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遺則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蘇州嘉興人。憲宗元和進士。辟河中節(jié)度使趙宗儒幕府,后為福州從事,歷永樂縣令,參湖南觀察使李翱幕,擢侍御史,為同州從事。工詩文。與沈亞之、馬戴為詩友,贈答甚多,以鏗鏘蘊藉稱。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6以后 排行二十三。
蘇州嘉興(今浙江嘉興)人。
憲宗元和九年(814)因楊漢公薦,登進士第,官協(xié)律郎。
敬宗寶歷中為浙西節(jié)度判官。
歷永樂令、福州從事。
文宗大和七、八年(833、834)以侍御史為湖南觀察使李翱從事。
時韋夏卿之女流落潭州為舞妓,殷堯藩賦詩相贈,李翱得知,即日擇士嫁之,一時傳為美談。
九年為同州刺史劉禹錫參佐。
事跡散見《云溪友議》卷上、《唐摭言》卷八、《唐詩紀事》卷五一。
與白居易、雍陶、許渾相唱和。
張為《詩人主客圖》列為廣大教化主及門之一。
胡震亨稱其詩“有葩艷,微嫌肉豐。
《鸛鵲樓》一律,獨茂碩而婉,不愧初唐遺則”(《唐音癸簽》卷七)。
全唐詩》存詩1卷,混入元、明人之作甚多。
唐詩匯評
殷堯藩,生卒年不詳,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累舉進士不第。元和九年(814),登進士第。為福州從事,入為侍御史。寶歷中授永樂令。大和七八年間,為湖南觀察使李翱幕僚。后不知所終。堯蕃工詩,與姚合、賈島、沈亞之、鮑溶、馬戴、許渾、雍陶、無可等為詩友。白居易稱賞其詩,曹和其《憶江南》三十首。有《殷堯蕃詩》一卷,已佚。《全唐詩》編詩一卷,羼入元人虞集詩,馀亦有可斷為南宋、明初人所作者。

作品評論

詩人主客圖
廣大教化主:白居易?!伴T十人:費冠卿、皇甫松、殷堯藩、施肩吾、周光范、祝天膺、徐凝、朱可名、陳標、童翰卿。
唐詩紀事
堯藩登第,許渾贈詩云:“幾載聞名翰墨林,為從知己信浮沉。青山有雪諳松性,碧落無云稱鶴心。帶月獨歸蕭寺遠,玩花頻醉庾樓深。尋思一見如瓊樹,空把新詩盡日吟?!?/blockquote>
唐才子傳
(堯藩)工詩文,耽丘壑之趣。嘗曰:“吾一日不見山水,與俗人談,便覺胸次塵土堆積,急呼濁醪澆之,聊解穢耳?!薄裼屑痪韨魇溃早H鏘蘊藉之作也。
唐音癸簽
殷堯藩詩有葩艷,微嫌肉豐。

人物簡介

禪林僧寶傳·卷第二十七
禪師名贊元。
字萬宗。
婺州義烏人。
雙林傅大士之遠孫也。
三歲出家。
七歲為大僧。
性重遲。
閑靖寡言。
視之如鄙樸人。
然于傳記。
無所不窺。
吐為詞語。
多絕塵之韻。
特罕作耳。
年十五游方。
至石霜。
謁慈明禪師。
助舂破薪。
泯泯混十年。
慈明移南岳。
又與俱。
及歿葬骨石于石霜。
植種八年乃去。
兄事蔣山心禪師。
心歿。
以元繼其席。
舒王初丁太夫人憂。
讀經(jīng)山中。
與元游如昆弟。
問祖師意旨。
元不答。
王益扣之。
元曰。
公般若有障三。
有近道之質(zhì)一。
更一兩生來。
恐純熟。
王曰。
愿聞其說。
元曰。
公受氣剛大。
世緣深。
以剛大氣。
遭深世緣。
必以身任天下之重。
懷經(jīng)濟之志。
用舍不能必。
則心未平。
以未平之心。
持經(jīng)世之志。
何時能一念萬年哉。
又多怒。
而學(xué)問尚理。
于道為所知愚。
此其三也。
特視名利如脫發(fā)。
甘澹泊如頭陀。
此為近道。
且當(dāng)以教乘滋茂之。
可也。
王再拜受教。
自熙寧之初。
王入對。
遂大用至真拜。
貴震天下。
無月無耗。
元未嘗發(fā)視。
客來無貴賤。
寒溫外無別語。
即斂目如入定。
客即去。
嘗饌僧。
俄報火廚庫。
且及潮音堂。
眾吐飯蒼黃。
蟻窘蜂鬧。
而元啜啖自若。
高視屋梁。
食畢無所問。
又嘗出郭。
有狂人入寺。
手刃一僧。
即自殺尸相枕。
左右走報。
交武于道。
自白下門。
群從而歸。
元過尸處。
未嘗視。
登寢堂危坐。
職事者側(cè)立。
冀元有以處之。
而斂目如平日。
于是稍稍隱去。
卒不問。
王弟平甫。
豪縱于人物。
慎許可。
見元即悚然加敬。
問佛法大意。
元復(fù)有難色。
平甫固請為說。
元曰。
佛祖無所異于人。
所以異者。
能自護心念耳。
岑樓之木。
必有本。
本于毫末。
滔天之水。
必有原。
原于濫觴。
清凈心中。
無故動念。
危乎岌哉。
甚于岑樓。
浩然橫肆。
甚于滔天。
其可動耶。
佛祖更相付授。
必丁寧之曰。
善自護持。
平甫曰。
佛法止于此乎。
元曰。
至美不華。
至言不煩。
夫華與煩。
去道遠甚。
而流俗以之。
申公論治世之法。
猶謂為治者。
不至多言。
顧力行如何耳。
況出世間法乎。
元豐之初。
王罷政府。
舟至石頭。
夜造山拜墳。
士大夫車騎。
填山谷。
王入寺。
已二鼓。
元出迎。
一揖而退。
王坐東偏。
從官賓客滿坐。
王環(huán)視。
問元所在。
侍者對曰。
已寢久矣。
王笑之王。
結(jié)屋定林。
往來山中。
又十年。
稍覺煩動。
即造元相向。
默坐終日而去。
有詩贈之。
其略曰。
不與物違真道廣。
每隨緣起自禪深。
舌根已凈誰能壞。
足跡如空我得尋。
人以為實錄。
元祐之初。
曰吾欲還東吳。
促辦嚴俄化。
王哭之慟。
塔于蔣陵之東。
平甫狀其行碑山中。
贊曰。
舒王嘗手題其像曰。
賢哉人也。
行厲而容寂。
知言而能默。
譽榮弗喜。
辱毀弗戚。
弗矜弗克。
人自稱德。
有緇有白。
來自南北。
弗順弗逆。
弗抗弗抑。
弗觀汝華。
唯食己實。
孰其嗣之。
我有遺則
予讀此詞。
知其為本色住山人也。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一
釋贊元,字普宗,一字覺海,姓傅氏,義烏人也。為雙林傅大士之裔,三歲出家,七歲為大僧,受具足。年十五,游遠方,造石霜,見慈明圓,乃曰:“好好著槽廠去?!辟澰黧H鳴,明曰:“真法器也。”請為侍者。二十年后,闡法蘇臺天筆龍華白云,兄事蔣山心公。心沒,江寧府帥請居寶公道場,提振宗要,諸方推服。丞相王安石重其德望,奏賜章服。安石致仕,結(jié)廬定林山中,與之蕭散林下,清談終日。元祐元年九月示寂,安石痛哭,為造塔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77—1136 【介紹】: 宋僧。和州含山人。十五歲得度受具。后五年,謁長蘆信禪師,得其大略。又謁圓悟于夾山,言下得悟。初主彰教,尋遷住平江虎丘寺,大振臨濟之風(fēng)。
全宋詩
釋紹?。ㄒ弧鹌咂摺灰蝗?,和州含山(今屬安徽)人。九歲出家,十五歲削發(fā),二十歲遇長蘆凈照禪師。復(fù)謁寶峰湛堂準禪師、黃龍死心禪師。得法于圓悟克勤禪師。初住和州開圣禪院,后主彰教寺,遷住平江府虎丘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高宗紹興六年卒,年六十。事見徐林撰塔銘(《續(xù)藏經(jīng)·虎丘紹隆禪師語錄》附),《嘉泰普燈錄》卷一四、《五燈會元》卷一九、《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二有傳。今錄詩三十二首。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三
禪師和之含山人也。
名紹隆。
機投佛果勤禪師。
出世開圣。
次遷彰教。
果還□移居虎丘。
時佛果門賢雖有妙喜輩。
尚庵居。
楚吳衲子惟趨虎丘。
故虎丘法筵之盛。
無異佛果之住蔣山也。
師凡見學(xué)流。
必以湛堂死心諸宗匠而龜鏡之。
蓋師初為大僧。
輒知有于長蘆信公。
言下因慕。
佛果老人造夾山。
而道繇寶峰。
見器于湛堂。
又過黃龍。
抗機于死心。
抵夾山。
適佛果移道林。
師從其行。
佛果問曰。
見見之時。
見非是見。
見猶離見。
見不能及。
豎拳云見么。
對曰見。
曰頭上安頭。
師脫然契證。
佛果復(fù)召曰。
見個甚么。
師曰。
竹密不妨流水過。
佛果深肯之。
于是二十載。
侍從于果。
而隆睡虎之名。
飫驚叢社矣。
宣和間。
辭歸省親。
因住褒禪山。
靖康改元。
領(lǐng)開圣。
為建炎之?dāng)_。
退隱銅峰。
尚書李公光。
起師居彰教。
間有老宿。
聞而笑曰。
瞌睡虎今插翅矣。
紹興癸丑。
遷平江之虎丘。
虎丘為南國衣冠之藪。
懷香請益外。
掀禪床喝。
大眾之輩。
騰騰不絕。
僧問。
為國開堂一句作么生道。
師曰。
一愿皇帝萬壽。
二愿重臣千秋。
曰秖如生佛未興時一著。
落在甚么處。
師曰。
吾常于此切。
曰官不容針。
更借一問時如何。
師曰。
據(jù)虎頭收虎尾。
曰中間事作么生。
師曰。
草繩自縛漢。
曰毗婆尸佛早留心。
直至如今不得妙。
師曰。
幾行巖下路。
少見白頭人。
問九旬禁足意旨如何。
師曰。
理長即就。
曰秖如六根不具底人。
還禁得也無。
師曰。
穿過鼻孔。
曰學(xué)人小出大遇。
師曰。
降將不斬。
曰恁么則和尚放某甲逐便也。
師曰。
停囚長智。
問如何是大道真源。
師曰。
和泥合水。
曰便恁么去時如何。
師曰。
截斷草鞋跟。
問古人到者里因甚么不肯住。
師曰。
老僧也恁么。
曰忽然一刀兩段時如何。
師曰。
平地神仙。
問如何是截鐵之言。
師曰。
滿口含霜。
曰何必如此。
師曰。
阇黎又作么生。
曰痛領(lǐng)一問。
師曰。
也須吐卻。
諸方以師之機。
類于五祖。
其上堂曰。
凡有展托。
盡落今時。
不展不托。
墮坑落塹。
直饒風(fēng)吹不入。
水灑不著。
簡點將來。
自救不了。
豈不見道。
直似寒潭月影。
靜夜鐘聲。
隨扣擊以無虧。
觸波瀾而不散。
猶是生死岸頭事。
拈拄杖一劃云。
劃斷古人多年葛藤。
點頭石。
不覺拊掌大笑。
且道。
笑個甚么。
腦后見腮。
莫與往來。
又曰。
目前無法。
萬象森然。
意在目前。
突出難辨。
不是目前法。
觸處逢渠。
非耳目之所到。
不離見聞覺知。
雖然如是。
也須踏著它向上關(guān)棙子始得。
所以道。
羅籠不肯住。
呼喚不回頭。
佛祖不安排。
至今無處所。
如是則不勞斂念。
樓閣門開。
寸步不移。
百城俱到。
還委悉么。
路逢死蛇莫打殺。
無底籃子盛將歸。
諸方又以師語類于白云。
白云端和尚嘗立祖堂。
昭享先澤師追繹其事。
圖其像而安奉之。
故有語曰。
天子之廟九。
諸候之廟七。
況金輪世譜。
寧甘草草飲水。
遽昧其源。
于義安乎。
于是叢林咸遵行焉。
師前后據(jù)室。
嚴展化儀。
不以獅乳。
暴迸非器。
所以得法于師者。
氣宇如王。
丙辰五月。
佛果訃始至。
師乃白眾曰。
當(dāng)以第一座宗達。
承虎丘院事。
復(fù)索筆書最后法語。
儼然化去。
壽六十。
坐四十五夏。
塔于本山。
有門人應(yīng)庵華禪師。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二
釋紹隆,合山人也。年九歲辭親,投佛慧院,六年得度,受具足戒,精研律部五夏,而后游方。首訪長蘆信,得其大略而已。一日,見有僧傳圓悟勤語錄,隆讀之,歡曰:“想酢生液,雖未得澆腸沃胃,要且使人慶快,但恨未聆謦咳耳?!彼熘翆毞?,依湛堂。次見黃龍死心,然后參圓悟于夾山。一日,入室,圓悟問曰:“見見之時,見猶離見,見不能及。”悟忽舉拳曰:“還見么?”隆曰:“見。”悟曰:“頭上安頭?!甭÷?,脫然契證。悟曰:“見個什么?”隆對曰:“竹密不妨流水過?!蔽蚴卓现抡撇劁?。有僧問于圓悟,曰:“隆藏主其柔易若此,烏能為哉?”悟笑曰:“瞌睡虎耳。”后因圓悟回蜀,隆乃住邑之城西開圣。宋建炎間,結(jié)廬于桐峰之下,郡守李光延居彰教。次遷虎邱,道大顯著。嘗登座云:“此柱杖一劃,劃斷生法師多年葛藤,有人于此著眼,知前阿師住此山者都從一鼻孔出氣,庶不負點頭石,拊掌一笑也?!币蜃防[白云端立祖堂故事,乃曰:“為人之后,不能躬行遺訓(xùn),于義安乎?”遂圖像奉安,題贊其上。達摩贊曰:“闔國人難挽,西攜只履歸。只應(yīng)熊耳月,千古冷光輝。”百丈贊曰:“迅雷吼破澄潭月,當(dāng)下曾經(jīng)三日聾。去郤膏肓必死疾,叢林從此有家風(fēng)?!遍_山明教大師贊曰:“春至百花觸處開,幽香旖旎襲人來。臨風(fēng)無限深深意,聲色堆中絕點埃?!鄙w白云以百丈海禪師創(chuàng)建禪規(guī)之功,宜配享達摩,可謂知本矣。隆既為贊,且發(fā)明其道,亦為知禮者歟。紹興六年丙辰示微恙,白眾曰:“當(dāng)以首座宗達承院事。”索筆,大書伽陀曰:“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所以佛法,無有剩語。”加趺而逝,年六十,夏四十五,塔于寺之西南隅。司農(nóng)少卿徐林銘曰:“于穆初祖,一花東土。讖至馬駒,益昭益著。派衍而蕃,實惟圓悟。圓悟得師,如馬之縶。大座虎丘,雷動云騖。臨濟中興,楊岐再住。只履忽西,聿嚴龕墓。有神在天,來訶來護。咨爾后昆,展轉(zhuǎn)流布?!焙笠话倨呤哪辏?dāng)元至大二年歲在己酉,吳興趙孟頫重書,住山壽永立石。

人物簡介

簡介
字問樵,號絳人,浙江錢唐人,諸生,與沈秋卿為莫逆交,著滄江虹月詞三卷,嘉慶戊辰九月卒于四川幕府任上,時年三十有二。張德瀛《詞徵》:“汪絳人初詞,如筑石邀云,自含清致?!?吳衡照《蓮子居詞話》:“絳人有滄江虹月詞二卷,玉連環(huán)影云:微雨。飏作愁千縷。落盡檐花,花底人無語。轆轤金井云:夾港人家,籬門半掩,梅花香細。解連環(huán)云:紅絲舊情猶戀。嘆因循誤了,玉河雙燕。記沖寒、小立溪橋,曾點上征衫、迷離成片。深院重來,又堆起、新愁無限《春雪》?,幓ㄔ疲好噪x光影,看樹底、白燕飛來無跡《梨花》。長亭怨云:吹殘羌笛,看柳色、黃如此《塞鴻》。金縷曲云:儂本金牛湖上客,生小便工吳語。從未識、苧蘿村女。三月雙堤楊柳碧,怎教人、獨做鶯花主《送友返越》。等語,皆翩翩有致。”
滄江虹月詞·許宗彥序
夫因芳草而念王孫,詠秋蘭而思美子,系于時也;登廣武則嘅英雄,過洛川則賦神女,觸于境也。旨趣既殊,體裁各異。樂府之作,緣情為多。自非膩想填胸,逸珠在握,雖選言以簡章,恐間遼而音痹矣。汪甥問樵生山水名區(qū),饒詠歌韻事。蘭閨之好,過于畫眉;竹屋之徒,咸從捧手。熙飆送暖,尋陌上之花鈿;臘吹凝寒,記梅邊之月色。偷聲鬲指,不少新篇;滴粉搓酥,每抒麗制。大都留連文酒,跌宕性靈;揆厥襟神,存乎曠邈。令名千載,何如長把玉東西;人世百年,有幾能聽花十八。以斯興寄,可謂雅材。挹其芳馨,足追前哲。良辰自賞,信作者之皆然;陳跡易遷,覽斯文而有感。鄙人少日,頗愛宮商;老子中年,漸傷哀樂。賦金風(fēng)之琴趣,柱促弦危;寫樂笑之紅情,蓮長心苦。庶休文之自懺,免法秀之深訶。對此烏絲,難為元晏。子真雛鳳,何慚天水名流;仆是寒螀,怕聽金荃怨曲矣。癸亥六月周生許宗彥題于華藏室。
滄江虹月詞·汪日章序
詞詩之馀。
詩忌纖而詞不厭纖,詩尚質(zhì)而詞忌質(zhì)實,其道若相反者,然不可以徒作。
吾意中有所言,以之為詩,則不工而又不忍割棄也,吾意有所欲言而難言之,且萬難言之,而終不能已于言,而又非詩之所能言,于是三百篇外,有騷有賦,有樂府歌行,有五七古律絕,而又有詞。
優(yōu)而柔之,使自得之,詞之所為作也。
抑又聞之詩主格律,惟詞亦有之,而其旨同歸于雅格,不高意,不超靡耳,佻耳。
昔龍洲道人每一篇成輒嘆曰,平生經(jīng)濟之懷盡于此矣。
所謂詞外有事在也。
問樵雋永之思,溫麗之筆出于天性,于詞又所篤嗜,居平常裒集古今諸名家作,博觀而約取,屏去凡近,蘊釀深厚。
求其所為,好色不淫,怨誹不亂,以蘄合乎美人香草之遺則,宜其襞繭染翰,筆不停揮,煥乎有斐。
若是他時年日益富,學(xué)日益績,將見進而不已,豈僅如薄尚所云膚淺之論哉。
甲子夏五,遲云老人日章題于古吳藩署之箴白堂。
滄江虹月詞·曾唯跋
叔祖問樵公為天潛曾叔祖之長子,篤性好學(xué),才冠時流,尤工長短句,著滄江虹月詞三卷刊行已久。高邁庵,奚鐵生兩先生各繪虹月舟填詞圖,同人題詠紀其事。天潛公兄弟四同居古驛,后振綺堂嗣以子姓日繁,叔季析居同社,而天潛公又筑室城頭巷,甫落成恒產(chǎn),不戒于火,乃徙姑蘇,家日衰落。公弱冠補諸生,資筆耕以養(yǎng),方有堂先生積陳臬四川,延致幕府,相得甚,從戎佐剿猓夷,事平遽卒。時嘉慶戊辰九月十五日也,年三十有二,配湯夫人諱繡蜎,字湘綠,有蘭雪軒詩稿,再傳乏嗣,積棺累然,公之先塋在貴人峰,曾唯奉先大夫之命,于咸豐初鳩工附葬焉。同治戊辰,獲高奚兩圖于市肆,題詠猶存,合裝一卷。越二十年,家居無事,檢理詞板得十之三,補刊如舊,貽示后人,光緒十五年己丑秋七月曾唯謹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0—1878 【介紹】: 清江蘇丹徒人,字中白。先世為鹽商。少時以輸餉得部主事。后家中落,謀食淮南、江寧,校正群籍,為曾國藩所禮敬。治《》、《春秋》,通歷數(shù)。有《周易通義》、《靜觀堂文》等。
晚晴簃詩匯·卷一六七
莊棫,字仲白,丹徒人。候選主事。有《蒿庵集》。
中白詞
莊棫(一八三〇—一八七八),字中白,號蒿庵。江蘇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緯候。善言名理。先世業(yè)鹺,后家中落,客游京師,無所遇。曾文正延致淮南、江寧各官書局,勘定群籍,甚敬禮之。同輩若戴望袁昶譚廷獻皆欽服其學(xué)。
中白詞·自序一
戊午刻詞四十首于京師,后間有作,不復(fù)著錄。今年夏,李君冰叔序薛慰農(nóng)《江舟欸乃集》詞,言薛君之作,中多郁伊,非漫為也。索居白下,風(fēng)雨如晦。稍稍為之,歸次舊日所作,遂乃成帙。予無升沉得喪之戚,其善自懷思,則自少壯至今,固無殊也。查工片石,即予字之切韻,取以弁言,無馀義焉。若謂詞之道小,不足盡所長,此其所以為片石與。是又郢書而燕說矣。 丙寅秋日識
中白詞·自序二
余自壬子學(xué)為詞,至今十八年,綜所作計之,幾三百首。始以為難,繼以為易。丙寅以后,由易而知難矣。于是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fù)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戊辰五月,訂所作,得八十馀闋。諷詠數(shù)過,疵累畢呈,因益加刪削,以附詩后。周草窗云:作詞難,改詞更難。吾于今益服斯言矣。 己巳正月
中白詞·題辭
夫神之所宰,機之所抽,心之所游,境之所構(gòu),身之所接,力之所窮,孰能無所可寄哉。
縱焉而已逝,蕩焉而紛。
魚寄于水,鳥寄于木,人心寄于言,凡夫寄于榮利,莊棫寄于辭。
填詞源于樂,閨中之思乎,靈均之遺則乎。
小子學(xu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沱潛洋洋,岷嶓峨峨。
泛彼柏舟,容與逍遙。
為鶴鳴,為沔水,為園有桃,為匏有苦葉。
吾知之矣。
吾知之于其詩也。
譚獻
中白詞·跋
仁和譚復(fù)堂《篋中詞》選,盛稱蒿庵先生詞。鄉(xiāng)先輩陳亦峰《白雨齋詞話》,傾倒尤至。晨夕諷誦,知兩家之言,非阿私所好也。顧訪求全本不可得。宣統(tǒng)己酉,識仁和許伏氏于滬上。承以蒿庵遺集十二卷見貽,乃光緒丙戌,先生之婿許氏承家豫章刻本,后三卷為詞甲、詞乙、詞補遺,而詞話所收,未盡編入。乙卯入都,江寧陳小樹示以仁和蔡氏壽禛本,詞話諸篇悉見其內(nèi),審為先生自撰詞序所云戊午刻詞四十首于京師之本。陳氏所見僅此,蓋當(dāng)時亦未得遺集也。頗思匯刊以傳。偶語吳興徐森玉,森玉亦酷愛蒿庵詞,曾取遺集之詞重雕,因檢版片見贈。人事鮮暇,未遑理董。今年秋,靜庵弟促完舊愿。因取蔡刻所多各篇,刻為續(xù)補遺,屬弟婦江南蘋合校印行。去森玉贈版之日,已忽忽近十年矣。 乙丑嘉平,吳庠識于惜往日齋
中白詞·集評
譚獻: 閨中之思,靈均之遺則,動于哀愉而不能自已,中白當(dāng)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也。
”——《篋中詞》五 陳廷焯: 蒿庵詞窮源竟委,根柢盤深,而世人知之者少。
余觀其詞,匪獨一代之冠,實能超越三唐、兩宋,與風(fēng)、騷、漢樂府相表里,自詞人以來,罕見其匹。
而究其得力處,則發(fā)源于國風(fēng)、小雅,胎息于淮海、大晟,而寢饋于碧山也。
——《白雨齋詞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