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智連。字文秀。四明人。年十八受具戒。古貌修干。有長松野鶴之態(tài)。后智涌頓悟圓旨。出世歷住五剎。皆兵燬之馀。化瓦礫為金碧。出于顧指。時圓辯。重興延慶。未就而逝。師適訪宏智。同登千佛閣。智曰。聞四明談空中有相。是否。師曰。然。智以手指云。太虛本無一物。師指山川樓閣曰。此諸物象。復是何物。智大服其言。即薦于郡。領事十年。講無虛日。而眾宇畢成。太師史真隱。佚老于鄉(xiāng)。每過從問法要。真隱曰。師于禪律。亦貫通耶。師曰。冰泮雪消。固一水耳。又問。華嚴般若。似太支離。師曰。支離。所以為簡易也。真隱肅然服。郡帥丞相沈公。屈居僧職。以老病辭。公手札勸之曰。師行業(yè)清修。力荷宗教。自宜表正。一方紀綱諸剎。幸勿固辭。自潔其志。師即領命。諸方服其清整。一日感疾。謂侍人曰。一切無礙人。一道出生死。復撫掌大笑曰。我自幸生此。鐘鳴吾逝矣。時隆興元年十一月十八日。火浴得舍利葬焉。論者謂師亡日。如知所歸。遂儗史彌遠。為師后身云。
人物簡介
全宋詩【介紹】: 宋饒州樂平人,字宗可,一作仲可,號拙齋。王克明子。為葉適弟子。工詩,為人豪邁,頗自負。孝宗時,以吳琚奏為紹興鹽官。琚有調(diào)劑二宮之功,大受實與密謀。后為史彌遠所忌,編置邵武。有《拙齋詩集》。
王大受,字仲可,一字宗可(《水心文集》卷二九《題拙齋詩藁》),號拙齋,饒州(今江西鄱陽)人,居吳。葉適弟子。孝宗時吳琚奏為紹興鹽官。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協(xié)助吳琚調(diào)劑二宮。后為史彌遠所忌,編置邵武。有《拙齋詩集》,已佚。事見《宋元學案》卷五五《水心學案》下。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41—1214 【介紹】: 宋江陰人,字長卿。孝宗乾道五年進士。官湖南運幕。時陳傅良為轉(zhuǎn)運使。講學岳麓書院,漢英標毋自欺之旨,大為傅良所重。以薦知繁昌,通判滁州,有政績。累遷大理丞。寧宗嘉定元年除大宗正丞,權(quán)兵部郎。為史彌遠所忌,罷官奉祠歸。有《歸休集》。
吳漢英(一一四一~一二一四),字長卿,江陰(今屬江蘇)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為廬江簿。歷主管湖南運司帳司,知繁昌縣,通判滁州。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為國子監(jiān)主簿,尋遷大理寺丞。嘉定元年(一二○八),除大宗正丞,權(quán)兵部郎中,為史彌遠忌,主管臺州明道觀。七年,卒,年七十四。有《歸去集》二十卷,已佚。事見《漫塘集》卷二八《故兵部吳郎中墓志銘》。
人物簡介
【生卒】:1143—1226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景初,號竹隱。少從朱熹學。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寧宗慶元初知漳州,創(chuàng)惠民局以濟民病。歷官至左諫議大夫,抗疏十有三,皆軍國大義。左遷權(quán)吏部侍郎,歷知知建寧、鎮(zhèn)江府,全活饑民甚眾。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士致仕。理宗即位,升直學士,落致仕,尋加寶文閣學士、龍圖閣學士。卒謚忠簡。有《竹隱居士集》。全宋詩
全宋文·卷六三五五
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初,號竹隱,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傅察孫。少從朱熹學,登隆興元年進士第,調(diào)連江尉,遷明州教授。歷知閩清、連江縣。寧宗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進太府寺丞,出知漳州,復入為工部侍郎。嘉定初,拜左諫議大夫,權(quán)吏部侍郎,出知建寧、鎮(zhèn)江二府。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四,端平中謚忠簡。著有《竹隱居士集》三十卷、《奏議》十卷、《耋志》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44—1216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晦伯,學者稱云莊先生。孝宗乾道八年進士。調(diào)山陰主簿,改知閩縣。道學禁起,從朱熹于武夷山講道讀書。后提舉廣東常平,遷國子司業(yè),言于丞相史彌遠,乞罷偽學之詔,又請以朱熹《白鹿洞規(guī)》頒示太學,取《四書集注》刊行。嘗建言令沿邊之民聯(lián)以什伍,耕戰(zhàn)結(jié)合。累官工部尚書。卒謚文簡。有《史稿》、《經(jīng)筵故事》、《東宮詩解》、《禮記解》、《講堂故事》、《云莊外稿》等。
劉爚(一一四四~一二一六),字晦伯,號云莊,建陽(今屬福建)人。早年從朱熹學。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進士,調(diào)山陰縣主簿。歷饒州錄事參軍,知連城縣、閩縣。寧宗慶元中,通判潭州(明嘉靖《建陽縣志》卷二)。嘉定元年(一二○八),知德慶府,提舉廣東常平(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二六)。二年召對,除浙西提刑。四年,召為國子司業(yè)。五年,試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六年,除刑部侍郎。八年,權(quán)工部尚書兼太子右庶子、仍兼講讀(《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九年卒,年七十三。謚文簡。有《東宮詩解》、《云莊外稿》等,已佚。九世孫輝始裒集遺文為《云莊集》二十卷(本集附錄吳高序),而集中所收詩及帖子詞等,均見諸真德秀《西山文集》,顯非劉作。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一《劉文簡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有傳。今錄詩五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全宋文·卷六三六五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學者稱絜齋先生,鄞(今浙江寧波)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調(diào)江陰尉。寧宗即位,以太學正召,未幾以偽學黨禁論罷。久之,得浙東帥屬,調(diào)福建常平屬官。嘉定元年(一二○八),召為宗正簿、樞密院編修官。二年,出知江州,遷提舉江西常平、權(quán)知隆興府。俄以都官郎召,累遷國子祭酒、秘書監(jiān)、禮部侍郎兼侍讀。十二年,因與史彌遠爭和議,罷歸,太學諸生祖餞者三百馀人。明年,提舉鴻慶宮。起知溫州,未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一。遺著由子甫匯刻,有《絜齋集》二十六卷、后集十三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并輯為二十四卷。事見《西山文集》卷四七《顯謨閣學士致仕贈龍圖閣學士開府袁公行狀》,《宋史》卷四○○有傳。 袁燮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酌校正少量底本明顯錯字。
袁燮(一一四四——一二二四),字和叔,號絜齋,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文子。淳熙八年進士,調(diào)江陰尉。寧宗即位,召為太學正,以論事去。嘉定初召為宗正簿,歷太常丞、知江州,改提舉江西常平、權(quán)知隆興府。召為都官郎官,遷國子祭酒、秘書監(jiān),除禮部侍郎。與史彌遠爭和議,罷歸。后起知溫州,進直學士。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一。謚正獻。著有《絜齋家塾書鈔》十二卷(存)、《絜齋毛詩經(jīng)筵講義》四卷(存)、《絜齋集》二十六卷及《后集》十三卷。見楊簡《袁公墓志銘》(《慈湖遺書補編》),《宋史》卷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47—1220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正甫,號齊齋。倪稱子。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淳熙五年中博學宏詞科。歷官太學博士、將作監(jiān)。光宗時累官禮部侍郎。寧宗初歷任內(nèi)外官,皆為言者論罷。后召還,試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論言多切直,以忤韓侂胄,予祠。侂胄死,復召,歷禮部尚書。又以忤史彌遠,出知鎮(zhèn)江府,移福州,尋鐫職而罷。有《齊山甲乙稿》、《經(jīng)鋤堂雜志》、《班馬異同》等。
全宋文·卷六四○四倪思(一一七四~一二二○),字正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淳熙四年(一一七七)為瑞州判官(明正德《瑞州府志》卷七),五年,中博學宏詞科。累遷將作少監(jiān)(《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光宗紹熙間,升中書舍人,尋兼侍講。寧宗即位,出知紹興府,召除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繼為言官劾罷,出知太平州、泉州、建寧府。召還,試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忤韓侂胄,予祠。開禧三年(一二○七),復召除權(quán)兵部尚書兼侍讀,又因論史彌遠專權(quán),出知鎮(zhèn)江府,移福州。嘉定十三年卒,年七十四。有《齊齋甲乙稿》、《兼山集》等,已佚。事見《鶴山集》卷八五《倪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七八有傳。今錄詩十三首。
倪思(一一四七——一二二○),字正甫,號齊齋,又號景迂老人,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乾道二年進士,授遂安軍節(jié)度掌書記。淳熙五年中博學宏詞科,除國子正,歷太常博士、校書郎,進秘書郎。光宗時除中書舍人兼直學士院,累官禮部侍郎,出知紹興府。寧宗即位,召除吏部侍郎,兼直學士院,忤韓侂胄,出知太平州,歷知泉州、建寧府。召試禮部侍郎兼直學士院。侂胄誅,復召,權(quán)兵部尚書兼侍讀,徙禮部尚書,又忤史彌遠,出知鎮(zhèn)江府,改福州,以顯謨閣學士致仕。嘉定十三年十月卒,年七十四。謚文節(jié)。所著有《齊齋甲乙稿》、《兼山集》、《承明集》、《班馬異同》三十卷(存)、《經(jīng)鋤堂雜志》十卷(存),以及表奏詩詞、經(jīng)史雜著等凡四百馀卷。見魏了翁《顯謨閣學士特賜光祿大夫倪公墓志銘》(《鶴山集》卷八五),《宋史》卷三九八本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52—1207 【介紹】: 宋相州安陽人,字節(jié)夫。韓琦曾孫。以蔭入官。孝宗淳熙末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門事。以策立寧宗、傳導詔旨見幸。排斥大臣趙汝愚,又貶逐朱熹、彭龜年,斥理學為偽學,請下詔嚴禁,史稱“慶元黨禁”。自宜州觀察使兼樞密都承旨,累遷太師、平章軍國事,封平原郡王,執(zhí)政十三年,勢焰熏灼,序班丞相上,總?cè)∮ ?div id="zklqcyz" class='inline' id='people_35515_0_6_comment'>開禧初謀開邊自固,恢復中原,遂興兵攻金,初戰(zhàn)略勝。后北伐屢敗,遂使北請和,金人以縛送首議用兵之臣為言。禮部侍郎史彌遠與楊皇后密謀,殺侂胄,函首送金廷乞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