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如庵主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76 【介紹】: 五代至宋初僧人。福州永泰人。俗姓張。初依鼓山神晏出家,后謁大章山契如庵主,終嗣泉州睡龍道溥。住漳州保福寺。刺史陳洪進奏賜號性空禪師。工詩偈。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976 俗姓張,福州永泰(今屬福建)人。初依鼓山神晏為僧,后謁大章山契如庵主,終嗣泉州睡龍道溥。住漳州保福寺。刺史陳洪進奏賜號性空禪師?!?a target='_blank'>景德傳燈錄》卷二二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景德傳燈錄》及《五燈會元》卷八另存詩偈2首,《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宋詩
釋清豁(?~九七六),福州(今屬福建)人。居泉州開元上方院,留漳州保福寺。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辭歸至貴湖。刺史陳洪進奏賜紫方袍,號性空禪師。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卒。事見《泉州府志》卷六五。今錄詩二首。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大章山契如庵主。
福州永泰人。
素蘊孤操。
志探祖道。
預(yù)玄沙之室。
穎悟幽旨。
玄沙記曰。
子禪已逸格。
則他后要一人侍立也無。
師自此不務(wù)集徒。
不畜童侍。
隱于小界山。
刳大朽杉。
處其中。
容身而已。
凡游僧至。
皆隨扣而應(yīng)。
有問生死到來。
如何回避。
師曰。
符到奉行。
曰。
然則被生死拘將去也。
師曰。
阿??。
清豁、沖煦聞師名。
造之值師采粟。
豁問曰。
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師曰。
從何處來。
曰。
山下來。
師曰。
因何得到這里。
曰。
這里是何處所。
師揖曰。
那下吃茶去。
二公方省是。
師遂至庵。
夜睹豺虎奔至庵前。
自然馴擾。
豁有詩曰。
行不等閒行。
誰知去住情。
一餐猶未飽。
萬戶勿聊生。
非道應(yīng)難伏。
空拳莫與爭。
龍吟云起處。
閑嘯兩三聲。
二公。
尋于大章山創(chuàng)庵。
請師居之。
兩處孤坐。
垂五十二載而化。
豁亦永泰人。
少聰敏。
鼓山國師。
與落發(fā)。
初謁大章。
后參睡龍。
龍一日問曰。
豁阇黎。
見何尊宿來。
還悟也未。
曰。
清豁常訪大章。
得個信處。
睡龍于是上堂。
集大眾召曰。
清豁阇黎。
出對眾燒香說悟處。
老僧與汝證明。
師乃拈香曰。
香已拈了。
悟即不悟。
睡龍大悅而許之。
僧問。
家貧遭劫時如何。
師曰。
不能盡底去。
曰。
為甚么不盡底去。
曰。
賊是家親。
是家親。
為甚翻成家賊。
師曰。
內(nèi)既無應(yīng)外不能為。
忽然捉敗功歸何所。
師曰。
賞亦未曾聞。
曰。
恁么即勞而無功也。
曰功不無成但不處。
為何不處。
師曰。
不見道太平本是將軍定。
未許將軍見太平。
師后將順世。
忽舍眾入山。
乃遺偈曰。
世人休說路行難。
鳥道羊腸只尺間。
珍重苧溪溪畔水。
汝歸滄海我歸山。
即往貴湖卓庵。
未幾。
謂門人曰。
吾滅后。
將遺骸施諸蟲蟻。
勿置墳塔。
言訖入湖頭山。
坐磐石。
儼然而化。
門人稟遺命。
延留七日。
竟無蟲蟻侵食。
遂就阇維。
散于林野。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大章山契如庵主。
福州永泰人。
素蘊孤操。
志探祖道。
預(yù)玄沙之室。
穎悟幽旨。
玄沙記曰。
子禪已逸格。
則他后要一人侍立也無。
師自此不務(wù)集徒。
不畜童侍。
隱于小界山。
刳大朽杉。
處其中。
容身而已。
凡游僧至。
皆隨扣而應(yīng)。
有問生死到來。
如何回避。
師曰。
符到奉行。
曰。
然則被生死拘將去也。
師曰。
阿??。
清豁沖煦聞師名。
造之值師采粟。
豁問曰。
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師曰。
從何處來。
曰。
山下來。
師曰。
因何得到這里。
曰。
這里是何處所。
師揖曰。
那下吃茶去。
二公方省是。
師遂至庵。
夜睹豺虎奔至庵前。
自然馴擾。
豁有詩曰。
行不等閒行。
誰知去住情。
一餐猶未飽。
萬戶勿聊生。
非道應(yīng)難伏。
空拳莫與爭。
龍吟云起處。
閑嘯兩三聲。
二公。
尋于大章山創(chuàng)庵。
請師居之。
兩處孤坐。
垂五十二載而化。
豁亦永泰人。
少聰敏。
鼓山國師。
與落發(fā)。
初謁大章。
后參睡龍。
龍一日問曰。
豁阇黎。
見何尊宿來。
還悟也未。
曰。
清豁常訪大章。
得個信處。
睡龍于是上堂。
集大眾召曰。
清豁阇黎。
出對眾燒香說悟處。
老僧與汝證明。
師乃拈香曰。
香已拈了。
悟即不悟。
睡龍大悅而許之。
僧問。
家貧遭劫時如何。
師曰。
不能盡底去。
曰。
為甚么不盡底去。
曰。
賊是家親。
是家親。
為甚翻成家賊。
師曰。
內(nèi)既無應(yīng)外不能為。
忽然捉敗功歸何所。
師曰。
賞亦未曾聞。
曰。
恁么即勞而無功也。
曰功不無成但不處。
為何不處。
師曰。
不見道太平本是將軍定。
未許將軍見太平。
師后將順世。
忽舍眾入山。
乃遺偈曰。
世人休說路行難。
鳥道羊腸只尺間。
珍重苧溪溪畔水。
汝歸滄海我歸山。
即往貴湖卓庵。
未幾。
謂門人曰。
吾滅后。
將遺骸施諸蟲蟻。
勿置墳塔。
言訖入湖頭山。
坐磐石。
儼然而化。
門人稟遺命。
延留七日。
竟無蟲蟻侵食。
遂就阇維。
散于林野。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倚遇(一○○三~一○七九),漳州(今屬福建人)。俗姓林。師事北禪賢禪師,后住持分寧法昌寺(《五燈會元》卷一六)。神宗元豐二年卒,年七十七(《禪林僧寶傳》卷二八)。今錄詩三首。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八
禪師名倚遇。
漳州林氏子也。
為人奇逸。
有大志。
自剃發(fā)受具。
即杖策游方。
名著叢林。
浮山遠禪師。
嘗指以謂人曰。
后學行腳樣子也。
辭遠謁南岳芭蕉庵主谷泉。
三至三遭逐。
猶謁之。
泉揕之曰。
我此間。
虎狼縱橫。
尿床鬼子。
三回五度。
來覓底物。
遇曰。
人言庵主見汾州。
泉乃解衣抖擻曰。
汝謂我見汾州。
有多少奇特。
遇即禮拜。
問曰。
如庵主語。
客來將何祗待。
泉曰。
云門胡餅。
趙州茶。
遇曰。
謝供養(yǎng)。
泉曰。
我火種也未有。
早言謝。
謝什么。
遇乃去。
至北禪賢禪師。
問曰。
近離什么處。
遇曰。
福嚴。
曰。
思大鼻孔長多少。
遇曰。
與和尚當時見底一般。
曰。
且道老僧見時長多少。
遇曰。
和尚大似不曾到福嚴。
賢笑曰。
學語之流。
又問。
來時馬大師健否。
遇曰。
健。
曰。
向汝道什么。
遇曰。
令北禪莫亂統(tǒng)。
賢曰。
念汝新到。
不欲打汝。
遇曰。
倚遇亦放過和尚。
乃罷。
遇因倒心師事之。
時慈明禪師。
住興化。
過賢公室。
遇侍立。
看其談笑。
賢曰。
汾陽師子。
可殺威獰。
慈明曰。
不見道。
來者咬殺。
賢曰。
審如此。
汾陽門下。
道絕人荒耶。
慈明舉拂子曰。
這個因甚到今日。
賢未及對。
遇從旁曰。
養(yǎng)子不及父。
家門一世衰。
賢呵曰。
汝具什么眼目。
乃敢爾。
遇曰。
若是咬人師子。
終不與么。
慈明將去。
至龍牙像前。
指以問遇曰。
誰像。
遇曰龍牙。
慈明曰。
既是龍牙像。
何乃在北禪。
遇曰。
一彩兩賽。
慈明曰。
像在此。
龍牙在什么處。
遇擬對。
慈明掌之曰。
莫道不能咬人。
遇曰。
乞兒見小利。
慈明呵逐之。
賢公除夕。
謂門弟子曰。
今夕無可分歲。
共烹露地白牛。
大家圍爐。
向榾柮火。
唱村田樂。
何也。
免更倚他門戶。
旁它墻。
乃下座。
有僧從后大呼曰。
縣有吏至。
賢反顧問所以。
對曰。
和尚殺牛。
未納皮角耳。
賢笑擲暖帽與之。
僧就拾得。
跪進曰。
天寒還和尚帽子。
賢問遇曰。
如何。
遇曰。
近日城中紙貴。
一狀領(lǐng)過。
后還江南。
再游廬山。
寓止圓通。
時大覺璉公。
方赴 詔。
辭眾曰。
此事分明。
須薦取。
莫教累劫受輪回。
遇問曰。
如何是此事。
曰薦取。
遇曰。
頭上是天。
腳下是地。
薦個什么。
曰。
不是知音者。
徒勞話歲寒。
遇曰。
豈無方便。
曰。
胡人飲乳。
反怪良醫(yī)。
遇曰。
暴虎憑河。
徒誇好手。
拍一拍皈眾。
后游西山。
眷雙嶺深邃。
棲息三年。
與英邵武。
勝上座游。
應(yīng)法昌請。
決別曰。
三年聚首。
無事不知。
檢點將來。
不無滲漏。
以拄杖劃一劃曰。
這個且止。
宗門事作么生。
英曰。
須彌安鼻孔。
遇曰。
臨崖看滸眼。
特地一場愁。
英曰。
深沙努眼睛。
遇曰。
爭奈圣凡無異路。
方便有多門。
英曰。
鐵蛇鉆不入。
遇曰。
有甚共語處。
英曰。
自緣根力淺。
莫怨太陽春。
卻劃一劃。
宗門且止。
這個事作么生。
遇欲掌之。
英約住曰。
這漳州子。
莫無去就。
然也是我致得。
法昌在分寧之北。
千峰萬壑。
古屋數(shù)間。
遇至止安樂之。
火種刀耕。
衲子時有至者。
皆不堪其枯淡。
坐此成單丁。
開爐日。
輒以一力撾鼓。
升座曰。
法昌今日開爐。
行腳僧無一個。
惟有十八高人。
緘口圍爐打坐。
不是規(guī)矩嚴難。
免見諸人話墮。
直饒口似秤磓。
未免燈籠勘破。
不知道絕功勛。
安用修因證果。
喝一喝云。
但能一念回心。
即脫二乘羈鎖。
大寧寬禪師至。
遇畫地作此<X79p0547_01.gif相。
便曳钁出。
翌日未升座。
謂寬曰。
昨日公按如何。
寬畫此[○@牛]相。
即抹撒之。
遇曰。
寬禪頭。
名下無虛人。
乃升座曰。
忽地晴天霹靂聲。
禹門三級浪崢嶸。
幾多頭角為龍去。
蝦蟹依前努眼睛。
南禪師至。
遇方植松。
南公曰。
小院子。
?許多松作么。
遇曰。
臨濟道底。
曰。
?得多少。
遇曰。
但見猿啼鶴宿。
聳漢侵云。
南公指石曰。
這里何不?。
遇曰。
功不浪施。
曰。
也知無下手處。
遇卻指石上松曰。
從什么處得此來。
南公大笑曰。
蒼天蒼天。
乃作偈曰。
頭戴華巾離少室。
所攜席帽出長安。
鷲峰峰下重相見。
鼻孔元來總一般。
又畫此<X79p0547_02.gif相示之。
遇和曰。
葫蘆棚上掛冬瓜。
麥浪堆中釣得蝦。
誰在畫樓沽酒處。
相邀來吃趙州茶。
又畫此<X79p0547_03.gif相答之。
南公曰。
鐵牛對對黃金角。
木馬雙雙白玉蹄。
為愛雪山香草細。
夜深乘月過前溪。
又畫此一相示之。
遇曰。
玉麟帶月離霄漢。
金鳳銜花下?樓。
野老不嫌公子醉。
相將攜手御街游。
又畫此○答之。
時南公道被天下。
叢林宗之。
而遇與之酬唱。
如交友。
一時豪俊多歸之。
寶覺心禪師問曰。
不是風兮。
不是幡。
黑花貓子面門斑。
夜行人只貪明月。
不覺和衣渡水寒。
豈不是和尚偈耶。
遇曰然。
有是語。
寶覺曰。
也太奇特。
遇曰。
汝道。
祖師前段為人。
后段為人。
對曰。
祖師終不妄語。
遇曰。
意作么生。
對曰。
豈不見道。
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遇曰。
如狐渡水。
有甚快活。
曰。
師意如何。
遇以拂子搖之。
對曰。
也是為蛇畫足。
遇曰。
亂統(tǒng)作么。
對曰。
須是和尚始得。
徐德占布衣時。
未為人知。
遇特先識之。
山中往來。
為法喜之游。
及其將化。
前一日。
作偈別德占。
德占時方丁太夫人憂。
居家。
偈曰。
今年七十七。
出行須擇日。
昨夜問龜哥。
報道明朝吉。
德占大驚。
呼靈源叟。
俱馳往。
遇方坐寢室。
以院務(wù)什物付監(jiān)寺曰。
吾自住此山。
今三十年。
以護惜常住故。
每自蒞之。
今行矣。
汝輩著精彩。
言畢舉手中杖子曰。
且道這個付與阿誰。
德占靈源。
屏息無答者。
擲于地投床。
枕臂而化。
贊曰。
予觀法昌契悟。
穩(wěn)實宗趣淹博。
荷擔云門氣無叢林。
其應(yīng)機施設(shè)。
鋒不可犯。
殆亦明招獨眼龍之流亞歟。
然所居荒村破院。
方其以一力撾鼓。
為十八泥像說禪。
雖不及真單徒之有眾。
亦差勝生法師之聚石。
味其平生。
未嘗不失將頓足。
想見標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