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一【生卒】:902—961 【介紹】: 宋定州安喜人。太祖、太宗母。太祖即位,尊為皇太后。每與太祖參決政事。據(jù)傳建隆二年病重時,召太祖與宰相趙普入受遺命,預(yù)定傳位太宗,由普起草誓書,藏之金匱。今人排比史實(shí),證明其事實(shí)乃太宗與普偽造。卒謚明憲,乾德中改謚昭憲。
昭憲杜太后(九○二——九六一),宋太祖、太宗之母,定州安喜(今河北定縣)人。父杜爽。既笄,歸于太祖父趙弘殷。太祖即位,尊為皇太后。建隆二年崩,謚曰明憲。乾德二年,更謚昭憲?!?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二有傳。
人物簡介
陶谷(九○四~九七一),字秀實(shí),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本姓唐,避晉高祖石敬瑭諱改。仕后晉、后漢、后周,累官兵部、吏部侍郎。宋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轉(zhuǎn)禮部尚書(《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翰林承旨。乾德二年(九六四),判吏部銓兼知貢舉。累加刑部、戶部尚書。開寶三年十二月庚午卒(同上書卷一一),年六十八。《宋史》卷二六九有傳。今錄詩三首。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903—970 【介紹】: 宋邠州新平人,字秀實(shí)。本姓唐,避石敬瑭諱改。后晉時任知制誥,兼掌內(nèi)外制,參預(yù)機(jī)要,又拜中書舍人。仕后漢,授給事中。后周世宗朝為翰林學(xué)士,與王樸等提出先南后北之統(tǒng)一大計。顯德中,歷兵部及吏部侍郎。陳橋兵變,預(yù)擬周恭帝禪位制書,以為趙匡胤受禪之用。宋初轉(zhuǎn)禮部尚書,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博學(xué)多識,當(dāng)時法物制度,多所裁定。附宰相趙普,排斥竇儀,誣告李昉。奔競務(wù)進(jìn),多忌好名。累加刑部、戶部尚書。有《清異錄》。
【生卒】:903—970 字秀實(shí),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詩人唐彥謙之孫。后晉時避石敬瑭諱改姓陶。10余歲入仕,歷仕后梁、后唐。后晉高祖時,任虞部員外郎、知制誥,兼掌內(nèi)外制。出帝開運(yùn)二年(945)為中書舍人。后漢時為給事中。后周世宗顯德元年(954)為翰林學(xué)士,曾獻(xiàn)策勸世宗出師取江淮之地。歷遷兵部、吏部侍郎,曾出使吳越。入宋,歷任禮部、刑部、戶部尚書?!?a target='_blank'>宋史》有傳。有集10卷,已佚。另《清異錄》2卷題陶谷撰,但書中及其身后之事,或出后人依托。《全唐詩》收其酒令2句?!队駢厍逶挕?、《云巢編》、《國老談苑》等書中,存其詞1首,詩1首、斷句7,《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收之。全唐詩續(xù)補(bǔ)遺
谷,字秀實(shí),邠州新平人。本唐彥謙之孫,避晉諱改姓陶。歷仕晉、漢至周,為兵部侍郎、翰林承旨。入宋,加尚書,卒贈右仆射。所著有《清異錄》。全宋文·卷一一
陶谷(九○三——九七○),字秀實(shí),邠州新平(今陜西彬縣)人。本姓唐,避晉高祖石敬瑭諱改姓陶。歷仕晉、漢、周,先后任知制誥、中書舍人、兵部侍郎、翰林學(xué)士承旨、吏部侍郎等官。宋初,轉(zhuǎn)禮部尚書,依前承旨,禮儀制度,多所裁定。累加刑部、戶部二尚書。開寶三年卒,年六十八。谷嗜學(xué)強(qiáng)記,博通經(jīng)史,諸子佛老,咸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著有《清異錄》二卷、文集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六九有傳。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三
谷字秀實(shí)。邠州新平人。本姓唐。避晉祖諱改焉。起家校書郎。累拜中書舍人。仕漢為給事中。仕周為右散騎常侍。顯德初授戶部侍郎。改翰林學(xué)士。三年遷兵部侍郎。加承旨。六年加吏部侍郎。入宋。累官戶部尚書。開寶三年卒。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一四【生卒】:914—980 【介紹】: 宋齊州歷城人,字禮臣。以蔭補(bǔ)仕后唐。授秘書省校書郎,出為諸城縣令。后漢初,改監(jiān)察御史。后周時遷殿中侍御史、刑部員外郎,充三司判官。宋初,轉(zhuǎn)兵部郎中,擢左諫議大夫,出知舒州、廬州、梓州。有吏材,太祖寵之。為趙普所忌,密奏其短,流沙門島凡十年,遇赦方還。太宗朝復(fù)起用,官至大理卿兼判秘書省,除給事中致仕。
馮瓚(九一四——九八○),字禮臣,齊州歷城(今山東歷城)人。歷仕后唐、漢、周。入宋,為兵部郎中。有吏才,太祖甚寵之,擢拜左諫議大夫,歷知舒、廬、梓等州。為趙普所忌,密察其過而奏之,流登州沙門島。太宗復(fù)用之,官至大理寺卿。太平興國五年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二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918—992 【介紹】: 宋同州合陽人,字善行。后周太祖廣順三年進(jìn)士。累官右拾遺。宋初,拜殿中侍御史,判大理寺。官屬及堂吏附會趙普,擅增刑名,因直詣講武殿面奏太祖,辭氣俱厲,黜為商州司戶參軍。或言其至郡為文訕上,削籍徙靈武。后召為秘書丞,累遷職方員外郎,充陜西、河北轉(zhuǎn)運(yùn)使。太宗端拱初,遷戶部侍郎。孫孝先內(nèi)亂,坐失教,責(zé)授感德軍司馬。憂憤成疾卒。
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二【生卒】:921—978 【介紹】: 宋澶州人。后晉高祖天福中以納粟助邊用官濮州司戶參軍。受知于刺史白重進(jìn),累官秦、成諸州觀察判官。后周太祖顯德初以城歸,授郢州刺史。入宋歷官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判三司,嘗密奏宰相趙普私市大木事。后累獻(xiàn)密疏,皆留中,常疑普中傷,以至馬前揚(yáng)其短,黜為汝州牙校卒。
玭。澶州人。晉天福中補(bǔ)集賢小史。累遷秦成階等州觀察判官。后以城降周。顯德初授郢州刺史。歷汝密澤三州刺史。入宋。累官左監(jiān)門衛(wèi)大將軍。太平興國三年卒。
人物簡介
【生卒】:924—988 【介紹】: 宋潞州上黨人,字守則。初仕后漢。從后周世宗征北漢,轉(zhuǎn)供備庫副使。宋太祖乾德二年,為樞密使,與趙普聯(lián)姻。歷任鎮(zhèn)國軍節(jié)度使、左衛(wèi)大將軍。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先后任邕、貴六州及瓊、崖四州都巡檢,善撫土著,黎人皆歸附。卒謚元靖。
人物簡介
【生卒】:927—976 【介紹】: 宋幽州安次人。本名胤,避太祖諱,因以字行。呂琦子。周世宗時,太祖歷滑、許、宋三鎮(zhèn),馀慶并為賓佐。宋建,自給事中充端明殿學(xué)士,知開封府。歷戶、兵二部侍郎,知潭、襄、江陵等州府。擢參知政事,會趙普忤旨,左右爭傾普,獨(dú)馀慶辨明之。開寶六年,與宰相更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書左丞。卒。
人物簡介
【生卒】:?—988 【介紹】: 宋益州成都人。幼得變幻之術(shù)。太宗太平興國初,賣藥京師,以幻術(shù)惑人。太宗召見,試其術(shù)頗驗(yàn),授殿直。累遷鄭州團(tuán)練使。前后賜與甚厚,依附者多獲進(jìn)用,遂橫恣無復(fù)畏憚。趙普再入中書,奏其多有不法,遂下詔除名,配商州禁錮。又于家中得書數(shù)紙,言皆指斥切害,太宗怒,令中使臠殺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汾州平遙人。侯益第三子。以蔭遷太子中允。知邕州,九年不代。太宗太平興國中上言取交州之策,任交州水陸計度轉(zhuǎn)運(yùn)使,途中遇敵,援軍不繼,遇害死于江中。全宋文·卷一○○
侯仁寶(?——九八一),汾州平遙(今山西平遙)人,侯益第三子,趙普妹婿(一言外甥)。漢乾祐中,官太子中允。開寶六年知邕州,九年不得代,恐老死嶺外,太平興國五年遂建言取交州,太宗命為交州水陸計度轉(zhuǎn)運(yùn)使。六年,率前軍深入,援兵不繼,遇害死江中。太宗甚悼惜,特贈工部侍郎,錄其子延齡、延世為齋郎。事見《宋史》卷二五四《侯益?zhèn)鳌?、卷四《太宗紀(jì)》一、卷四八八《交趾傳》,《文獻(xiàn)通考》卷三三○,《安南志略》卷九,徐乾學(xué)《資治通鑒后編》卷九。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五三【生卒】:930—1005 【介紹】: 宋洛陽人,字季和。趙普弟。太宗太平興國中,歷官監(jiān)察御史、知興元府;又拜宗正少卿、知定州。淳化中請鑄大錢,以十當(dāng)百,歲中才得三千緡,大有虧耗,眾議喧然,遂罷。知襄、廬二州后歸朝,就遷宗正卿。時屬籍未備,奏請纂錄,真宗咸平初,受命與梁周翰同事修纂。略涉書傳,性強(qiáng)狠,好談世務(wù),然多疏闊不可用。晚歲進(jìn)趨不已,時論嗤之。
趙安易(九三○——一○○五),字季和,幽州薊(今北京)人,趙普弟。建隆初攝府州錄事參軍,再遷河南府推官。太平興國中歷華、邢二鎮(zhèn)掌書記。拜監(jiān)察御史、知興元府,轉(zhuǎn)殿中。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后命按視北邊事。歷知襄、廬二州,就遷宗正卿。安易略涉書傳,好談事務(wù),而疏闊不可用。曾請復(fù)井田之制,又屢言陵廟事。景德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傳》附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