舍,素不合,及黼執(zhí)政,提點(diǎn)江州太平觀,終黼之世不得進(jìn)用。欽宗即位,入為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立,召試中書舍人,累拜翰林學(xué)士。工儷語,所撰制詞人多傳誦。嘗論諸大將擁重兵,寢成外重之勢。紹興元年,除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湖州。八年,上所修日歷共六百六十五卷,升顯謨閣學(xué)士。連知徽、宣等州。言者劾其曾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永州。有《浮溪集》等。全宋詩
詞學(xué)圖錄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徽宗崇寧二年(一一○三)進(jìn)士,調(diào)婺州觀察推官,改宣州教授。除《九域圖志》所編修官,遷著作佐郎。政我八年(一一一八),因忤宰相王黼,出通判宣州,罷,提點(diǎn)江州太平觀。欽宗即位,召為起屬舍人。高宗即位,試中書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為宰相黃潛善所惡,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之六)。未幾,復(fù)召為中書舍人,擢給事中、兵部侍郎。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兼侍講,拜翰林學(xué)士(同上書崇儒七之一、職官六之五三);出知湖州,因事停官。起知撫州,歲馀罷,聽辟屬纂修日歷。八年,上所編書,除顯謨閣學(xué)士知徽州。十二年,知泉州,移宣州。以嘗為蔡京、王黼門客,奪駛居永州。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有《浮溪集》六十卷(《郡齋讀書志》附志卷五下又有《龍溪集》六十卷,似為一書)及《猥稿外集》一卷、《裔夷謀夏錄》三卷等,大多佚亡。明洪武時(shí),趙子常輯《浮溪文粹》十五卷,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浮溪集》三十二卷。事見《鴻慶居士集》卷三四《汪公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汪藻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浮溪集》為底本。參校清光緒福建布政使署刊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有孫星華輯《拾遺》三卷,簡稱聚珍本),清康熙汪士漢居仕堂刻本《浮溪遺集》(實(shí)校補(bǔ)《浮溪文粹》,藏北京圖書館,簡稱遺集)等。新輯集外詩編為每五卷。
汪藻(1079-1154) 字彥章。饒州德興(今屬江西)人。有《浮溪集》,詞存四首。全宋文·卷三三六三
汪藻(一○七九——一一五四),字彥章,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登崇寧二年進(jìn)士第,調(diào)婺州觀察推官,改宣州州學(xué)教授,稍遷江西提舉學(xué)事司干當(dāng)公事,除九域圖志所編修官,再遷著作佐郎。與時(shí)相王黼不合,出通判宣州。欽宗即位,召為屯田員外郎,進(jìn)太常少卿、起居舍人。高宗踐祚,轉(zhuǎn)朝請郎,召為中書舍人,擢給事中、兵部侍郎、兼侍講、直學(xué)士院,拜翰林學(xué)士,累轉(zhuǎn)朝議大夫。后歷知湖、撫、徽、泉、宣州及鎮(zhèn)江府,以言者論其嘗為蔡京、王黼之客,奪職居永州。紹興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六。積官左大中大夫,爵新安郡開國侯。藻博極群書,工詩文,尤長四六,所作制詞,人多傳誦。嘗修日歷六百六十五卷上之,又著《靖康要錄》十六卷(存)、《裔夷謀夏錄》二卷(存)、《青唐錄》三卷、《古今雅俗字》四十四篇。其詩文則有《浮溪集》、《龍溪文集》、《猥稿外集》等共一百二十一卷。見《浮溪文粹》附錄孫覿《汪公墓志銘》、《宋史》卷四四五本傳及《宋史藝文志》等。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081—1169 【介紹】: 宋常州晉陵人,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徽宗大觀三年進(jìn)士。官翰林學(xué)士,為欽宗草降金表。后被李綱斥罷。黃潛善等引為試中書舍人,歷戶部尚書,知溫州、平江、臨安等職,所至擾民,盜用軍錢,除名。依汪伯彥、黃潛善,詆李綱,阿諛萬俟卨,毀謗岳飛,為世人不齒。工詩文。有《鴻慶居士集》。
孫覿(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武進(jìn))人?;兆诖笥^三年(一一○九)進(jìn)士(清光緒《武進(jìn)陽湖縣志》卷一九)。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又中詞科(《重修毗陵志》卷一一),為秘書省校書郎(《鴻慶居士集》卷三二《與吳世范帖》)。欽宗即位,由國子司業(yè)擢侍御史,以論太學(xué)生伏闕事,出知和州。未幾召試中書舍人,權(quán)直學(xué)士院。金兵破汴京,曾草降表(以上《三朝北盟會編》卷二七、四三、六二、七一)。高宗即位,以降表事斥罷,歸州安置。未幾再試中書舍人。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平江府。歷試給事中、吏部侍郎,兼權(quán)直學(xué)士院。三年,出知溫州,改知平江府,以擾民奪職,提舉鴻慶居。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起知臨安府。二年,以盜用軍錢除名,象州羈管。四年,放還,居太湖二十馀年,致仕(以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六、一○、一二、一六、一八、二二、二七、四一、五三)。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孫覿為人依違無操,《宋史》無傳。有《鴻慶居士集》、《內(nèi)簡尺牘》傳世?!O覿詩,以《常州先哲遺書》據(jù)宋鈔本所刊《鴻慶居士集》(四十二卷,其中詩七卷,多為紹興二年被貶后作品)為底本,校以宋刻殘本《孫尚書大全文集》(五十七卷,今存三十三卷,詩見卷六、卷五七。簡稱宋刻本,藏北京圖書館)、明鈔《南臺陵孫尚書大全集》(七十卷,詩見卷一二至卷二○、卷六八,簡稱明鈔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鈔本多出底本之詩和底本卷二八中二首樂語及新輯集外詩另編二卷。全宋文·卷三四一八
孫覿(一○八一——一一六九),字仲益,因嘗提舉南京鴻慶宮,故自號鴻慶居士。常州晉陵(今江蘇常州)人。大觀三年進(jìn)士,政和四年中詞科。歷國子司業(yè)、侍御史、翰林學(xué)士、中書舍人。建炎元年,李綱以其曾為張邦昌權(quán)直學(xué)士院,貶責(zé)歸州安置。二年,充顯謨閣待制,知平江府。三年三月為戶部尚書;四月,為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溫州,尋改知平江府;八月,以擾民罷職。紹興元年復(fù)龍圖閣直學(xué)士,知臨安府。二年,以盜用助軍錢除名,象州羈管。五年,歸隱太湖。十三年,以郊恩敘奉議郎。二十六年,復(fù)左朝奉郎。三十年,復(fù)敷文閣待制致仕。封富陽縣伯。孝宗朝,嘗受命編類蔡京、王黼等事實(shí)上之史官。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覿先附黃潛善、汪伯彥誣詆李綱;汴京破,又為欽宗草降表。后阿諛萬俟卨,謗毀岳飛,為時(shí)人所鄙。然所為詩文頗工,尤長于四六,與汪藻、洪邁、周必大齊名。其事跡見周必大《鴻慶居士集序》(《鴻慶居士文集》卷首),朱熹《記孫覿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一),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一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二二、二七、四一、五三、一八五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三五○三【生卒】:1081—1129 【介紹】: 宋秀州華亭人,字商彥。徽宗宣和元年進(jìn)士。累官秘書省校書郎。六年,使金賀生辰,到燕山置幣而返。七年再使金,時(shí)金軍南下,氣焰甚盛,不為之稍屈。欽宗靖康初始還,擢吏部員外郎。高宗建炎中,歷右諫議大夫、中書舍人,力持正議,凡命令不合公議者,皆極諫或即封還。為黃潛善、汪伯彥所惡,因事斥之。三年,召赴行在平江,請高宗移駐江寧,并陳所以守長江之策。扈駕至臨安,遷禮部侍郎,尋卒。
衛(wèi)膚敏(一○八一——一一二九),字商彥,嘉興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宣和元年進(jìn)士及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累官秘書省校書郎。靖康初,遷吏部員外郎。建炎中,歷起居舍人,拜右諫議大夫兼侍讀,俄遷中書舍人。坐考試鹵莽,以集英殿修撰提舉洞霄宮。三年,召赴行在,除禮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著有《諫議遺稿》二卷。見《浮溪集》卷二五《贈(zèng)大中大夫衛(wèi)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七八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