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胡憲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01—1147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彥沖,號屏山,一號病翁。
劉韐子。
以蔭補承務郎,通判興化軍。
因疾辭歸武夷山,專事講學,與胡憲、劉勉之為道義交。
深于《周易》,朱熹嘗從其學。
卒謚文靖。
有《屏山集》。
全宋詩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號病翁,崇安(今屬福建)人。
韐仲子。
以蔭補承務郎,辟為真定府幕屬。
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興化軍(本集卷五《送張當世序》)。
后以疾退居故鄉(xiāng)屏山,學者稱為屏山先生,朱熹嘗從其問學。
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
遺著由其子玶編為《屏山集》二十卷,胡憲為之序,朱熹跋。
宋史》卷四三四有傳。
 劉子翚詩,以明正德七年劉澤刻本為底本。
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鈺秋柯草堂刊本(簡稱李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
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五五
劉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彥沖,學者稱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韐子,子羽弟。以父任補官,靖康元年辟為真定府幕屬。二年父死國難,服除,除興化軍通判。紹興二年秩滿,以執(zhí)喪致羸疾,不堪吏責,辭歸武夷山,不出者十七年,專事講學,尤深于《》。與游者皆海內知名士。與朱熹父松友善,熹奉父命及門受業(yè)。紹興十七年卒,年四十七。有《屏山集》二十卷傳世。見《宋儒文靖公劉屏山先生實錄》(《劉氏傳忠錄續(xù)編》卷三),朱熹《屏山先生劉公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宋史》卷四三四《劉子翚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16—1173 【介紹】: 宋建州建陽人,初字元履,后字子實。
胡憲,與朱熹游。
試禮部不第,歸鄉(xiāng)里,筑室“艮齋”讀書,人稱艮齋先生。
孝宗乾道中,宰相陳俊卿招之甚力,乃以布衣入見,極陳當世之務,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學錄。
累疏諫反對召還幸臣曾覿,又遺書責俊卿甚切,罷為臺州教授。
推行古社倉法以惠民,開諸鄉(xiāng)置社倉之先例。
全宋文·卷四六七八
魏掞之(一一一六——一一七三),舊名挺之,字元履,更名掞之,字子實,建陽(今福建建陽)人。
少游郡庠,與朱熹同師胡憲器之。
已而遍從鄉(xiāng)之儒先長者游,又往四方,盡交先達名士,聞見日廣,聲稱日大。
兩試禮部不第,遂不復出,筑室讀書,榜以「艮齋」,人稱艮齋先生。
乾道四年詔舉遺逸,以布衣入見,極陳當世急務,賜同進士出身,授左迪功郎,守太學錄。
在太學,多所建明。
未半年,以忤時相罷為臺州州學教授,慨然以歸。
乾道九年閏正月卒,年五十八。
見《晦庵集》卷九一《國錄魏公墓志銘》,《南軒集》卷四○《教授魏元履墓表》,《宋史》卷四五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48—1199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徙居崇安,字伯謨,一字伯休,號遠庵。方豐之子。從朱熹游。以講學授徒為業(yè),尤精于《》。有《遠庵集》。
全宋詩
方士繇(一一四八~一一九九),字伯謨,一字伯休,號遠庵,莆田(今屬福建)人。
孝宗乾道時從朱熹學,稱高弟,因徙家崇安籍溪,棄舉子業(yè),專以傳道為后學師。
寧宗慶元五年卒,年五十二。
有《遠庵類稿》。
事見《渭南文集》卷三六《方伯謨墓志銘》、《莆陽文獻傳》卷一四。
今錄詩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