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米友仁

相關人物:共 9 位。
共 9 首
米憲 朝代: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七六○
米憲,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友仁子。
寓居吳中。
水丘覽云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臨安人。
善畫,效米友仁作山水,逼真,又擅寫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8—1075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字稚圭,號贛叟。仁宗天圣五年進士。累遷右司諫,疏罷王隨、陳堯佐、韓億、石中立等四人。益、利歲饑,為體量安撫使,緩賦調、逐貪吏、汰冗役,活饑民九十萬。寶元間進樞密直學士、陜西四路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久在兵間,名重一時,天下稱韓范。后召為樞密副使,與范仲淹、富弼同時登用。慶歷新政敗,出知揚州,徙鄆州、定州。嘉祐中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時仁宗有疾,琦力請立皇嗣。英宗即位,拜右仆射,封魏國公。英宗病重,又力請建儲。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尋改判永興軍、相州等地。卒謚忠獻。有《安陽集》。
全宋詩
韓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
仁宗天圣五年(一○二七)進士。
初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淄州,不久入直集賢院、監(jiān)左藏庫,歷開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右司諫。
寶元初西夏事起,為陜西安撫使,久在兵間,功績卓著,與范仲淹并稱“韓范”。
慶歷三年(一○四三)為樞密副使,與范仲淹、杜衍共主持新政,慶歷五年新政失敗,出知揚州,徙鄆州、成德軍、定州、并州。
嘉祐元年(一○五六)為樞密使,三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英宗即位,仍為相,封魏國公。
神宗立,琦堅辭相位,出判相州,建晝錦堂。
不久再次經略陜西。
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復請歸相州。
河北地震、黃河決口,徙判大名府,充安撫使。
后因反對青苗法,與王安石不合,熙寧六年還判相州。
八年卒,年六十八,謚忠獻。
有《安陽集》五十卷。
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中集卷四八宋李清臣《韓忠獻公琦行狀》,《宋史》卷三一二有傳。
 韓琦詩二十一卷,以明正德九年安陽張士隆河東行臺刻《安陽集》為底本,校以明安成尹仁校本(簡稱明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
又從《吳禮部詩話》等書中輯得之集外詩,附于卷末。
詞學圖錄
韓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人。弱冠舉進士第二名。蚤有盛名,識量英偉,論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有《安陽集》,詞存五首,見《能改齋漫錄》及《青箱雜記》。
全宋文·卷八三二
韓琦(一○○八——一○七五),字稚圭,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天圣五年擢進士甲科,授將作監(jiān)丞、通判淄州。累遷起居舍人、知制誥。元昊反,歷陜西安撫使,陜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秦鳳經略安撫使、觀察使,陜西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同除樞密副使,時稱「韓、范」。以資政殿學士出知揚州,徙鄆、定、并、相等州。嘉祐元年除樞密使,三年以本官同平章事,封儀國公。立英宗,加門下侍郎兼兵部尚書、平章事,進封衛(wèi)國公,再進封魏國公。英宗崩,又被顧命立神宗。固請罷相,乃以節(jié)度使兼侍中判相州,復為陜西、河北等路安撫使,判永興軍、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后極言青苗不便,請解四路安撫,還判相州。熙寧八年六月卒,年六十八,謚忠獻。政和五年,加封魏郡王。著有《二府忠論》五卷、《諫垣存稿》三卷、《陜西奏議》五十卷、《河北奏議》三十卷、《雜奏議》三十卷、《安陽集》五十卷等。事跡詳神宗御制《兩朝顧命定策元勛碑》、佚名《韓魏王家傳》(《安陽集》附錄),《宋史》卷三一二有傳。
杜從古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字唐稽。
徽宗宣和中,與米友仁、徐兢同為書學博士,其書獨為高宗所稱。
官至禮部郎。
全宋文·卷三三二三
杜從古,字唐稽,宣和中歷尚書職方、主客員外郎,官至禮部郎。
工書法,為徽宗所賞,宣和六年詔置提舉措置書藝所,以從古、徐兢、米友仁并為措置管勾;其后復置書學,又以三人為博士。
著有《集篆古文韻海》五卷,今存。
見《思陵翰墨志》,《群書考索》后集卷三○,《皇宋書錄》卷中,《書史會要》卷六。
林彥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人。
高宗紹興九年,嘗臨李公麟《廬鴻草堂圖》,米友仁撰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陜州夏縣人,字端衡。司馬光后裔。官參議。高宗紹興初,以工畫得名。
全宋詩
司馬槐,字端衡(《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三),夏縣(今屬山西)人。
司馬光之后(《書畫題跋記》卷二《與米元暉杜甫詩意卷》)。
因黨籍牽連不得仕進,遂放意于畫,落筆高妙,有顧、陸遺風(《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司馬端衡畫傳燈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寧國府旌德人,字登之。
萬歷四十六年舉人。
官綿州知州。
善畫山水,宗法米友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741—1794 【介紹】: 清江蘇丹徒人,字慎夫,一字龜潛,號蓮巢。
山水得董其昌、米友仁墨暈,又善沒骨法。
兼長花竹,佛像仕女。
能詩,故畫多含詩意。
其畫時得王文治題,人尤珍惜,稱“潘畫王題”。
有《龜仙精舍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二三
潘恭壽,字握筼,號蓮巢,丹徒人。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程濱(一九七八年——),字子潯,號矯庵,別署反客生。
祖籍山東郯城,生于天津。
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
任教于南開中學。
私淑葉嘉瑩先生,得傳戴君仁先生吟誦調。
又從尹連城先生習書。
嗜皮黃、昆曲,嘗與同好起南薰社,時粉墨登場。
詩宗唐人,詞宗五代北宋。
間參清人,然以為晚近詩詞不必學而猶不免相近,故不以其為指歸也。
二零零八年獲北京中華詩詞(青年)峰會優(yōu)秀青年詩人獎。
著有《矯庵集》《矯庵語業(yè)》《迦陵詞稿注》《與陶淵明生活在桃花源》等。
矯庵詩詞·自序
詩傳人心,非傳文字。古今詩詞見于著錄者何止百萬,而存乎人心者,代不數(shù)人,人不數(shù)首。馀者不過存諸書簡,如寢窀穸焉。故欲以詩不朽者,情知其妄也。老杜曰:「詩是吾家事」。余曰:「詩是吾心事?!褂嘧允鍨樵?,倏已而立。使余自刪其詩,可存者不過數(shù)篇而已。然卒無可刪者,蓋首首皆余心事。此在人或不屑一顧,在余則生命之全部,故不甄良莠而盡收之。又逆其序為一編。開篇或有可取,而愈讀愈澀,愈讀愈拙。其澀其拙,如對少年之我。生如流水,去而不歸;溯洄從之,盡在此矣。今吾故我,相看儼然。詩曰:「今日一何悲,昨日一何喜。若知今日悲,何不昨日死?!刮熳邮仑ノ迦粘C庵。
矯庵詩詞·何白序
我在互聯(lián)網上認識程濱君,也是通過網絡看到了他近三年來的詩詞作品,但我們至今沒有見過面。我對舊詩了解有限,更不會寫詩,卻要為人詩集做序,只能當一個旁觀者,試著體會詩人的思想心境。在中國的詩歌傳統(tǒng)里,做詩等于做人,是很嚴肅的事。而做一個真正的詩人,我以為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有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不能沈醉其中;看釋迦拈花,龍葉微笑,不能抽身世外。要禁受自己的敏感帶來的折磨,更要有勇氣把自己放到俗世的熔爐里去淬煉。真正的詩是這樣鍛造出來的,不是超然的神仙曲,也不是不關痛癢的順口溜。在今天寫舊詩會更痛苦。觸目是高樓大廈,水泥鋼筋;問心則鄙夷崇高,莫談理想。做一個志向遠大品行高潔的君子,一個才識卓絕的詩人很難。即使做到了不也太寂寞嗎。顧貞觀有詞曰:「試看杜陵消瘦。曾不減夜郎僝僽?!刮也桓易繁认荣t,不過憐才之意,知己之情,或與之同。是為序。庚辰正月京華魏巖萌。
矯庵詩詞·添雪齋序
自帝舜賡歌三百楚謠以降,詩傳世五千載矣。詩者,本志之所在,心之所在,搖蕩性情,意遠心純也。故曰:“思無邪”。然千年后,塵世煩囂,人心不古,世人失其觀世之眼,觀情之心,其風喪雅亡頌囂,律疏辭駁義睽。今人為詩者,能持古人赤子之心,辭情兼?zhèn)洌菤馇褰^,卓爾不群者,僅數(shù)子也。其一即津門程濱子潯。識子潯于網路近十年。初識其名不識其人,自甲申初會,惺惺相惜。其人風致孤邁,又放逸諧趣,自成胸臆。有詩詞數(shù)百篇,詩風純良。無前朝饾饤,無近代俗韻,獨起眾類,以新詞入詩而不覺其異。或清峻切情,或設景秀麗,或悲涼頑艷,一掃當今詩壇膩澀吹囂之病。且心在詩中,詩人合一,故能動人心魄也。其詩:“摩云焚卻渾身骨。浴血贏來一卷詩?!闭秊樽陨碇畬懻?。此情此心于集外亦不可泯,當傳世,亦必傳世。己丑春添雪齋序于南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