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陸扆

相關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僧藏 朝代: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西河人。弱齡辭俗。務行頭陀。然尤以凈業(yè)自致稱。誦阿彌陀佛名號莫計其數。一日忽病臥。謂其徒曰。吾頃瞑目。即獲游于極樂國土。見諸上善人散華作禮。又曰。今茲天人次第來迎。于是合掌翛然而逝。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三 遺身篇第七
釋僧藏者。
西河人也。
弱齡拔俗氣茂神清。
允迪循良恪居下位。
迨沾戒善密護根塵。
見仁祠必禮之。
逢碩德則盡禮。
茍遇僧俗施拜。
乃俯僂而走。
如回避令長焉。
若當眾務也則同凈人。
屈己猶臧獲焉。
見他人故衣則潛加浣濯。
別事紐縫。
至于炎暑乃脫衣入草莽間。
從蛟蚋?蛭唼齧蠆芥。
血流忍而汗洽。
而恒念彌陀佛號。
雖巧歷者不能定算數矣。
確志冥心未嘗少缺。
及預知報盡謂瞻病者曰。
山僧多幸得諸天人次第來迎。
藏又言吾瞑目聞往凈土聚諸上善人散花方回此耳。
正當舍壽合掌念佛。
安然而終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01—874 【介紹】: 唐僧。海隅人,俗姓顧,字文舉。游學江淮諸勝寺,專講《南山律鈔》,又通《陰符》、《老子》、《莊子》等百家之書。宣宗時居吳郡破山寺。工詩,長于元和體。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01—874 字文舉,俗姓顧,海隅人。詩僧。初出家于何陽大福山,后游學江淮諸名剎。諳習佛典,兼通老莊百家之言。武宗滅佛時,退隱山間。宣宗大中間住持蘇州破山寺?!?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一六有傳。曾以五言詩效元和體作《青山履道歌》,已逸。今存詩集1卷,收《破山山居八詠》。《全唐詩》收入時,題作《山居八詠》。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六 護教科(二)
字文舉。姓顧氏。世居海隅。蚤歲自河陽大福山。游學江淮諸剎。納戒之馀。專講南山律鈔。兼治涅槃圓音法華止觀。涉獵陰符老莊之書。模勒二王之筆跡。后參禪指。頗臻其妙。會武宗惑邪說。廢大教。嘆曰。我生不辰。有如此者。由是山棲野處。以適其變。宣宗時。佛法薦興。伽藍蘭若。往往脩舉。視鄉(xiāng)里尤甚焉。則達疇昔之化然也。太守韋曙加敬慕。咸通十二年。合郡四眾。請紹教戒。而達則嘯傲坰牧。不入城府。動經數載。雖貴士單事詣門。莫得而見。工詩章。喜唱和。用元和體。著青山履道歌。十五年九月十六日。方臥疾。因絕食七日而逝。壽七十四。臘五十一。門人會清等。奉柩殯于寺東南三百步。既三年。就墳建塔焉。潁川陳言撰銘。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
釋常達。
字文舉。
俗姓顧。
海隅人也。
發(fā)跡何陽大福山。
游學江淮諸勝寺。
允迪中和克完戒法。
專講南山律鈔。
后求涅槃圓音法華止觀。
復通陰符老莊百家之書。
其馀分時之學盡二王之筆跡。
后隨方參禪詣于宗極。
俄屬武宗滅法。
嘆曰。
我生不辰不自我后。
由是寢默山棲。
委裘遁世而無悶焉。
宣宗重建法幢薦興精舍。
合境民人皆達之化導。
故太守韋曙特加崇重。
身不衣繒纊。
室唯蒙薜蘿。
四眾知歸諸方慕化。
其潔白鶴鷺如也。
咸通十二年合郭。
僧民請紹四眾教誨。
或游遨坰牧。
或嘯傲海壖。
不出林麓動經數載。
雖貴士單車詣門。
莫得而見于七五言詩追用元和之體。
著青山履道歌。
播人唇吻。
忽于自恣明辰鳩眾于長廊。
合掌遂申長別。
辭甚剛正。
因臥疾不起。
絕食七日而逝。
實咸通十五年九月十六日也。
春秋七十四。
僧臘五十一門人會清傳郎奉靈柩殯于寺之東南三百步。
后年即墳起塔。
穎川陳言撰塔銘。
邑大夫汝南周思輯為檀信。
乾符四年立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