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11—? 【介紹】: 宋泗州郫縣人,字巖老,號牧齋。高宗紹興五年進士。守漢嘉,有惠愛。范成大、趙雄言其賢,詔轉一官,除直秘閣,不就。孝宗淳熙五年,授利州路轉運判官,時年六十六,乞致仕。
孫松壽(一一一一~?),字巖老,號牧齋(《宋元學案》卷五○),郫縣(今屬四川)人。高宗紹興五年(一一三五)進士,曾知嘉州。孝宗淳熙三年(一一七六),時年六十六,直秘閣致仕。年九十馀卒。事見民國《郫縣志》卷三。今錄詩八首。全宋文·卷四五九五
孫松壽(一一一一——?),字巖老,人稱牧齋先生,成都府郫縣(今四川郫縣)人。紹興五年類試進士,歷官州縣。淳熙三年除利州路轉運判官,時年六十六,遂乞致仕。見嘉慶《四川通志》卷一四四,《宋元學案》卷五○。
人物簡介
【生卒】:1117—1193 【介紹】: 宋臨江軍新喻人,字照鄰。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授平江府觀察推官。以不附秦檜,被擯斥。孝宗初,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累遷國子司業(yè),進起居郎、左司諫。時議復舊疆,燧主張臥薪嘗膽,以圖內治。淳熙末官至參知政事、權知樞密院。以議論鯁切、誠實不欺極為孝宗所稱。卒謚正肅。全宋詩
全宋文·卷四七○五蕭燧(一一一七~一一九三),字照鄰,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歷任平江府、靜江府觀察推官。三十二年,授靖州州學教授。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累遷至國子司業(yè)兼權起居舍人,進起居郎。擢右諫議大夫,因劾參知政事趙雄,出知巖州,移知婺州。八年召還,九年,為樞密都承旨,十三年,除吏部尚書。高宗之喪,充按行使,除參知政事。十六年,權知樞密院。請閑,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謚正肅。事見《周文忠集》卷六七《蕭正肅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五有傳。
蕭燧(一一一七——一一九三),字照鄰,臨江軍新喻(今江西新余)人。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授平江府觀察推官。以不附秦檜被斥,久之除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乾道中,歷任太常丞、將作少監(jiān),兼太子左諭德。淳熙初,累遷至國子司業(yè),兼起居舍人、中書舍人,進起居郎,擢右諫議大夫。求外,歷知嚴、婺二州,所至有惠愛及民。淳熙八年召還,除吏部右選侍郎,爾后歷遷權吏部尚書、侍讀、參知政事、權知樞密院。紹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謚正肅。燧立朝有本末,議論鯁切,甚為孝宗所稱。幼而能文,多所著述,有文集五十卷、奏議二十卷、外制五卷、經筵講義二卷、東宮講義五卷。見周必大所撰《蕭公神道碑》(《文忠集》卷六七),《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臺州天臺人,字之奇。高宗紹興二十七年進士。歷官秘書郎、知河州。嘗守開江,貽書丞相趙雄,極論武興守吳挺之橫。它日陛對,又請裁抑郭棣、郭果兵權,為孝宗采納。后反為所擠以沒。
人物簡介
【生卒】:1135—1189 【介紹】: 宋鄆州人,后徙興國,字景文,號雪山。高宗紹興三十年進士。官太學正。孝宗時,屢易宰相,質上疏極論,忌者言其年少好異論,被罷職。后為樞密院編修官。虞允文當國,薦質可為右正言,時中貴用事,憚質,陰沮之,遂奉祠以終。博通經史,善為文。有《雪山集》、《紹陶錄》、《詩總聞》等。全宋詩
全宋文·卷五八○五王質(一一三五~一一八九),字景文,號雪山,其先鄆州(今山東東平)人,后徙興國軍(今湖北陽新)。年二十三游太學,與九江王阮齊名。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召試館職,為言者論罷(《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九一)。先后入汪澈荊襄、張浚江淮幕。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入為太學正,旋以建言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一之一六)。會虞允文宣撫川陜,辟質偕行。入為敕令所刪定官,遷樞密院編修官,時虞允文當國,薦可右正言,復為曾覿所沮(《宋史》卷三八三《虞允文傳》),出通判荊南府,改吉州,皆不行,奉祠山居。淳熙十六年卒,年五十五。有《雪山集》、《紹陶錄》、《詩總聞》等傳世。事見《雪山集》卷首王阮序、卷五《退文序》、卷八《與趙丞相書》,《宋史》卷三九五有傳。 王質詩,《雪山集》四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乾隆孔氏微波榭抄本(簡稱孔本,藏北京圖書館)、清嘉慶秦氏石研齋抄本(簡稱秦本,藏北京圖書館);《紹陶錄》二卷,亦以四庫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翁栻校跋抄本(簡稱翁本、藏北京圖書館)、清乾隆孔氏微波榭抄本(簡稱孔本)。另從《永樂大典》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七卷。
王質(?——一一八八),字景文,號雪山,其先鄆州(治今山東鄆城)人,后徙興國軍(今湖北陽新)。博通經史,善屬文,游太學,有時名。中紹興三十年進士第。御史中丞汪澈宣諭荊襄,樞密使張浚都督江淮,皆辟為屬官。入為太學正,上疏論政事,忌者謂其好異論,罷職去。虞允文宣撫川陜,偕行。再入朝為敕令所刪定官,遷樞密院編修官。后奉祠家居,淳熙十五年卒。著有《詩總聞》二十卷(存)、文集四十卷、《夷堅別志》二十四卷、《正法世譜》、《紹陶錄》二卷(存)、《林泉結契》五卷(存)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九五有傳,又見《文獻通考·經籍考》卷四四、五四,《宋史》卷二○二、二○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一一【生卒】:?—1207 【介紹】: 宋資州人,字希光,號中川。趙雄子。少苦學,以司馬、周、程氏為師。后私淑張栻。性沖淡,出仕二十余年,為廣安守等職,僅一磨勘,歷任不滿三年。因父曾為孝宗言吳挺專制蜀地之害,至寧宗開禧間,吳曦僣叛,昱每念父言,輒投地大慟。亟貽書成都帥臣楊輔,勸以舉義討叛,輔不能用,昱遂絕食而卒。
趙昱(?——一二○七),字希光,號中川,資州資中(今四川資中)人,雄子。少苦學,師法司馬、周、程氏,恬于仕進,出仕二十馀年,歷任不滿三考。慶元中為奉議郎、簽書東州節(jié)度判官,開禧時嘗知廣安軍。三年,吳曦叛,昱傷慟不已,絕粒而死。見《桯史》卷三,《鶴山大全集》卷九○《祭趙廣安文》,《宋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生卒】:1508—1576 【介紹】: 明四川內江人,字孟靜,號大洲。以博洽聞,最善王守仁學。文章雄快。嘉靖十四年進士。授編修。遷國子司業(yè)。俺答薄京城,大言不可訂城下之盟,當宣諭諸將,監(jiān)督力戰(zhàn)。貞吉合帝旨,立擢左諭德,監(jiān)察御史,奉旨宣諭諸軍。為嚴嵩所中傷,廷杖謫官。后累遷至戶部侍郎,復忤嵩奪職。隆慶初起官,歷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頗思改弦易轍,而與高拱不協(xié),遂乞休歸。卒謚文肅。有《文肅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孟靜,內江人。嘉靖乙未進士,選庶吉士。累官禮部尚書,入直文淵閣,加太子太保,贈少保。謚文肅。有集。維基
趙貞吉(1508年—1576年),字孟靜,號大洲,四川成都府內江縣桐梓壩人。官至文淵閣大學士。南宋右丞相趙雄十世孫。幼時聰慧,六歲能讀經,嘉靖七年戊子科四川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會試第十九名,二甲第二名進士,初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王敏肅對他十分稱贊。后任右春坊右中允,管司業(yè)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升任左春坊左諭德,兼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之后因得罪嚴嵩,而被貶為貴州荔波縣典史,量移徽州通判,后歷任吏部文選司主事、郎中,光祿寺少卿、通政使司參議、右通政,光祿寺卿、戶部右侍郎,皆在南京。嘉靖四十年(1561年)始入為戶部右侍郎,又因得罪嚴嵩遭到罷職,隆慶改元,起用為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掌詹事府事。上幸學,暫掌祭酒事,出為南京禮部尚書;召入兼翰林院學士,協(xié)管詹事府事,尋拜文淵閣大學士。隆慶年間,以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入閣,因與高拱不睦,遂辭官返家,在桂湖街講學,與楊慎、任瀚、熊南沙合稱“蜀中四大家”,著有《趙文肅公詩文集》。萬歷四年(1576年)三月十五日卒,享年69歲,贈少保,謚文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