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裴坦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2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有唐元老太保岐公。諱佑。字君卿。年七十八。以得謝之歲歲十一月辛未。啟手足于京師安仁里。皇帝恤然不視朝三日。冊贈太傅。吊祠加恩。明年夏四月乙酉。返真宅于少陵原大墓。公之先。自漢建平侯晉當(dāng)陽侯而下。忠賢輩出。積厚昌大。以至曾王父行敏?;抒y青光祿大夫荊益二州大都督府長史南陽郡公。王父愨?;手猩⒋蠓蛏袝宜締T外郎詳定學(xué)士。父希望?;抒y青光祿大夫鴻臚卿恒州刺史西河郡太守。飾終三加至尚書左仆射。公總中和之粹靈。蹈明哲之大方。體仁以長人。厚德以載物。器周代資。材為國華。程功積事。博達(dá)宏裕。在元宗朝。以門子筮仕。解巾有聲。在肅宗朝。以郡掾廷吏。賢侯交辟。俄以臺郎御史二千石事代宗。以六職之貳十聯(lián)之重兵符相印事德宗。初自度支郎。歲中拜小司徒。時當(dāng)艱急。政有均節(jié)。持權(quán)者排陷。改蘇饒二州刺史。以亞丞相顓征南方。入居左轄。出典侯服。旋委節(jié)旄。貞師淮海。凡居鎮(zhèn)十五年。歷禮刑二尚書。乃進(jìn)左揆。燮和大政。拜章來朝。兼理公臺。綢繆樞極。在帝左右。順宗諒闇。公攝冢宰。因山復(fù)土。專護(hù)其任。進(jìn)掌五教。乃平九賦。永貞內(nèi)禪。公奉典策。今上繼明。真授司徒。備物采飾。褒優(yōu)章灼。推致四時之和。茂明萬物之宜。初公來朝之明年。年及懸車??拐赂胬稀H喜辉?。厥后詔公。每旬一朝。訪決重務(wù)。以公年與德耆。尊禮不名。后八歲。天子憫煩公以官職之事。恩遂堅請。禮優(yōu)師臣。大雅稱方叔元老。且非宰政。東漢之胡公中庸。不理藩服。曷若公都將相之重。兼文武之全。三代論道。兩朝總已??N紳瞻仰者。凡六十年。致仕就第。極其榮號。向用五福。闇然得之。在臨川有愷悌之化。涖南海有威懷之略。自淮而南。興事任力。三邦之人。類其聲詩。炳如嵩華??淘诮鹗?。公既當(dāng)安危注意之重。一人倚賴。急宣密啟。多所交感。嘉保太平。承寧諸侯?;?yàn)⑵錈┭浴;驅(qū)渖茪?。損怨服義。日用不知。至有執(zhí)介圭。朝象魏。冠功臣之表。近天子之光。為時龜龍。公所樞極。喜士容物。偫而不黨。理遣情恕。犯而不校。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趨人之急。唯恐不及。不徼福。不乞靈。物怪氣燄。不接于心術(shù)。誠明坦蕩。自得于天理。中正之外。無自入焉。國門南出。杜陵故地。畎清流。疏灌叢。觴斝引滿。金絲合奏。時賢俊人。結(jié)轍在門。極謝安之林墅。異陸賈之裝橐。鄉(xiāng)耆時會。鷗鳥不驚。又以見公放懷推仁。無不逮也。至若閱天下之義理。究先王之法志。著通典二百篇。誕章宏議。錯綜古今。經(jīng)代立言之旨備焉。凡推轂之士。繇幕廷而奮迅者。近于百輩。將相六職。左右曹臺。以至列藩二千石。不可勝書。夫人安定郡梁氏。蘇州常熟縣令幼睦之女也。專柔淑慎。動有儀矩。先于公歿。幾三十年矣。嗣子司農(nóng)少卿師損。與其弟昭應(yīng)縣令式方駕部員外郎從郁等。皆以材能孝謹(jǐn)。為卿大夫元士。推擇之際以吏資。蔭庥之下有淑聲。儼然摧剝。相視無怙。誠信哀敬。實(shí)加于人。以德輿常忝府辟。晚聯(lián)臺座。每荷同升之義。盍陳無愧之辭。直書德輝。以鏤幽礎(chǔ)。銘曰。
君子之用,可以大受。
斤斤岐公,祗事三后。
謨明盛時,其道甚夷。
乃將乃相,乃公乃師。
六府和平,五福叢滋。
齊之溫良,商之慈愛。
推本性術(shù),發(fā)舒光大。
宣力中外,勤勞翼戴。
縣車乞身,知進(jìn)知退。
歲在大梁,月生一陽。
以佚以息,忽乎茫茫。
廞襚納書,禮優(yōu)職喪。
智氣在上,昭明光揚(yáng)。
少陵郁郁,蓍蔡協(xié)吉。
宰木號風(fēng),虞泉落日。
吁嗟岐公,居此元室。
引用典故:懸旌
日暖泥融雪半銷,行人(一作人行)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評注(點(diǎn)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引用典故:一醉六十日
敬亭山下百頃竹,中有詩人小謝城。
城高跨樓滿金碧,下聽一溪寒水聲。
梅花落徑香繚繞,雪白玉珰花下行。
縈風(fēng)酒旆掛朱閣,半醉游人聞弄笙。
我初到此未三十,頭腦(山鑒反)筋骨輕。
畫堂檀板秋拍碎,一引有時聯(lián)十觥。
老閑腰下丈二組,塵土高懸千載名。
重游鬢白事皆改,唯見東流春水平。
對酒不敢起,逢君還眼明。
云罍看人捧,波臉任他橫。
一醉六十日,古來聞阮生。
是非離別際,始見醉中情。
今日送君話前事,高歌引劍還一傾。
江湖酒伴如相問,終老煙波不計程。
辛酉之直年兮。
引敗軍而言旋。
濟(jì)潼梓之重江。
出大劍之復(fù)關(guān)。
駭天險之重阻兮。
峙連岡而外坤。
譎石詭崖。
汨汨其城。
屬兮屹紆。
郁于云昏。
嵌巖巖而查牙兮。
上攢羅布而戛天。
中呀拆以隙斜兮。
途詰屈而隘穿。
以去以來奔蹄疾足兮。
鼠出入乎穴間。
蹇余馬之不息。
屆峽山之偪側(cè)。
劃崇巒而急來。
水涵空而混碧。
途迫高而緣深。
不尺直而又曲。
跬危步之促促。
慄若跣而蹈。
朝天雙峙以虧蔽。
中慘慄而陰翳。
倏下馳而上回。
若出地而天開。
龍?zhí)醚窖蕉蠁ⅰ?div id="ulbzyg3" class='inline' id='poem_sentence_28_1375892_comment'>
怪若虎踞而欲噬。
泉觱沸而中冽。
靈窸窣乎像設(shè)。
眄山川而懷古。
得籌筆于途說。
指前峰之孤秀。
傳臥龍之馀烈。
嘗杖師而北去。
抗霸國而此決。
曾尺疆之不辟。
徒赍志而灰滅。
越百牢而南指。
憩石門之委邃。
六陰崖而戶開。
屹巍巍以皚皚。
外攢怪石之參差兮。
勢嶪巀而山排。
狀若郁云之始騰。
又似乎潮波之卻頹。
?窱以窙豁。
敞曭朗而洞達(dá)。
摧嵓泉之瀯瀯。
鏘環(huán)佩于閨闥。
躡危石而后通。
忽泱漭而無窮。
包溪懷壑而為深兮。
巒岡而四崇。
蘿薜羃歷于嵓穴兮。
云木森其青蔥。
郁桂椒與木蘭兮。
芬淑郁而駭風(fēng)。
不可以久留兮。
車軋軋而又東。
陟雞幘之險墟。
下七折之峻阪。
褒斜紆其隘束兮。
左窮溪兮右重巘。
綿飛棧而屬危梁兮。
續(xù)畏途而呀斷。
下臨千仞之驚流兮。
波澒洞而雷抃。
當(dāng)元冬之隆烈。
觸密云之飛噴。
舞回飆而揚(yáng)九垠。
天地紛其漫漫。
路縈積以迷沒。
馬蕭蕭而不進(jìn)。
悸悸而程不敢逸兮。
徒憭慄而興嘆。
出大散之奧區(qū)。
若脫足于囚拘。
涉汧渭之沄沄。
歷岐雍之通途。
田原郁以澶漫兮。
彌千里而為都。
背槐里而趨咸陽兮。
索嬴劉之舊墟。
承明冀闕緬以夷漫兮。
得隱嶙之頹隅。
獨(dú)五陵之尚完。
兀高平而草蕪。
抵長都之岌岌。
排閶闔而西入。
何天衢之廣辟。
仰白日之赫赫。
彀弱弓而滿鉛鏃兮。
即澤宮而睨的。
夫何疏貢之缺條兮。
忽有司之吾斥。
曾不得而上達(dá)兮。
居悒悒而不適。
闕庭藹其多士兮。
皆云亟夫賢索。
不自分其能否兮。
瞰朱門之投跡。
蔑一人之我先。
若捧水而投石。
念初心之來斯。
豈窮愁而徒疑。
忽徊徊以惶惶。
蹇東西而獨(dú)悲。
因默默以心計兮。
思展轉(zhuǎn)而自非。
胡不知進(jìn)之與道謀兮。
徒盛氣而憤時。
不知求己以為慮兮。
而患人之不知。
九衢廣其茫茫兮。
混埃而紅飛。
漂世波而上下兮。
旁窮走而相追。
不亦勞乎。
于是謝唯唯之面朋。
而焚逐逐之躁機(jī)。
餒不飽謀凍不燠謀兮。
環(huán)畝墻而闔扉。
邀仁義與之為友乎。
追五經(jīng)而為師。
徜徉文章之林圃兮。
與百氏而驅(qū)馳。
不谷吾不恥。
谷亦吾不辭。
彼主張為公者。
豈終吾遺哉。
大道貴知止,昔賢稱二疏。
今來我季方,退身茲有馀。
瀟灑去桎梏,放蕩狎樵漁。
疏泉離遠(yuǎn)竇,鑿石構(gòu)層廬。
溪禽拂窗牖,山花滿庭除。
寒藤系舴艋,碧潭澄素舒。
睹茲塵??外,始見仁智居。
痛哉方散適,溘然歸丘墟。
恨不同老彭,其樂永只且。
自古千祿輩,知進(jìn)不知退。
立事名雖揚(yáng),全身理何昧。
茂先賦鷦鷯,體物知顯晦。
一旦禍自速,臨刑無以對。
李斯戀富貴,下包周身智。
及憶東門犬,已棄咸陽市。
平子著歸田,淵明舍彭澤。
后來區(qū)區(qū)人,誰復(fù)掛書冊。
我喜從今云,吾宗有逋客。
山號查公山,嵽嵲云漢間。
山下查公冢,溪聲長潺潺。
高臺好悵望,絕磴堪躋攀。
他年謝簪紱,永此繼閑閑(宋羅愿《新安文獻(xiàn)志》卷五一上)。
蠢爾微蟲,有茲尺蠖,每循涂而不殆,靡由徑而或躍。
懼速登之易顛,固將前而復(fù)卻。
所以仲尼贊《易》,取譬出乎屈伸;
老氏立言,用嘉乎柔弱。
吾嘗考畫卦之深旨,見觀象之有以,蓋美其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寧鳧趨以鴻漸,不麇驚而鵲起。
知進(jìn)知退,造幾微于圣人;
一往一來,達(dá)消長于君子。
物有以小而喻大,事可去彼而取此。
至若春日遲遲,品匯熙熙,知時應(yīng)候,附葉尋枝。
每委順而守道,不躁進(jìn)于多岐。
自中規(guī)而中矩,非載馳而載驅(qū)。
其行也,健而不息;
其氣也,作而不衰。
曲乎形,類彤弓之彎矣;
隆乎脊,狀柷敔以陳之。
豈比乎蛛張網(wǎng)而役役,蟻循磨而孜孜者哉?
懿夫微物,尚有伸兮有屈;
胡彼常流,但好剛而惡柔。
茍克己以為用,奚反身而是求?
得不觀所以,察所由,驗(yàn)人事之倚伏,考星躔之退留?
自然寒暑相推而歲功及物,日月相推而大明燭幽者也。
其或昧其機(jī),循其跡,不知我者謂我進(jìn)寸而退尺;
探諸妙,賾諸神,知我者謂我在屈而求伸。
異蜂蠆之毒,唯思螫人;
等龍蛇之蟄,實(shí)可存身。
夫如是,則蛙黽怒而受式,非度德者;
螳螂奮而拒轍,豈量力也?
未若尺蠖兮慎行止,明用舍。
予將師之,庶悔吝而蓋寡。
圣人以好爵斯懸,養(yǎng)萬物兮法上天。
朝有代耕之祿,世無家食之賢。
含糗羹藜,休隱衡門之下;
重茵列鼎,爭趨魏闕之前。
豈不以養(yǎng)正豐財,求賢輔國,既審像于傅筑,亦明揚(yáng)于舜側(cè)。
馳束帛以云委,揭干旄而杓直。
寂寂而永辭顏巷,誰復(fù)曲肱;
憧憧而盡赴堯庭,自期陳力。
遂得四門穆穆,百僚師師,蓋知乎觀所養(yǎng)也,匪謂乎饑者食之。
考其才而受其祿,象于《豐》而取于《頤》。
罔敢素餐,盡謇謇而無隱;
厥惟退食,必逶逶而有儀。
是知食乃人天,賢為國寶,克勤乎待士之禮,允葉乎養(yǎng)民之道。
法吐哺以興周,笑飲酒之在鎬。
當(dāng)年漢殿,猶聞索米之言;
今日商山,不見采薇之老。
自然人爵無愧,君庖有加,借箸競陳于籌畫,漱流休臥于煙霞。
不僭不奢,豈效何曾之室;
載饑載渴,免同原憲之家。
得非畝有馀糧,人無艱食,君以祿兮御下,賢以才兮舉職。
知進(jìn)之人,欲鑿坯而莫得。
向使民起菜色,時沉頌聲,君筑臺兮避債,臣采稆兮偷生,則識時之士,雖竊祿以非榮。
方今三時不害,百度惟貞。
夢到華胥,高枕而寧勞旰食;
民躋富壽,還淳而盡飫和羹。
士有并食儒宮,成功文陣,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學(xué)徒窺于數(shù)仞。
將期食乎鼎食鳴鐘,寧虞往吝。
檢書(1047年) 北宋 · 蘇舜欽
① 黃本、陳本校:從《宋文鑒》及時刻《宋詩鈔》,自高山以下別為一篇,題為《別鄰幾余賦高山詩》,頗為近之,但未知其據(jù)何本耳,頃見呂校云鈔本如此 按:本詩與下《高山別鄰幾》原合為一首,今據(jù)李本分為二首。
煩心思所持,屏事入小閣。
踾撲下塵梁,侈哆張敗笈。
雨?duì)€百數(shù)番(原作蕃,據(jù)黃本、陳本改),蟲食三四筴(原作夾,據(jù)四庫本改)。
軒昂醉墨鬧,纖悉新書雜。
魚子或破碎,蠶兒狎恰。
快心伯長文,跋尾清臣拓。
幼辭反知進(jìn),故句時自愜。
墜亡多玩愛,存聚券帖
疏密交及戚,前后生與??。
誨束儼父師,寒暑怖兒妾。
謔浪笑忽還,私昵情再接。
愴事涕涔涔,憫時嘆????。
一餉誠寂寞,千里遽會合。
游心到句甬,開眼見苕霅。
京華歷歷復(fù),節(jié)物匆匆涉。
恍爾驚異方,遁去乃幾臘。
回頭厭襞積,舉體覺疲薾。
東閣聊欠伸,夢斷風(fēng)一颯。
⑴ 原作豈有此理,據(jù)四庫本改
⑵ 原作匿,據(jù)黃本、陳本、李本改
歐陽修像贊 北宋 · 李之儀
四言詩
賢哉文忠,直道大節(jié)。
知進(jìn)知退,既明且哲。
陸贄議論,韓愈文章。
李、杜歌詩,公無不長。
當(dāng)世大儒,邦家之光。
李端叔。
按:安徽阜陽市郊會老堂石刻(孔繁禮供稿)。
我昔讀漢史,心師張子房。
從容輔漢室,功成復(fù)翱翔。
皆由受師訓(xùn),知進(jìn)退存亡。
我本田舍兒,本志在退藏。
因緣遇真主,招聘助發(fā)揚(yáng)。
五年寄京國,心志不皇皇。
亦由宿志定,萬事皆秕糠。
今日得歸來,素志今得償。
艤舟阿縣下,騎馬達(dá)祠堂。
伏行仙遺像,我志愈激昂。
誓歸東村住,心祈契空蒼。
庶可見張子,侍翁入帝鄉(xiāng)
⑴ 自注:黃石公也。
⑵ 原作河,據(jù)清光緒《東阿縣志》卷四改
⑶ 《金石萃編》卷一四七 《金石萃編》碑額題:宣和二年九月廿四日厭次劉采、仙尉張思、范陽范樸、羽人張昌道聯(lián)駟同來。
共 28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