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黼

相關人物:共 41 位。
共 4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國人。
性至孝。
家中藏書甚豐,有閣名萬卷。
嘗與王黼同舍,登相位,子充一無所求。
仕終朝奉郎。
全宋詩
盛子充,永興(今湖北陽新)人。
家富藏書,有閣曰萬卷。
少與王黼同舍,登相位,無所求,仕止朝奉郎。
事見《輿地紀勝》卷三二《江南西路·興國軍·人物》。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虔州會昌人,字先覺。
為太學博士,出知相如縣。
張商英罷相,劉嗣明論商英引天民等入政典局,矯為敕語,坐責。
王黼得政,舊在太學為天民所隸齋生,有強天民謁者,天民笑日:“見王丞相豈不得好官,但恐為顏閔所笑。
”后除侍講不就,清議高之。
有《易論要纂》、《易說拾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51—1126 【介紹】: 宋洛陽人,初名建中,又名師極,字彝叔。種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累官秦鳳路提舉常平。因議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順軍。入元祐黨籍,屏廢十年。后歷知懷德軍、西安州、渭州,屢敗夏人?;兆谛椭校G不見納,致仕。金兵南下,復起。時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謀,人稱老種。拜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金人退,罷為中太一宮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終河北、河東宣撫使。卒謚忠憲。
全宋詩
種師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號改為師極,詔賜今名,洛陽(今屬河南)人。世衡孫。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易文階,為熙州推官,權知同谷縣。累擢提舉秦鳳路常平,知德順軍。坐嘗議役法忤蔡京意,入黨籍,屏廢十馀年。起知懷德軍,歷知西安州、渭州,進侍衛(wèi)親軍馬軍副都指揮使,拜保靜軍節(jié)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責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紀四》)。又起知憲州、環(huán)州,俄還保靜軍節(jié)度使,復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為檢校少保、靜難軍節(jié)度使、河東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統(tǒng)制(《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欽宗靖康元年,加檢校少傅,同知樞密院事,為京畿、河北、河東路宣撫使。金師退,罷為中太一宮使。復加檢校少師,進太尉,換節(jié)鎮(zhèn)洮軍,為河北、河東宣撫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謚忠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五、《東都事略》卷一○七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種師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初名建中,字彝叔,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少從張載學,以蔭補三班奉職。
試法,易文階,歷通判原州,提舉秦鳳常平。
忤蔡京,入黨籍,屏廢十年。
復起,歷帥西北邊州,屢敗夏人,以忤權臣王黼等,兩度致仕。
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召為京畿河北制置使,馳援汴京,尋拜同知樞密院、京畿兩河宣撫使。
時春秋已高,天下稱為「老種」,為人畏憚。
靖康元年,又以與執(zhí)政者意不合,被解兵柄。
其年卒,年七十六,謚忠憲。
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六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
宋史》卷三三五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 【介紹】: 宋人。
宦官。
繼楊戩提舉西城所。
性狠愎,密與王黼表里,置局汝州,指民田為荒田,焚其地券,括為己有,訴者輒加威刑,致死者千萬。
又發(fā)物供奉,酷比朱勔。
京西提舉官及京東州縣吏皆助彥為虐,如奴事主。
積官至翊衛(wèi)大夫、安德軍承宣使。
欽宗靖康初削官賜死,籍其家。
全宋文·卷三八四九
李彥,徽宗時內臣,為翊衛(wèi)大夫、安德軍承宣使、直睿思殿。
楊戩死,代其職,與王黼相表里,置局汝州,搜刮民田。
靖康初削官賜死,籍其家。
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五、一八、四二、九九,《宋史》卷二三《欽宗紀》、卷二四《高宗紀》一、卷四六八《宦者傳》三。
張確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6 【介紹】: 宋邠州宜祿人,字子固。
哲宗元祐間進士。
徽宗即位,應詔上書言十事,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師,會方臘起義,奏請徽宗下哀痛之詔,省不急之務,毋以多殺為功。
王黼意,通判杭州,攝睦州事。
歷知坊、汾二州。
七年,知解州,移隆德府。
金兵圍太原,上表陳述戰(zhàn)況,愿得秦兵十萬以抗敵,書累上不報。
次年金軍大至,諭使降。
乃言:“頭可斷,腰不可屈。
”力戰(zhàn)而死。
全宋文·卷二九一三
張確(?
——一一二六),字子固,邠州宜祿(今陜西長武)人。
元祐進士。
徽宗即位,應詔上書言十事,遂列于上籍。
宣和二年,召至京師,忤王黼意,出通判杭州,攝睦州事,知坊、汾二州。
宣和七年,徙解州,又徙隆德府。
靖康元年二月,金兵至,乃乘城拒守,戰(zhàn)死。
宋史》卷四四六《忠義傳》一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27 【介紹】: 宋杭州錢塘人,字欽叟。
哲宗元祐九年以蔭登第。
歷提舉河東常平、江東轉運判官。
徽宗時遷起居舍人,言河北邊備廢弛,宜及時整治,命為河北都轉運使。
知滄州,治水有方,城賴以全。
召拜戶部侍郎,復治京師暴水以平。
宣和初,忤宰臣王黼,貶知滁州,又歷青、潭、杭州。
欽宗靖康初,拜相,主和議,止諸道勤王兵。
及金兵薄城下,始悔之,被劾罷相。
汴京失陷,被逼書名推戴張□昌,遂服藥自盡。
全宋詩
唐?。??~一一二七),字欽叟,馀杭(今屬浙江)人(《金石萃編》卷一三三《澹山巖題名》)。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士(《浙江通志》卷一二四),調郴縣尉。知榆次。擢提舉河東常平、江東轉運判官。徽宗大觀中,召為屯田員外郎,遷起居舍人。未幾,命為河北都轉運使。出入中外,歷知梓州、滄州、揚州、滁州、潭州、杭州。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進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金人入汴,主和議,割三鎮(zhèn),止諸道勤王兵勿前,為御史所劾,罷相。靖康二年,金人逼立張邦昌,恪署名,仰藥而死。《宋史》卷三五二有傳。
全宋文·卷三○四一
唐?。ǎ?div id="6166611" class='inline' id='people_24094_2_0_comment'>
——一一二七),字欽叟,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以蔭登第,調郴尉,知榆次,累官江東轉運判官。
大觀中,招納夷人稱職,遷右司員外郎、起居舍人。
迎遼使還言事,命為都轉運使、加集賢殿修撰,迕中貴人,降知梓州。
徙滄州,進龍圖閣待制、知揚州。
召拜戶部侍郎,宣和初,遷尚書。
王黼所陷,罷知滁州。
宣和五年召為吏部尚書,徙戶部,請外,得知杭州。
靖康初,拜同知樞密院事,至則為中書侍郎,八月進拜少宰兼中書侍郎,但無濟時大略。
次年二月京城失守,金人逼百官立張邦昌,既書名推戴,仰藥而死。
著有《古今廣說》及文集等。
見《東都事略》卷一○八,《宋史》卷三五二本傳及《藝文志》五、《藝文志》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邛州人,字伸道。
舉進士。
知華州鄭縣。
徽宗時累遷太仆少卿。
張商英罷相,言者指時為黨,出知耀州,提舉河東常平。
擢中書舍人、給事中。
童貫經(jīng)略北方,時言必速亂,王黼怒,斥為腐儒。
以徽猷閣待制奉祠。
敏于為文,人稱“立地書廚”。
卒年七十八。
全宋文·卷二五二九
吳時(一○四八——一一二五),字伸道,邛州(治今四川邛崍)人。
元祐六年進士甲科,知華州鄭縣。
陸師閔干秦、蜀茶馬,辟為屬。
為睦親宅教授,提舉永興軍路學事。
大觀中召為工部員外郎,改禮部,兼辟雍司業(yè),遷太仆少卿。
以言者論其黨附張商英,出知耀州,又降通判鼎州,改提舉河東常平。
還為大晟典樂,擢中書舍人、給事中,以議取燕事與王黼不合求去。
以徽猷閣待制兼侍讀,俄提舉上清太平宮。
宣和七年卒,年七十八。
見《宋史》卷三四七本傳,《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八,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陳禾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
字秀實。
哲宗元符三年進士。
為監(jiān)察御史,遷左正言。
立朝有風操。
劾童貫等怙寵弄權,徽宗拂衣,牽帝衣而諫。
謫監(jiān)信州酒。
遇赦,起用,歷知廣德軍、和州、秀州。
王黼得政,寧餓死不出。
后令知舒州,命下而卒。
謚文介。
有《易傳》、《春秋傳》、《論語孟子解》。
全宋文·卷三○五八
陳禾,字秀實,明州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元符三年進士,累遷太學博士,擢監(jiān)察御史、殿中侍御史,遷左正言,除給事中。后謫監(jiān)信州酒。歷知和州、秀州,調舒州,命下而卒,謚文介。著有《易傳》九卷、《春秋傳》十二卷、《論語解》十卷、《孟子解》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1—1130 【介紹】: 宋越州山陰人,原名揚庭,字賓王。
哲宗紹圣間進士。
為右司員外郎,使遼歸,勸徽宗注重邊備。
累遷御史中丞,奏劾蔡京、王黼、朱勔等,并請罷御前使喚及歲進花果,忤權貴,謫黃州安置。
欽宗立,復為御史中丞。
以姚古擁兵不援太原,陳其可殺之罪七。
進禮部尚書,擢右丞、中書侍郎。
京城失陷,使金被拘,卒于燕山。
謚忠肅。
全宋文·卷三○三三
陳過庭(一○七一——一一三○),本名揚庭,字賓王,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中進士第,為館陶主簿,澶州教授,知中牟縣,除宗子博士。歷祠部、吏部、右司員外郎。遷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宣和二年,進中書舍人。才七日,遷禮部侍郎。未盡一月,又遷御史中丞兼侍讀。忤權貴,罷知蘄州,未道半,責海州團練副使,黃州安置。欽宗立,以集賢殿修撰起知潭州。未行,以兵部侍郎召,在道除中丞。進禮部尚書,擢右丞、中書侍郎。奉使至金,金人拘之軍中。建炎四年卒于燕山,年六十。謚忠肅。《宋史》卷三五三有傳。
宋登科記考
字賓王,謚號忠肅。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紹圣四年(1097年)進士。本名揚庭,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副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1—1145 【介紹】: 宋鎮(zhèn)江丹陽人,字成季,一字逸叟。
先本姓弘,避南唐諱改。
哲宗紹圣元年進士。
歷國子博士、監(jiān)察御史,進侍御史。
王黼、蔡京用事,擬中立無所附會。
高宗時,累遷吏部尚書。
自南渡后,法無見籍,吏隨事立文,擬以舊法及續(xù)降指揮詳定成《七司敕令》。
以直言罷,復起知溫州。
卒謚文憲。
有《凈智先生集》、《杜甫詩注》。
全宋詩
洪擬(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第,一字逸叟世稱凈智先生。本姓弘,其上世避南唐諱改洪。丹陽(今屬江蘇)人。哲宗紹圣元年(一○九四)進士,調忠正軍節(jié)度推官?;兆诔鐚幹袨閲硬┦浚鎏崤e利州、福建路學事,通判鄆州。歷提舉京西北、荊南、河北東路學事。宣和中為侍御史,以忤蔡京,出知海州。高宗建炎間為起郎,中書舍人。遷給事中,吏部尚書,以龍圖閣待制知溫州。復召為禮部尚書兼權吏部。罷提舉江州太平觀。紹興九年(一一三九),再知溫州,未幾復奉祠。十五年卒,年七十五。有《凈智先生集》,已佚?!?a target='_blank'>京口耆舊傳》卷四、《宋史》卷三八一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三○五五
洪擬(一○七一——一一四五),字成季,一字逸叟,學者稱凈智先生,鎮(zhèn)江丹陽(今江蘇丹陽)人。本姓弘,其先祖避南唐諱改。登紹圣元年進士甲科。崇寧中為國子博士,歷提舉利州路、福建路、京西北路、河北東路學事。宣和中為監(jiān)察御史,進侍御史。時蔡京輩當朝,擬中立不阿,坐事出知桂陽軍,改海州。高宗即位,起為中書舍人,以龍圖閣待制知溫州,入為禮部尚書,遷吏部。紹興三年罷。起知溫州。紹興十五年卒,年七十五,謚文憲(一作文定)。著有《凈智先生集》、《注杜甫詩》二十卷等。見《宋史》卷三八一本傳,《嘉定赤城志》卷三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五三。
共 4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