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士廉

相關(guān)人物:共 11 位。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僧道因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87—658 【介紹】: 隋唐時僧。濮州濮陽人,俗姓侯。好老莊之學(xué),所講經(jīng)訓(xùn),該通內(nèi)外。初詣靈巖寺求師誦習(xí),后講《涅槃》,宿齒名流皆嘆服。隋末,避居益州多寶寺。入唐,召赴京師,與玄奘法師翻譯校定梵本,兼充證義。有《維摩章疏》。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姓侯氏。
濮陽人也。
七歲丁內(nèi)艱免喪。
求師于鄉(xiāng)里之靈巖寺。
不浹旬。
誦通涅槃二帙。
落發(fā)益加砥礪即事講演。
及升戒品。
旋習(xí)律儀。
時彭城嵩法師。
傳攝大乘論。
門徒鼎盛。
因于眾中過見推揖。
每令覆講后隱太岳凡閱四秋。
將詣洛無與偕者。
方以時禁不可獨(dú)行。
但念觀音。
旁有皓首沙門。
從何許來相??入城。
忽不知所在。
人以為冥感所致。
避難三蜀之多寶寺。
開攝論維摩。
聽者千數(shù)。
寶暹法師東海人也。
尤負(fù)才藝。
傲視群眾。
每造因輒改容。
酬遣總管鄧國公竇琎行臺左仆射贊國竇軌長史申國公高士廉范陽公盧承慶。
岳牧官僚。
俱申虔仰。
而彭門山寺久經(jīng)頹廢。
因以習(xí)道安居之暇構(gòu)壞營圮。
蔚成凈坊。
盡刻三藏經(jīng)典于寺之北巖。
玄奘法師。
翻譯于京師大慈恩寺。
詔起因校定。
兼充正義。
奘師深加嘆賞。
慧日寺主楷法師延請說法。
帝城緇侶。
得所未聞。
專業(yè)涅槃華嚴(yán)大品維摩法華楞伽等經(jīng)。
十地地持毗曇智度攝大乘對法佛地等論。
及四分律等。
攝論維摩有疏。
顯慶三年三月。
終于慧日。
明年反葬于彭門。
春秋七十有二。
宋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道因。
姓侯氏。
濮陽人也。
稟祜居醇含章縱哲。
覃吁之歲粹采多奇。
髫齔之辰殊姿特茂。
孝愛之節(jié)慈順之風(fēng)。
率志于斯因心以極。
年甫七歲丁于內(nèi)艱。
嗌粒絕漿殆乎滅性。
成人之德見稱州里。
免喪之后思酬罔極。
出家之志人莫我移便詣靈巖寺求師誦習(xí)。
曾不浹旬通涅槃經(jīng)二帙。
舉眾驚駭謂為神童。
落發(fā)已來。
砥礪其行揣摩義章。
即講涅槃。
宿齒名流咸所嘆服。
及升上品旋學(xué)律儀。
又于彭城嵩法師所傳攝大乘。
嵩公懿德玄猷蘭薰月映。
門徒學(xué)侶魚貫鳧趨。
講室談筵為之囂隘。
遂依科戒而為節(jié)文。
年少沙門且令習(xí)律。
曉四分者方許入聽。
因夏臘雖幼業(yè)行攸高獨(dú)于眾中迥見推揖。
每敷攝論即令覆講。
后隱泰岳凡經(jīng)四秋。
將詣洛中。
屬昏李陵夷法綱嚴(yán)峻。
僧無徒侶弗許游方。
于是杖錫出山孑焉超邁。
恐羅刑憲靜念觀音。
少選之間有僧歘至。
皓然白首請與偕行。
迨至銅街暨于金地。
俯仰之際莫知所在。
咸謂善逝之力有感斯見。
未幾因避難三蜀居于多寶寺。
好事者素聞道譽(yù)。
乃命開筵攝論維摩。
聽者千數(shù)。
時有寶暹法師。
東海人也。
殖藝該洽尤善大乘。
昔在隋朝英塵久播。
學(xué)徒來請接武磨肩。
暹公傲爾其間。
仰之彌峻每至因之論席肅然改容。
沈吟久之方用酬遣。
因抗音馳辯雷驚波注。
盡妙窮微藏牙折角。
益州總管鄧國公竇琎行臺左仆射替國公竇軌長史申國公高士廉范陽公盧承慶。
及前后首僚西南岳牧。
并國華朝秀重望崇班。
共籍芳聲俱申虔仰。
乃于彭門山寺習(xí)道安居。
此寺往經(jīng)廢毀院宇凋弊。
因慨然構(gòu)懷專事營緝。
未移再稔蔚成凈場。
又以九部微言三界式仰。
緬惟法盡將翳龍宮。
遂于寺之北巖刻書經(jīng)典。
窮多羅之秘[袌-包+矢]。
盡毗尼之正文。
縱堯世之洪水襄陵。
任趙簡之北山燎狩。
必?zé)o他慮。
與劫齊休。
既而清猷遠(yuǎn)暢峻業(yè)遐昭遂簡宸衷乃紆天綍。
追赴京邑止大慈恩寺。
與玄奘法師翻譯。
校定梵本兼充證義。
奘師偏獎賞之。
每有難文同加參酌新翻弗墜因有力焉。
慧日寺主楷法師者。
聰爽溫贍聲藹鴻都。
首建法筵請開奧義。
帝城緇俗具來咨稟。
欣焉相顧得所未聞。
因研幾史籍尤好老莊。
咀其菁華含其腴潤。
包四始于風(fēng)律。
綜五聲于文緒。
故所講訓(xùn)內(nèi)外該通。
其專業(yè)者涅槃華嚴(yán)大品維摩法華楞伽等經(jīng)十地地持毗曇智度攝大乘對法佛地等論及四分等律。
其攝論維摩仍著章疏。
已而能事畢矣。
示疾終于長安慧日寺。
則顯慶三年三月十一日也。
春秋七十二。
越明年正月旋神座于益部。
二月八日窆于彭門光化寺石經(jīng)之側(cè)。
道俗送葬數(shù)有數(shù)千。
弟子玄凝等。
嗣其香火。
至龍朔中中臺司藩大夫李儼制碑。
歐陽通書焉。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幼出家。隸居成都??縣之法定寺。志行堅謹(jǐn)。素為鄉(xiāng)里所敬服。寺舊有浮圖。尤聳峻。一日雷霆震驚?;桁F擁蔽。浮圖中心之木。忽爾自出置旁地。正亦不知何以致然也。先是寺之彌勒像。靈應(yīng)異常。忠因禱扣。以為浮圖者。諸佛菩薩舍利所托也。天龍神鬼所宜呵護(hù)。而忽動搖如此。則世間妄議所從發(fā)。謗法之罪。所從得矣。是故菩薩寧舍身命。不使眾生受謗法罪。惟愿大士加被焉。久之其木復(fù)處浮圖心如常時。而雷霆昏霧之變。無異于昨。或見四神人。身與浮圖齊。而扶掖其木者。豈非忠所感邪。忠竟示滅于寺。
宋高僧傳·卷第十九 感通篇第六之二
釋惟忠。
少孺為僧勵精自行。
在乎群等莫不宗焉。
出家法定寺。
本是后漢永平中佛法始流中國。
便有置德凈伽藍(lán)。
神光屢現(xiàn)。
至宋釋惠持。
自廬阜辭遠(yuǎn)公法兄誓化岷蜀。
屬譙縱不道。
令數(shù)輩操刃欲屠持。
持乃彈指其眾驚奔僵仆。
隋開皇四年改名法定焉。
寺有彌勒圣像。
唐武德中忽有枯查沿江而至。
夜發(fā)光明。
因雕作像首。
貞觀中竇軌為長吏劍門。
佛首光見引達(dá)于府。
竇公令人迎取。
數(shù)百人亦不能勝。
乃令祝之任欲何往遂言。
可就法定否。
乃一人能舉。
竇遂造佛身。
長史高士廉蓋殿以安之。
后有僧汎愛樹其浮圖。
而獲一巨蟹。
身足二尺馀。
是塔頗多靈異。
人或?qū)⒕迫獬俗碓勈シ鹎啊?div id="suycmaa" class='inline' id='people_102134_1_30_comment'>
立見災(zāi)禍矣。
忠于天寶中于寺愈加精苦。
無何塔為霆震拔其塔心柱出外。
忽有小木承代之意。
眾咸怪之。
罔測厥由。
忠乃叩搕于圣彌勒像。
告訴天龍合加畏重。
何輒震擊奪塔心柱邪。
是知庶女叫而雷擊景公臺。
誠有所感。
一日迅雷烈風(fēng)。
還同前震。
覆睹之乃龍神送舊柱安置如故。
當(dāng)其易柱陰云四合。
有四神人以身扶翼。
立與塔齊。
忠之感物也若此。
會昌坼寺之前。
舍利七粒出相輪上。
白光滿空向西飛去蜀。
皆所自睹。
將倒之時。
赤光見于半天焉。
又此寺有大棗樹。
將毀寺之年其樹枯瘁。
及大中再置其棗重樂也。
忠后終寺。
系曰。
教法興替得非數(shù)乎。
數(shù)算已定晷刻弗移。
如其會昌之前舍利預(yù)飛棗樹先瘁。
是。
知。
當(dāng)替數(shù)之彊。
興數(shù)必弱。
興不勝其替矣大中之興。
替不勝其興矣。
若不為四相之遷。
非系興替之?dāng)?shù)也。
教法是有為之法。
詎免遷流者乎。
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
少與隱太子善,官檢校左衛(wèi)率。
高祖武德七年,坐太子事,流越巂。
未幾,征拜主爵郎中。
太宗貞觀初,王圭數(shù)薦之,遷尚書左丞。
歷吏部、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
與王圭、房玄齡、魏徵等俱承顧問,議以政事。
又與高士廉等同修《氏族志》,累承賞賚。
以預(yù)魏王李泰事,改太常卿。
貞觀十九年,太宗討遼東,命主餉運(yùn),詔河北列州皆取挺節(jié)度。
挺市木造船運(yùn)糧,行八百里而渠塞,乃廥米不行,坐廢為民。
使以白衣從破蓋牟城。
旋復(fù)以怨望貶象州刺史。
歲余卒,年五十八。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四
挺。雍州萬年人。高祖平京師。署隴西公府祭酒。貞觀朝歷吏部黃門侍郎。拜御史大夫。封扶風(fēng)縣男。貶象州刺史。卒年五十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
太宗貞觀間為太子右監(jiān)門府鎧曹參軍。
工書,尤擅臨仿、模拓。
曾與馮承素同臨王羲之《蘭亭序》。
書跡有《高士廉塋兆記》,筆法方整娟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渤海蓨人,字文敏。
高士廉子。
居母喪哀毀甚,太宗諭使強(qiáng)食。
尚東陽公主,襲父爵。
由戶部尚書為益州大都督府長史。
高宗顯慶三年坐與長孫無忌親累,改永州刺史,卒于官。
盧莊道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幽州范陽人。
年十三,造父友高士廉,強(qiáng)記能文,一座傾倒。
士廉奏聞,太宗召見,策試擢第。
年十六,授河池尉。
復(fù)中制舉,授長安尉。
曾對御錄囚,應(yīng)對如神。
太宗驚異,即拜監(jiān)察御史。
官至刑部員外郎。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益州成都人。
淡泊絕俗,結(jié)廬山中,人稱朱居士。
夏裸,冬以木皮葉自蔽。
不受人遺贈。
每織草鞋置路旁易米,終不見人。
高士廉為長史,備禮以請,降階與之語,不答,瞪視而出。
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一
桃椎。
益州成都人。
澹泊絕俗。
結(jié)廬山中。
嘗織十屨置道上。
見者曰。
居士屨也。
為鬻米茗易之。
置其處。
輒去。
終不與人接。
高士廉為長史。
遣人存問。
見輒走林草自匿云。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
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
高士廉之孫。
高宗咸亨元年(670)進(jìn)士。
事跡見《唐詩紀(jì)事》卷七。
全唐詩》存詩4首
高審行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渤海蓨人。
高士廉子。
高宗咸亨、上元間,任尚書右丞。
永隆元年,為戶部侍郎。
侄高政坐太子李賢黨,詔命交其父訓(xùn)責(zé)。
審行與兄高真行私殺政。
高宗不悅,貶為渝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渤海蓨人,字文明。
高士廉五世孫。
以明經(jīng)中第。
敬宗時擢國子祭酒。
文宗時為翰林侍講學(xué)士,出為鄂岳觀察使,以美政被褒。
后拜太子賓客,分司東都。
有《春秋纂要》、《經(jīng)傳要略》。
共 11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