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徐鐸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興化人,字世顯。
薛利和從子。
神宗熙寧九年武舉第一。
時同郡徐鐸亦冠文科,神宗賜以詩,有“一方文武魁天下”之句。
授鳳翔府都監(jiān),遷正將。
元豐中,死于銀川寨之役。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94—? 【介紹】: 清浙江烏程人,字崧瞻,號海珊。雍正二年進士。乾隆元年舉薦博學(xué)鴻詞,不與試。官至云南嵩明知州。歷游豫、楚、滇、黔。詩工詠古,撰《明史雜詠》至四卷。有《海珊詩鈔》。
晚晴簃詩匯·卷六十六
嚴遂成,字崧瞻,號海珊,烏程人。雍正甲辰進士,授知縣。乾隆丙辰舉博學(xué)鴻詞,歷官嵩明知州。有《明史雜詠》、《海珊詩》。
海珊詩鈔·序
壬戌歲,余視學(xué)山左,時海珊宰阜城,與余曾同應(yīng)徵書,郵亭道故,一昔別去,閱十有二年。
來吏于滇,蹇傷遲暮,顧益豪于詩,閱《明史雜詠》,知其用世有所未盡,特于詩發(fā)之。
又手一編以進,則豫、楚、黔游草,余贊之曰:「知人論世,其言有物。
于詩為史,于治為譜。
信乎聲音之道與政通矣。
」曩余由滇入覲,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訛,補古事之闕,雅亦非空言無補。
今萬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謂不孤,無俟淯井監(jiān)弓衣定織梅堯臣《春雪》也,因勸梓之,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鹽城徐鐸拜撰。
海珊詩鈔·自序
余少為詩,以偏宕相尚,罔識律令。吾鄉(xiāng)姚薏田、同年厲樊榭方負能詩聲,雅與余善,而于詩未之許也。甲寅被薦,居內(nèi)憂,弗逮赴朝考,顧虛聲一時藉甚,思有以禳之。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師穆堂先生典試江南,止郵亭,余謁見迎,謂曰:「吏亦不易為,知生百無暇,獨詩可分余一席,慎毋廢?!褂嚆饺缓瓜拢煤笫找暦德?,知功夫有在于詩之外者。厚其所積,窮其所變,別搆戶牖,不屑茍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猶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逗竺坊ㄔ姟穫髡b京師,《明史雜詠》人以詩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補遺二卷,都從零佚中以次改竄,無復(fù)前后年地可問。大參徐南岡先生閱竟,評曰:「君詩必有所為始作,無一字無來歷,筆頭勾得數(shù)十斤起。」楚中余同麓嘗從夏環(huán)川太史游,嘆為知言,辱參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間,相勸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無緣重定吾文,此足貽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試燈日于役宜良,夜宿萬壽山僧舍,遂成自記。
明史雜詠
國朝嚴遂成撰。遂成字海珊,烏程人,雍正甲辰進士,官云南知州。詠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曇皆用近體,明李東陽則用樂府體,遂成此編,賦明一代之事,古體、近體相間,故名曰《雜詠》。嚴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錄》之誣,雖子孫之詞,實則公論。至于劉三吾一首,謂太祖欲立燕王,為三吾所沮,釀靖難之禍,不為無見,至「周公成王本一家,事猶賢于王莽篡」句,則謬矣。姚廣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蕭何、李泌,且有「特地開科長取士,不知漏落幾多人」句。王越、王驥、王瓊?cè)?,謂三人之交結(jié)宦侍,乃借其陰助以濟國事,非為身家之計,比之郭子儀之俯仰魚朝恩,持論皆有意抑揚,故翻定案。李夢陽一首,詞多詆斥,并有附記曰「北地雖非西涯門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體中選,其馀諸子,多有親承指授者,皆奪于北地之焰,改轅背之,猶之北地背之也」云云。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為植黨報恩之地,況夢陽與東陽本風(fēng)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東陽之罪,尤未免深文鍛鍊,踵明末門戶之舊論矣。
明史雜詠·序
古者史與詩異體而同用。周世《尚書》,所記不過數(shù)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國盛衰,與夫賢士大夫憫俗憂時,草野中士女謳吟言志,其事則具備于詩。迨《黍離》降而雅亡,《閟宮》立而頌亡,《株林》賦而風(fēng)亦亡,詩亡矣! 詩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為作。然則詩未亡以前,詩即史也。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詩也。自漢氏以來,詩人遞起,《文選》所錄詠史、詠古、擬古諸篇,何嘗不即史為詩?特其以詩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獨推工部。又如樂府古題,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擬者,亦必稍仿其意,又豈非以史為詩者耶?工部不擬古題而能成樂府,此其所以為詩史也。 曩者詞科之役,吾浙薦舉,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為舉首,海內(nèi)翕然推之。及臨軒召試,而先生顧以艱歸里,海內(nèi)莫不嘆其才之奇而不獲為史也。乃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頻宰劇邑,用儒術(shù)飾吏治政事,暇即讀書著述以自娛。歲丁卯,余服闕補官,先生遙寄一編,則詠明史古今體也,先生既不獲為史,因以其史之具盡發(fā)于詩。余讀之,欲歌欲泣,其詩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視記室諸公,較西涯新樂府何多讓焉?先生以余嘗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辭,為書古人詩史同用之義以復(fù)之。 時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臺齊召南拜撰。
維基
嚴遂成(1694年—?),字崧瞻,號海珊,烏程(現(xiàn)浙江湖州)人。嚴遂成于康熙年間中舉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中甲辰科進士,官山西臨縣知縣。后任雄州知州。著有《明史雜詠》、《海珊詩鈔》等書,《三垂岡》等詩。他與厲鶚、錢載、王又曾、袁牧及吳錫麒并稱“浙西六家”。
簡朗山 朝代:清末近現(xiàn)代初

人物簡介

全臺詩
簡朗山(1872~?
),字綠野,一說別號綠野〖參考張子文等《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jù)時期》,臺北:國家圖書館,2006年;《日治時期臺灣人士紳圖文鑒》,稿本網(wǎng)頁版;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5月;《臺灣人士鑒》,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臺灣紳士名鑒》,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年;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4月。
〗。
祖籍漳州,臺灣桃園街(今桃園市)人。
乙未割臺,曾協(xié)助日軍物資運輸與勞力徵募,并親往拜謁近衛(wèi)師團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
明治廿九年至昭和三年(1896~1928)先后擔(dān)任桃仔園街莊公所所長、保良局局長、桃仔園辦務(wù)署、桃園廳莊長、街長、南崁區(qū)區(qū)長。
為殖民當(dāng)局所重用,曾獲頒紳章、大禮紀念章、勛六等瑞寶章等。
大正十年(1921)任新竹州協(xié)議會員,大正十二年(1923~)連任四年總督府評議員。
昭和十一年(1936)成立「臺灣拓殖株式會社」〖拓展臺灣農(nóng)、林業(yè)、水產(chǎn)和水利事業(yè),進行「隱地、清查土地」等工作。
〗,昭和十九年(1945)四月被敕選為日本貴族院議員。
戰(zhàn)后,與辜振甫等擬請安藤利吉總督協(xié)助臺灣獨立,未果;民國三十五年(1946)二月廿三日遭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拘留,翌年(1947)七月廿九日判決無罪。
〖詳見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玉山社,1996年;蘇瑤崇〈「終戰(zhàn)」到「光復(fù)」期間臺灣政治與社會變化〉,《國史館學(xué)術(shù)集刊》第十三期,2007年2月。
〗日治時期,簡氏在政商兩方面皆極活躍,明治卅六年(1903)與地方菁英創(chuàng)立「桃崁輕便鐵道會社」〖該會社分別于大正元年(1912)、大正九年(1920)、昭和十八年(1943)年更名為「桃園輕便鐵道公司」、「桃園軌道株式會社」、「桃園交通株式會社」;桃園輕鐵乃延續(xù)自清代以來族群認同、學(xué)緣、地緣與商業(yè)利益結(jié)合的臺人企業(yè),其逐步構(gòu)筑出桃崁一帶的文化權(quán)力網(wǎng)絡(luò),大正十四年(1925)又擴大經(jīng)營公路運輸。
詳見陳家豪《日治時期桃園輕鐵的經(jīng)營與發(fā)展1903~1945》,中央大學(xué)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又曾擔(dān)任「桃園軌道株式會社」常務(wù)董事及社長職務(wù)。
大正十四年冬(1925)景福宮廟例行大典,親自奉迎臺灣神社的御祭神于最高祭壇,致力推行日本的神道信仰。
在漢詩方面,簡氏曾參與「瀛社」、「桃園吟社」擊缽聯(lián)吟活動。
〖參考連橫《臺灣詩薈》第三、四、七、八、十、十一號;《桃園市志》,桃園市:桃縣桃園市公所,2005年;賴子清〈古今臺灣詩文社〉(二),《臺灣文獻》,第十一卷第三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0年。
〗以下作品據(jù)《采詩集》、《南薰集》、《壽星集》、《環(huán)鏡樓唱和集》、《東閣倡和集》,以及《臺灣日日新報》、《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教育會雜志》、《臺灣時報》、《詩報》等輯錄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