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韓滉

相關(guān)人物:共 18 位。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
韓滉鎮(zhèn)浙右,署為巡官。
學(xué)畫,不善他物,唯善水牛,過遠(yuǎn)甚,能窮其野性筋骨之妙。
畫田家川原,亦有逸致。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
善畫牛,筆法屬韓滉一派。
所繪《放牛圖》,精妙入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4—793 【介紹】: 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年二十八赴京師,路遇鶴林玄素禪師,遂從而習(xí)牛頭禪法。后居臨安徑山,參學(xué)者眾。代宗大歷三年,召至長安,問法要,賜號“國一”。宰相崔渙、裴度等皆師事之。后辭歸,卒謚大覺。世稱“牛頭六祖”。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6—794 【介紹】: 或作道欽。唐僧。昆山人,俗姓朱。師從玄素禪師,修習(xí)牛頭禪法。后住余杭徑山,結(jié)廬獨處。代宗大歷中詔至京師,賜號國一禪師,后辭歸。卒謚大覺禪師。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姓朱氏。吳郡昆山人。家世業(yè)儒。母管。夢。折蓮華系之衣帶。覺而有孕。及生性溫雅。與詳兒戲。輒為佛事。長從校橫。不勤師傅。年二十八。將趨試京師。道由丹徒。謁素禪師于鶴林。素謂之曰。子能從吾游乎。即躬為剃落。顧語其徒法鑒曰。此子異日大興吾宗在。既受具。遂將南詢。以博其趣向。祈教誡于素。素曰。乘流而行。遇徑即止。至臨安有山焉。樵者以為此天目之徑路也。因次素言。禪坐石上不他往。一日有老翁。拜于前曰。我龍也。淵居此山久矣。自師之來。天人擁衛(wèi)。威德熾盛。吾宮殿眷屬。皆不能安。師誠有意教化者。愿舍為道場。語具別錄。前臨海令吳貞。又以別嶼歸之。自爾來學(xué)之士眾矣。大歷三年二月。詔曰。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德性冰霜。凈行林野。朕虛心瞻企??恃鰬覒?。有感必通。國亦大慶。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盡朕歸向。不違愿力。應(yīng)物現(xiàn)形。今遣內(nèi)侍黃鳳。宣旨特到詔迎。速副朕心。春暄。師得安否。遣此不多及。敕令本州供送。凡到州縣。開凈院安置。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弟子不算多少。聽其隨侍。上見之鄭重。咨問法要。供施勤至。司徒楊綰嘆曰。此真方外高士也。手詔賜號國一。當(dāng)是時執(zhí)弟子禮者。相國崔渙晉公裴度第五琦陳少游等。既還山。貞元五年。璽書宣勞。所賜尤豐縟。六年州牧治龍興之凈院。請下山。以便省候。八年示微疾。說法而逝。報齡七十九。法臘五十。謚大覺。弟子實相常覺等。奉全身塔葬于龍興之凈院。刺史王顏撰碑文。有慧崇者。亦其手度弟子也。事具別傳。
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師名道欽。吳郡昆山人。姓朱氏。世服儒業(yè)。年二十八。即貢于禮部。道由丹徒。遇鶴林玄素禪師。得指入道之要。遂出家。大悟宗旨。久之辭去。素曰。汝乘流而行。遇徑即止。師至臨安東北山下。問途于樵者。曰。此徑山也。師自東北而登。涉重岡。西至高峰北巖中。據(jù)石床而坐。俄有老人素衣拜于前曰。我龍也。自師至此。吾屬五百皆不安居。當(dāng)挈歸天目。愿以此地為立錫之所。言訖不見。北峰之陽有草庵可居。蓋龍所造也。大歷三年。代宗詔至闕下。禮遇有加。一日在內(nèi)廷。帝至起立。帝曰。師何以起。師曰。檀越何得向四威儀中見貧道。帝悅。賜號國一。逾年辭歸杭州。即其庵所建寺。是為開山始祖。示寂后。謚號大覺。 贊曰。 代有覺士  出于文儒  宴坐雙徑  龍驤厥居 珠淵鱗屋  化為精廬  國之一號  帝賜不誣
宋高僧傳·卷第九 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法欽。
俗姓朱氏。
吳郡昆山人也。
門地儒雅祖考皆達(dá)玄儒。
而傲睨林藪不仕。
欽托孕母管氏忽夢蓮華生于庭際。
因折一房系于衣裳。
既而覺已便惡葷膻。
及迄誕彌歲在于髻辮。
則好為佛事。
立性溫柔雅好高尚。
服勤經(jīng)史便從鄉(xiāng)舉。
年二十有八俶裝赴京師路由丹徒。
因遇鶴林素禪師。
默識玄鑒知有異操。
乃謂之曰。
觀子神府溫粹幾乎生知。
若能出家必會如來知見。
欽聞悟識本心。
素乃躬為剃發(fā)。
謂門人法鑒曰。
此子異日大興吾教與人為師。
尋登壇納戒。
鍊行安禪。
領(lǐng)徑直之一言。
越周旋之三學(xué)。
自此辭素南征。
素曰。
汝乘流而行逢徑即止。
后到臨安。
視東北之高巒。
乃天目之分徑。
偶問樵子。
言是徑山。
遂謀掛錫于此。
見苫蓋覆罝網(wǎng)屑近而宴居介然而坐。
時雨雪方霽旁無煙火。
獵者至將取其物。
頗甚驚異嘆嗟。
皆焚網(wǎng)折弓而知止殺焉。
下山募人營小室請居之。
近山居前。
臨海令吳貞舍別墅以資之。
自茲盛化參學(xué)者眾。
代宗睿武皇帝大歷三年戊申歲二月下詔曰。
朕聞江左有蘊道禪人。
德性冰霜凈行林野。
朕虛心瞻企渴仰懸懸。
有感必通國亦大慶。
愿和尚遠(yuǎn)降中天盡朕歸向。
不違愿力應(yīng)物見形。
今遣內(nèi)侍黃鳳宣旨。
特到詔迎速副朕心。
春暄師得安否。
遣此不多及。
敕令本州供送。
凡到州縣開凈院安置。
官吏不許謁見疲師心力。
弟子不算多少聽其隨侍。
帝見鄭重咨問法要。
供施勤至。
司徒楊綰篤情道樞行出人表。
一見欽于眾。
退而嘆曰。
此實方外之高士也。
難得而名焉。
帝累賜以縑繒陳設(shè)御饌。
皆拒而不受。
止布衣蔬食。
悉令弟子分衛(wèi)。
唯用陶器行。
少欲知足無以儔比。
帝聞之更加仰重。
謂南陽忠禪師曰。
欲錫欽一名。
手詔賜號國一焉。
德宗貞元五年遣使赍璽書宣勞并慶賜豐厚。
欽之在京及回浙。
令仆公王節(jié)制州邑。
名賢執(zhí)弟子禮者。
相國崔渙裴晉公度第五琦陳少游等。
自淮而南婦人禮乞。
號皆目之為功德山焉。
六年州牧王顏請出州治龍興寺凈院安置。
婉避韓滉之廢毀山房也。
八年壬申十二月示疾。
說法而長逝。
報齡七十九。
法臘五十。
德宗賜謚曰大覺。
所度弟子崇惠禪師。
次大祿山顏禪師。
參學(xué)范陽杏山悟禪師。
次清陽廣敷禪師。
于時奉葬禮者。
弟子實相常覺等。
以全身起塔于龍興凈院。
初欽在山猛獸鷙鳥馴狎。
有白兔二跪于杖屨之間。
又嘗養(yǎng)一雞不食生類。
隨之若影不游他所。
及其入長安長鳴三日而絕。
今雞冢在山之椒。
欽形貌魁岸身裁七尺骨法奇異。
今塔中塑師之貌憑幾猶生焉。
杭之錢氏為國。
當(dāng)天復(fù)壬戌中叛徒許思作亂。
兵士雜宣城之卒發(fā)此塔。
謂其中有寶貨。
見二甕上下合藏肉形全在而發(fā)長覆面。
兵士合甕而去。
刺史王顏撰碑述德。
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李吉甫丘丹。
各有碑碣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84 【介紹】: 唐冀州人。
玄宗天寶中登進士第。
代宗永泰中,禁中失火,靠近東宮,帝頗疑之。
涓以監(jiān)察御史為巡使,驗明火所來,乃宦人直舍不慎所致。
太子頗德之。
及太子即位為德宗,時涓為衢州刺史,為觀察使韓滉所劾。
德宗見其名,詔拜尚書左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蘇州人,字逋翁。肅宗至德二載進士。善為歌詩,工畫山水。初為韓混江南判官。德宗時,柳渾輔政,薦為秘書郎。素善于李泌,師事之,得其服氣之法。及泌相,自謂當(dāng)?shù)眠_(dá)官,久之,遷著作郎,心不樂,求歸于吳。及泌卒,作《海鷗詠》嘲誚權(quán)貴,大為所嫉。德宗貞元五年被憲司劾貶饒州司戶,遂全家去,隱茅山,自稱華陽山人。有《華陽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27?—816? 字逋翁,號華陽山人,又號悲翁,排行十二,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人。
曾求知新亭監(jiān),監(jiān)在鹽官(即海鹽)海濱,見《尚書故實》。
肅宗至德二載(757)進士及第。
代宗大歷八、九年(773、774)于永嘉一帶任度支鹽鐵轉(zhuǎn)運使府下屬官;十年,曾至江西,與李泌、柳渾交往,吟詠自適。
德宗建中二年(781)至貞元二年(786),在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韓滉幕下任判官。
后隨韓滉入朝,為大理寺司直。
貞元三年,柳渾輔政,顧為校書郎;李泌繼入,遷為著作郎(一說著作佐郎)。
貞元五年(789),柳、李相繼去世,顧乃為眾所排,貶為饒州司戶參軍。
途經(jīng)蘇州、杭州、睦州、信州,與當(dāng)?shù)卮淌讽f應(yīng)物、房孺復(fù)、韋攢、劉太真相唱和。
貞元十年返蘇州,定居茅山。
曾來往湖州、揚州、宣州、嘉興、常熟等地,約卒于憲宗元和十一年(816)。
生平事跡見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舊唐書·李泌傳》附《顧況傳》。
顧況視詩歌為“理亂之所經(jīng),王化之所興”,反對徒求文采之麗。
所作《上古之什補亡訓(xùn)傳十三章》,開白居易新樂府先聲。
張為《詩人主客圖》以白居易為廣大教化主,列顧況為升堂。
其詩頗有縱橫奇詭之作,皇甫湜言其“逸歌長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顧況集序》)。
有明刻本《華陽集》,內(nèi)詩賦2卷、文1卷。
又《唐詩百名家全集》有《顧逋翁詩集》4卷。
今人王啟興、張虹有《顧況詩注》。
全唐詩》存詩4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4首,斷句2。
唐詩匯評
顧況(約727-820),字逋翁,自號華陽山人。
云陽(今江蘇丹陽)人,亦稱蘇州(今屬江蘇)人,或海鹽(今屬浙江)人。
至德二載,登進士第。
嘗求知新亭監(jiān),又為鹽鐵從事,大歷中糶鹽溫州。
建中中,以大理司直為潤州節(jié)度使韓滉判官。
與李泌、柳渾善,貞元三年,柳渾為相,薦為秘書郎。
李泌為相,轉(zhuǎn)著作佐郎。
五年,泌卒,況作《海鷗詠》嘲誚權(quán)貴,貶饒州司戶。
后歸吳,隱于茅山,卒年九十馀。
有《顧況集》二十卷,己佚。
后人輯有《顧華陽集》三卷行世。
全唐詩》編詩四卷。
詞學(xué)圖錄
顧況(727-815),字逋翁,蘇州人,與元結(jié)同時而略晚,亦新樂府作者。有《竹枝》等詞。
黃鶴樓志·人物篇
顧況(約727—約820) 唐代詩人。字逋翁,號華陽山人,晚年自號悲翁。蘇州海鹽(今屬浙江)人。至德二年(757)進士,歷官潤州刺史、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幕府判官、著作佐郎,貶饒州司戶參軍。善畫,著《畫評》一卷,已佚。《全唐詩》存其詩四卷,《全唐文》存其文三卷。有《華陽集》。曾在黃鶴樓游賞,作詩《黃鵠樓歌送獨孤助》送別故人,“鄂州雜詩碑”錄存該詩。
全唐詩補逸
顧況字逋翁,海鹽人。補詩一首。
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八
況字逋翁。蘇州人。至德二年進士。以校書郎徵。遷著作郎。貶饒州司戶參軍。

作品評論

皇甫湜《唐故著作佐郎顧況集序》
吳中山泉,氣狀英淑怪麗……君出其中間,翕輕清以為性,結(jié)冷汰以為質(zhì),煦鮮榮以為詞。偏于逸歌氏句,駿發(fā)踔厲,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脅,意外驚人語非尋常所能及,最為快也。李白、杜甫已死,非君將誰與歟?
唐國史補
吳人顧況:詞句清絕,雜之以詼諧,尤多輕薄。為著作郎,傲毀朝列,貶死江南。
南部新書
顧況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時輩招以好官,況以詩答之曰:“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喚狂生?此身還侶籠中鶴,東望瀛洲叫一聲?!?/blockquote>
滄浪詩話
顧況詩多在元、白之上,稍有盛唐風(fēng)骨處。
《唐詩品》
況詩天才不足,而問辯有馀,雖有骨氣,殊乏風(fēng)采。其《補亡》諸詩,頗有流調(diào)可諷,然詞旨不圓,終違機悟。晚居華山,自號華陽真逸。今觀其詩,類非裁謝風(fēng)塵,超脫凡徑,此豈感貺于山靈者耶!
詩藪
唐人諸古體,四言無論,為騷者太白外,王維、顧況二家,皆意淺格卑,相去千里。
《大歷詩略》
逋翁樂府歌行多奇趣,擬之青蓮近似,但無逸氣耳……其稍平正可法者卻高。
石洲詩話
顧逋翁歌行,邪門外道,直不入格。
查世灃《重刻顧華陽集序》
觀其氣度之磊落,詩筆之駿發(fā)踔厲,語必驚人,正孔門中狂者,故自稱狂生。翁嘗稱皇甫堤為揚雄、孟某,翁即楊雄、孟某矣。其祭陸端公文曰:“有書滿屋,與人共分,破富為貧,好事日聞?!焙涡卮沃磉_(dá)開朗如是也!翁蓋自寫其郁抑不平之氣,借友人為杯酒耳,非狂者而能作如是語乎?
賀桂齡《重訂顧華陽集序》
其文體與顧亭林先生有間,而骨力之蒼雄、志氣之豪邁,踔厲峻發(fā),不可一世。
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湯惠休,幽永善懷,如層波疊藻,雖淵瀾未闊,而芳潤相因。行路悲歌,扣樂府之噤喉,傅齊梁之粉澤,六朝香草,猶勝晚季風(fēng)華。
《詩學(xué)淵源》
況樂府歌行頗著于時。其雜曲長短句以體質(zhì)自高,微傷于直率。《補亡》、《擬古》諸作,猶落言詮。間作絕句宮詞,則殊不減王建,然已逗晚唐之先。其樂府則齊梁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787 【介紹】: 唐河南人。
代宗初,劉晏掌財利,辟以自佐,有名于時,累遷至容管經(jīng)略使。
德宗建中三年,遷嶺南節(jié)度使。
興元元年,召為戶部侍郎、判度支。
貞元元年,兼諸道水陸運使,復(fù)判諸道鹽鐵、榷酒。
善理財,國無橫斂而軍旅濟。
韓滉所惡。
二年,罷為尚書右丞,其年冬,貶雷州司戶。
坐私入廣州,賜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2—794 【介紹】: 唐京兆長安人,字幼深。
韓滉弟。
以蔭補弘文生,除章懷太子陵令。
安祿山叛,家人多遇害,遂避難江南,蔬食,去樂。
后累擢知制誥,坐與元載善,貶邵州司戶參軍。
德宗立,歷遷諫議大夫、戶部侍郎、判度支。
請鑿銅鑄錢、省胥吏、積谷粟,多所建白。
坐事貶蜀州刺史,入為兵部侍郎,轉(zhuǎn)京兆尹,官終國子祭酒。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二
洄字幼深。宰相休子。蔭補宏文生。乾元中拜諫議大夫知制誥。興元元年為兵部侍郎。轉(zhuǎn)京兆尹。加御史大夫。貞元十年終國子祭酒。贈戶部尚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37—787 【介紹】: 唐博陵安平人,字玄宰。
代宗永泰中與韓會、盧東美、張正則友善,皆自謂王佐才,時號“四夔”。
德宗貞元二年以給事中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請兩稅委本道觀察使、刺史選官送京師,悉停諸道轉(zhuǎn)運使,以度支還尚書省,宰相分領(lǐng)六曹。
韓滉持不可,帝以為江淮轉(zhuǎn)運使,余如造請。
不肯改制,秋運大量漕米到京,于是盡廢其法。
造亦罷為太子右庶子,以憂卒。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四
造字元宰。深州安平人。累官左司員外郎。擢給事中。貞元二年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罷為太子右庶子。卒年五十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99 【介紹】: 唐蘇州吳人,字泳之。
陸馀慶孫。
始在薛嵩幕府,常從容規(guī)切。
歷建、信二州刺史。
韓滉兼領(lǐng)江淮轉(zhuǎn)運使時,充副使。
入遷都官郎中,改萬年令,出為汝州刺史。
德宗貞元十二年,授宣武軍行軍司馬,決斷汴州政事。
尋知留后事,遇軍亂被害。
工詩,與孟郊交厚。
有《唐春秋》、《辨疑志》。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0 字泳之,排行十二,蘇州吳(今江蘇蘇州)人。安史之亂中陷河北賊中。代宗廣德元年至大歷八年(763—773)間為昭義節(jié)度使薛嵩從事。德宗建中初任建州刺史,改信州刺史。貞元二年(786)任江淮轉(zhuǎn)運副使,罷為都官郎中,改萬年令。五年任汝州刺史,十二年任宣武軍行軍司馬。十五年二月知留后事,為亂軍所殺。生平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長源工詩文,善書。與孟郊唱酬,甚密。《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4句。
全唐文·卷五百十
長源字泳之。吳人。歷汝州剌史。貞元十二年檢校禮部尚書。為宣武軍行軍司馬。以峻法繩下。節(jié)度使董晉卒。長源知留后。為兵士所殺。贈尚書左仆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2 【介紹】: 唐廬江人。
代宗永泰二年登進士第。
大歷十二年,上疏諫葬貞懿皇后事,詔褒之,除左補闕。
德宗建中三年,為浙西判官。
帝奔奉天,節(jié)度使韓滉遣其送絞練十萬匹赴行在。
既至,陸贄表薦其堪重任。
貞元四年,自諫議大夫出為鄂岳觀察使。
在鎮(zhèn)十五年,有善政,享大名于時。
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六
士干。肅宗時擢書判拔萃科。
共 1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