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般若

相關(guān)人物:共 6 位。
共 6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57—610 【介紹】: 隋僧,趙郡柏人人,俗姓李。少聰敏,過目不忘。十歲出家,改名道江。年十二在鄉(xiāng)寺講《無量壽經(jīng)》,趙郡佐王邵,聽而慕之,乃相友善。北周武帝時毀佛,更名彥悰。宣帝時授以禮部職官,不就。與朝士王劭、辛德源、陸開明等相善,號為文外玄友。入隋,召入京師掌翻譯。文帝仁壽中奉敕撰《眾經(jīng)目錄》、《西域傳》。自著有《沙門名義論》、別集等。
全隋文·卷三十三
彥琮俗姓李,趙郡柏人人。初名道江,齊武平中為都講。入周,更今名。隋開皇中,召住大興善寺,又住日嚴(yán)寺。大業(yè)六年,卒。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五 護教科
趙郡柏人。李氏子。世衣冠。性姿強記。十歲禮信都邊法師出家。名道江聽十地論。十二歲誦法華經(jīng)于巏嵍山。頃之游鄴都?xì)v諸講席。仍反鄉(xiāng)寺。開無量壽經(jīng)。時郡佐太原王邵尤敬仰焉。齊武平初。入晉陽。會文宣西幸。承其譽。詔講仁王經(jīng)于宣德殿。帝及太后六宮。文武寮穼咸會。侍中高元海掖江升座。國統(tǒng)僧都接侍。徒眾二百皆英髦。江神氣談吐堅朗。剖析無底滯。帝驚異以為希有。時年才十四。年十六丁父憂。且進具戒。戒本萬言。次日晡皆暗誦。周武黜釋尚老。江始更前名??v發(fā)變服。以大易老莊。陪奉廷論。而帝之所著道書。無上秘要者。亦與力焉。宣帝尤嘉。賞。屢授官弗就。朝士王邵辛德源陸開明唐怡等。交善。號文外玄友。大像二年。稍為諸賢談般若。大定九年。同沙門曇延等。得請依舊薙染。于是隋文帝方位冢宰。而琮年二十又五矣。二月十三日。帝受周禪。建元開皇。詔講筵四時。相繼勿怠。沐道者萬計。著內(nèi)典文會集。??正沙門唱導(dǎo)法。三年帝幸道壇。見老子化胡晝像怪之。詔沙門道士對誥。且詔蘇威楊素何妥張賓等詳定。時琮亦與焉。道士伏其妄。作辨教論二十五條。援據(jù)切實。詔贊譯新至梵夾。駕東巡。詔扈從。時煬帝在晉邸。出總河北。旋途并部上謁。講金光明勝鬘般若等經(jīng)。秦王俊鎮(zhèn)太原。居其宅。一夕夢。人身金色三丈。授玻瓈酒碗曰。可飲爾。辭以律所遮不敢。至是見王所事像如之。 十二年。詔住大興善寺。掌翻譯。每設(shè)大齋。琮為宣導(dǎo)。曲盡衷誠。帝顧之感動。住晉王日嚴(yán)寺。日閱大品法華楞伽維摩攝論十地等。仁壽初。送舍利葬并州開義寺。末年又葬復(fù)州龍蓋寺。瑞應(yīng)莫殫紀(jì)。作舍利瑞圖經(jīng)。國家祥瑞錄。大業(yè)二年。東都新治。沙門詣闕賀。詔特留敘舊。詔處洛陽上林翻經(jīng)館林邑平。獲經(jīng)五百六十四甲。一千三百五十馀部。多梨樹葉昆崙書者。詔送館。琮披攬。而編錄之為五卷。又分七例。所謂經(jīng)律贊論方字雜書也。必用隋言譯。則當(dāng)成二千二百馀卷云。共裴矩脩天竺記。前后譯經(jīng)。凡二十三部。一百許卷。素患虛。冷六年七月二十四日發(fā)痢卒于館。年五十四。喪歸柏人葬。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篇二
釋彥琮。
俗緣李氏。
趙郡柏人人也。
世號衣冠。
門稱甲族。
少而聰敏才藻清新。
識洞幽微情符水鏡。
遇物斯覽事罕再詳。
初投信都僧邊法師。
因試令誦須大拿經(jīng)。
減七千言。
一日便了。
更誦大方等經(jīng)。
數(shù)日亦度。
邊異之也。
至于十歲方許出家。
改名道江。
以慧聲洋溢如江河之望也。
聽十地論。
榮譽流振。
州邑所推。
十二在巏嵍山誦法華經(jīng)。
不久尋究。
便游鄴下因循講席。
乃返鄉(xiāng)寺講無量壽經(jīng)。
時太原王邵任趙郡佐。
寓居寺宇。
聽而仰之。
友敬彌至。
齊武平之初。
年十有四。
西入晉陽。
且講且聽。
當(dāng)爾道張汾朔。
名布道儒。
尚書敬長瑜及朝秀盧思道元行恭邢恕等。
并高齊榮望。
欽揖風(fēng)猷。
同為建齋講大智論。
親受披導(dǎo)嘆所未聞。
及齊后西幸晉陽。
延入宣德殿講仁王經(jīng)。
國統(tǒng)僧都用為承奉。
聽徒二百。
并是英髦。
帝親臨御筵。
文武咸侍。
皇太后及以六宮。
同升法會。
敕侍中高元海。
扶琮升坐。
接侍上下。
而神氣堅朗。
希世驚嗟。
析理開神。
咸遵景仰。
十六遭父憂。
厭辭名聞游歷篇章。
爰逮子史頗存通閱。
右仆射陽休之。
與立林館諸賢。
交共款狎。
性愛恬靜。
延而方造。
及初進具。
日次晡時。
戒本萬言誦試兼了。
自爾專習(xí)律檢。
進討行科。
及周武平齊。
尋蒙延入。
共談玄藉深會帝心。
敕預(yù)通道觀學(xué)士。
時年二十有一。
與宇文愷等周代朝賢。
以大易老莊陪侍講論。
江便外假俗衣。
內(nèi)持法服。
更名彥琮。
武帝自纘道書號無上秘要。
于時預(yù)沾綸綜。
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
每醮必累日通宵。
談?wù)撝H因潤以正法。
時漸融泰頗懷嘉賞授禮部等官并不就。
與朝士王邵辛德源陸開明唐怡等。
情同琴瑟。
號為文外玄友。
大象二年。
隋文作相。
佛法稍興。
便為諸賢講釋般若。
大定元年正月。
沙門曇延等。
同舉奏度方蒙落發(fā)。
時年二十有五。
至其年二月十三日。
高祖受禪改號開皇。
即位講筵四時相續(xù)。
長安道俗咸拜其塵。
因即通會佛理。
邪正沾濡。
沐道者萬計。
又與陸彥師薛道衡劉善經(jīng)孫萬壽等一代文宗。
著內(nèi)典文會集。
又為諸沙門撰唱導(dǎo)法。
皆改正舊體。
繁簡相半。
即現(xiàn)傳習(xí)祖而行之。
開皇三年。
隋高祖幸道壇。
見畫老子化胡象。
大生怪異。
敕集諸沙門道士。
共論其本。
又敕朝秀蘇威楊素何妥張賓等。
有參玄理者。
詳計奏聞。
時琮預(yù)在此筵當(dāng)掌言務(wù)。
試舉大綱未及指覈。
道士自伏陳其矯詐。
因作辯教論。
明道教妖妄者。
有二十五條。
詞理援據(jù)宰輔褒賞。
其年西域經(jīng)至。
即敕翻譯。
既副生愿欣至泰然。
從駕東巡旋途并部。
時煬帝在蕃任總河北。
承風(fēng)請謁延入高第。
親論往還允愜懸佇。
即令住內(nèi)堂。
講金光明勝鬘般若等經(jīng)。
又奉別教撰修文疏。
契旨卓陳足為稱首。
又教住大興國寺。
爾后王之新詠舊敘恒令和之。
又遣簫懿諸葛穎等群賢。
迭往參問。
談對名理宗師有歸。
隋秦王后作鎮(zhèn)太原。
又蒙延入安居內(nèi)第。
敘問殷篤。
琮別夜寐夢見黃色大人身長三丈。
手執(zhí)頗梨碗授云。
碗內(nèi)是酒。
琮于夢中跪受之曰。
蒙賜寶器。
非常荷恩。
但以酒本律禁。
未敢輒飲。
寤已莫知其由。
及后王躬造觀音畫像張設(shè)內(nèi)第。
身量所執(zhí)宛同前夢。
于是私慰素抱。
悲慶交并。
至十二年。
敕召入京。
復(fù)掌翻譯。
住大興善。
厚供頻仍。
時文帝御寓盛弘三寶。
每設(shè)大齋皆陳懺悔。
帝親執(zhí)香爐。
琮為宣導(dǎo)。
暢引國情恢張皇覽。
御必動容竦顧。
欣其曲盡深衷。
其言誠感達如此類也。
煬帝時為晉王。
于京師曲池營第林。
造日嚴(yán)寺。
降禮延請永使住之。
由是朝貴明哲數(shù)增臨謁。
披會玄旨屢發(fā)信心。
然而東夏所貴。
文頌為先。
中天師表。
梵音為本。
琮乃專尋教典。
日誦萬言。
故大品法華維摩楞伽攝論十地等。
皆親傳梵書受持誦讀。
每日闇閱要周乃止。
仁壽初年。
敕令送舍利于荊州。
時漢王諒。
于所治城。
隔內(nèi)造寺。
仍置寶塔。
今所謂開義寺是也。
琮初至塔所。
累日云霧晦合。
及至下晨。
時正當(dāng)午。
云開日耀天地清朗。
便下舍利痤而藏之。
又感瑞云夾日五色相間。
仁壽末歲。
又敕送舍利于復(fù)州方樂寺。
今名龍蓋寺也。
本基荒毀南齊初立。
周廢頹滅才有馀址。
而處所顯敞堪置靈塔。
令人治剪。
忽覺頭上癢悶。
因檢發(fā)中。
獲舍利一粒。
形如黍米光色鮮發(fā)。
兩斧試之。
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損。
頻更椎打。
光色逾盛。
掘深七尺又獲塼藏。
銅銀諸合香泥宛然。
但見清水滿合。
其底蹤跡似有舍利。
尋覓不見。
方知發(fā)中所獲。
乃是銀合所盛。
又覓石造函。
遍求不獲乃于竟陵縣界感得一石。
磨治既了忽變?yōu)橛瘛?div id="fc5ymi0"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44_3_223_comment'>
五色光潤內(nèi)徹照見旁人。
又于石中現(xiàn)眾色象。
引石向塔。
又感一鵝飛至函所。
自然馴狎。
隨石去住初無相離。
雖見同群了無顧眄。
逐去還來。
首尾十日恒在輿所。
有人將至馀處。
便即鳴叫飛翔踰院而入。
及至埋訖便獨守塔繞旋而已。
又感塔所前池有諸魚鱉并舉頭出水北望舍利。
琮便為說法。
竟日方隱。
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間自然涌溢。
埋后乃止。
四月八日云滿上空。
正午將下收云并盡。
惟馀塔上團圓如蓋。
五色間錯映發(fā)日輪。
至藏舍利其云乃散。
琮欣感嘉瑞。
以狀奏聞。
帝大悅錄以為記。
藏諸秘閣。
仁壽二年下敕更令撰眾經(jīng)目錄。
乃分為五例。
謂單譯重翻別生疑偽。
隨卷有位。
帝世盛行。
尋又下敕。
令撰西域傳。
素所暗練周鏡目前。
分異訛錯深有徵舉。
故京壤名達。
多尋正焉。
有王舍城沙門。
遠(yuǎn)來謁帝。
事如后傳將還本國請舍利瑞圖經(jīng)及國家祥瑞錄。
敕又令琮翻隋為梵。
合成十卷。
賜諸西域。
琮以洽聞博達素所關(guān)心。
文章騰翥京輦推尚。
凡所新譯諸經(jīng)。
及見講解大智釋論等。
并為之序引。
又著沙門名義論別集五卷。
并詞理清簡。
后學(xué)師欽。
大業(yè)二年。
東都新治。
與諸沙門詣闕朝賀。
特被召入內(nèi)禁。
敘故累宵談述治體呈示文頌。
其為時主見知如此。
因即下敕。
于洛陽上林園。
立翻經(jīng)館以處之。
供給事隆倍逾關(guān)輔。
新平林邑所獲佛經(jīng)。
合五百六十四夾。
一千三百五十馀部。
并昆崙書。
多梨樹葉。
有敕送館。
付琮披覽。
并使編敘目錄。
以次漸翻。
乃撰為五卷。
分為七例。
所謂經(jīng)律贊論方字雜書七也。
必用隋言以譯之。
則成二千二百馀卷。
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纘天竺記。
文義詳洽條貫有儀。
凡前后譯經(jīng)。
合二十三部。
一百許卷。
制序述事備于經(jīng)首。
素患虛冷發(fā)痢無時。
因卒于館。
春秋五十有四。
即大業(yè)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
俗緣哀悼歸葬柏人。
初大漸之晨。
形羸神爽。
問弟子曰。
齋時至未。
對曰未也。
還瞑目而臥。
如此再三。
乃回身引頸向門視日曰。
齋時已至。
吾其去矣。
索水盥手焚香。
迎彌勒畫像。
合掌諦觀。
開目閉目乃經(jīng)三四。
如入禪定奄爾而終。
持纊屬之方知已絕。
且琮神慧夙成。
彰于孩稚。
奉信貞恪松梓其心。
本師五臺山沙門道最。
最亦風(fēng)采標(biāo)映。
故琮不墜其門。
凡所游習(xí)澹然獨靜。
雖經(jīng)物忤曾無言及。
抑道從俗。
敕附文館。
屢逢光價能無會情。
斯乃立操虛宗。
游情靡測。
講誦相沿初未休舍。
會夢入地獄。
頗見苦緣。
由念經(jīng)佛等名。
蒙得解脫。
送往山樓之上。
尋又歷觀諸獄。
備睹同講名僧。
五苦加之。
具言其狀。
為說十善。
良久方覺。
至后數(shù)年更夢前事。
由稱佛菩薩名。
又蒙放免。
高祖具聞。
敕琮錄出賜諸道俗永為警誡。
自爾專思罪累。
屏絕人事。
息意言筌行方等懺。
供給貧病。
晚以所誦梵經(jīng)四千馀偈十三萬言。
七日一遍用為常業(yè)。
然琮久參傳譯。
妙體梵文。
此土群師皆宗鳥跡。
至于音字詁訓(xùn)。
罕得相符。
乃著辯正論。
以垂翻譯之式。
其詞曰。
彌天釋道安每稱。
譯胡為秦。
有五失本三不易也。
一者胡言盡倒而使從秦。
一失本也。
二者胡經(jīng)尚質(zhì)。
秦人好文。
傳可眾心非文不合。
二失本也。
三者胡經(jīng)委悉。
至于嘆詠丁寧反覆。
或三或四不嫌其繁。
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義說。
正似亂詞。
尋檢向語文無以異。
或一千或五百。
今并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
五者事以合成將更旁及。
反騰前詞已乃后說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
然智經(jīng)三達之心。
覆面所演。
圣必因時時俗有易。
而刪雅古以適今時。
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階。
乃欲以千載之上微言。
傳使合百王之下末俗。
二不易也。
阿難出經(jīng)去佛未久。
尊大迦葉令五百六通迭察迭書。
今雖千年而以近意量截。
彼阿羅漢乃兢兢此。
此生死人平平是。
豈將不以知法者猛乎。
斯三不易也。
涉茲五失經(jīng)三不易。
譯胡為秦。
詎可不慎乎。
正當(dāng)以不關(guān)異言傳令知會通耳。
何復(fù)嫌于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余觀道安法師。
獨稟神慧高振天才。
領(lǐng)袖先賢開通后學(xué)。
修經(jīng)錄則法藏逾闡。
理眾儀則僧寶彌盛。
稱印手菩薩豈虛也哉。
詳梵典難易。
詮譯人之得失。
可謂洞入幽微能究深隱。
至于天竺字體悉曇聲例。
尋其雅論亦似閑明。
舊喚彼方總名胡國。
安雖遠(yuǎn)識未變常語。
胡本雜戎之胤。
梵惟真圣之苗。
根既懸殊。
理無相濫。
不善諳悉多致雷同。
見有胡貌即云梵種。
實是梵人漫云胡族。
莫分真?zhèn)瘟伎砂г铡?div id="kcojdyq" class='inline' id='people_12044_3_435_comment'>
語梵雖訛比胡猶別。
改為梵學(xué)知非胡者。
竊以佛典之興。
本來西域。
譯經(jīng)之起。
原自東京。
歷代轉(zhuǎn)昌迄茲無墜。
久云流變稍疑虧。
動競逐澆波。
鮮能回覺。
討其故事。
失在昔人。
至如五欲順情。
信是難棄。
三衣苦節(jié)定非易忍。
割遺體之愛入道要門。
舍天性之親出家恒務(wù)。
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已反。
梵有可學(xué)之理何因不學(xué)。
又且。
發(fā)蒙草創(chuàng)。
伏膺章簡。
同鸚鵡之言。
仿邯鄲之步。
經(jīng)營一字為力至多。
歷覽數(shù)年其道方博。
乃能包括今古網(wǎng)羅天地。
業(yè)似山丘文類淵海。
彼之梵法大圣規(guī)摹。
略得章本通知體式。
有功解便無滯。
匹于此域固不為難。
難尚須求。
況其易也。
或以內(nèi)執(zhí)人我外慚咨問。
枉令秘術(shù)曠隔神州。
靜言思之憫而流涕。
向使法蘭歸漢僧會適吳。
士行佛念之儔。
智嚴(yán)寶云之末。
才去俗衣尋教梵字。
亦沾僧?dāng)?shù)先披葉典。
則應(yīng)五天正語充布閻浮。
三轉(zhuǎn)妙音并流震旦。
人人共解。
省翻譯之勞。
代代咸明。
除疑網(wǎng)之失。
于是舌根恒凈。
心鏡彌朗。
藉此聞思永為種性。
安之所述大啟玄門。
其間曲細(xì)猶或未盡。
更憑正文助光遺跡。
粗開要例。
則有十條字聲。
一句韻。
二問答。
三名義。
五經(jīng)論。
五歌頌。
六咒功。
七品題。
八專業(yè)。
九異本。
十各疏其相。
廣文如論。
安公又云。
前人出經(jīng)。
支讖世高。
審得胡本。
難繼者也。
羅叉支越。
斲鑿之巧者也。
竊以得本開質(zhì)斲巧由文。
舊以為鑿今固非審。
握管之暇試復(fù)論之。
先覺諸賢高名參圣。
慧解深發(fā)功業(yè)弘啟。
創(chuàng)發(fā)玄路早入空門。
辯不虛起義應(yīng)雅合。
但佛教初流方音鮮會。
以斯譯彼仍恐難明。
無廢后生已承前哲。
梵書漸播真宗稍演。
其所宣出窮謂分明。
聊因此言輒銓古譯。
漢縱守本猶敢遙議。
魏雖在昔終欲懸討。
或繁或簡理容未適。
時野時華例頗不定。
晉宋尚于談?wù)f。
爭壞其淳。
秦梁重于文才。
尤從其質(zhì)。
非無四五高德緝之以道。
八九大經(jīng)錄之以正。
自茲以后迭相祖述。
舊典成法且可憲章。
展轉(zhuǎn)同見因循共寫。
莫問是非誰窮始末。
僧鬘惟對面之物。
乃作華鬘。
安禪本合掌之名。
例為禪定。
如斯等類固亦眾矣。
留支洛邑義少加新。
真諦陳時語多飾異。
令梵師獨斷。
則微言罕革。
筆人參制。
則馀辭必混。
意者寧貴撲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
儻見淳質(zhì)請勿嫌怪。
昔日仰對尊顏瞻尚不等。
親承妙吼聽之猶別。
諍論起迷。
豫??涅槃之記。
部黨興執(zhí)。
懸著文殊之典。
雖二邊之義佛亦許可。
而兩間之道。
比丘未允其致。
雙林早潛一味初損。
千圣同志九旬共集。
雜碎之條。
尋訛本誡水鵠之頌。
俄舛昔經(jīng)。
一圣才亡法門即減。
千年已遠(yuǎn)人心轉(zhuǎn)偽。
既乏寫水之聞。
復(fù)寡懸河之說。
欲求冥會詎可得乎。
且儒學(xué)古文變猶紕繆。
世人今語傳尚參差。
況凡圣殊倫東西隔域。
難之又難論莫能盡。
必慇勤于三覆。
靡造次于一言。
歲校則利有馀。
日計則功不足。
開大明而布范。
燭長夜而成務(wù)。
宣譯之業(yè)未可加也。
經(jīng)不容易理藉名賢。
常思品藻終慚水鏡。
兼而取之。
所備者八。
誠心愛法志愿益人不憚久時其備一也。
將踐覺場先牢戒足不染譏惡。
其備二也。
筌曉三藏義貫兩乘不苦闇滯。
其備三也。
旁涉墳史工綴典詞不過魯拙。
其備四也。
襟抱平恕器量虛融不好專執(zhí)。
其備五也。
沈于道術(shù)澹于名利不欲高衒。
其備六也。
要識梵言乃閑正譯不墜彼學(xué)。
其備七也。
薄閱蒼雅。
粗諳篆隸。
不昧此文。
其備八也。
八者備矣。
方是得人三業(yè)必長其風(fēng)靡絕。
復(fù)精搜十步應(yīng)見香草。
微收一用時遇良材。
雖往者而難儔。
庶來者而能繼。
法橋未斷夫復(fù)何言。
則延鎧之徒。
不回隆于魏室。
護顯之輩。
豈偏盛于晉朝。
或曰。
一音遙說四生各解。
普被大慈咸蒙遠(yuǎn)悟。
至若開源白馬。
則語逐洛陽。
發(fā)序赤烏。
則言隨建業(yè)。
未應(yīng)強移此韻始符極旨。
要工披讀乃究玄宗。
遇本即依真為篤信。
案常無改世稱仰述。
誠在一心非關(guān)四辯。
必令存梵詎是通方。
對曰。
談而不經(jīng)旁慚博識。
學(xué)而無友退愧寡聞。
獨執(zhí)管錐未該穹壤。
理絕名想彌難穿鑿。
在昔圓音之下神力冥加。
滿字之間利根回契。
然今地殊王舍人異金口。
即令懸解定知難會。
經(jīng)音圓雅懷應(yīng)合。
直餐梵響何待譯言。
本尚虧圓譯豈純實。
等非圓實不無疏近。
本固守音譯疑變意。
一向能守十例可明。
緣情判義誠所未敢。
夫孝始孝終治家治國。
足宣至德堪弘要道。
況復(fù)凈名之勸發(fā)心。
善生之歸妙覺。
奚假落發(fā)剪須苦違俗訓(xùn)持衣捧缽頓改世儀。
坐受僧號詳謂是理。
遙學(xué)梵章寧容非法。
崇佛為主。
羞討佛字之源。
紹釋為宗。
恥尋釋語之趣。
空睹經(jīng)葉弗興敬仰總見梵僧例生侮慢。
退本追末吁可笑乎。
象運將窮斯法見續(xù)。
用茲紹繼誠可悲夫。
文多不載。
琮師尚宗據(jù)深究教源。
故章抄疏記諸無所及。
述制書論不敘丘墳。
著福田論僧官論慈悲論默語論鬼神錄。
通極論辯圣論通學(xué)論善知識錄等。
并賦詞弘瞻精理通顯。
初所著通極者。
破世術(shù)諸儒不信因果。
執(zhí)于教跡好生異端。
此論所宗。
佛理為極。
言辯圣者。
明釋教宣真孔教弘俗。
論老子教不異俗儒。
靈寶等經(jīng)則非儒攝。
言通學(xué)者。
勸引儒流遍師孔釋。
令知內(nèi)外備識俗真。
言善知識者。
是大因緣登圣越凡。
不因善友無人達也。
門人行矩者。
即琮兄之子。
為立行記流之于世。
矩少隨琮學(xué)。
咨訓(xùn)葉經(jīng)。
東西兩館并參翻譯。
為性頗屬文翰。
通覽墳素。
夙為左仆射房玄齡所知。
深見禮厚。
貞觀初。
奏敕追入。
既達京室將事翻傳。
遂疾而終。
不果開演。
鄉(xiāng)族流慟接柩。
趙州所譯眾經(jīng)。
具在馀錄。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中印土人。
興元初。
杖錫謁德宗曰。
愿得一鐘歸西國。
為陛下作大佛事。
詔廣州節(jié)度使季復(fù)脩鼓鑄。
仍令送往南天竺金堆寺。
華因置鐘于寶軍國毗盧遮那佛塔所。
無幾何。
附舶致華嚴(yán)后分梵夾。
以謝。
般若三藏。
譯于崇福寺。
成四十卷。
一云南天竺烏萇國王。
以書奉獻。
不知孰是。
宋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三
釋蓮華。
本中印度人也。
以興元元年杖錫謁德宗。
乞鐘一口歸天竺聲擊。
敕廣州節(jié)度使李復(fù)修鼓鑄畢。
令送于南天竺金堆寺。
華乃將此鐘。
于寶軍國毗盧遮那塔所安置。
后以華嚴(yán)后分梵夾附舶。
來為信者。
般若三藏于崇福寺翻成四十卷焉。
一云梵夾本是南天竺烏荼國王書獻支那天子。
書云。
手自書寫華嚴(yán)經(jīng)百千偈中所說善財童子五十五圣者。
善知識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愿品。
謹(jǐn)奉進上。
愿于龍華會中奉覲云。
即貞元十一年也。
至十二年六月。
詔于崇福寺翻譯。
罽賓沙門般若宣梵文。
洛京天宮寺廣濟譯語。
西明寺圓照筆受。
智柔智通綴文。
成都府正覺寺道恒鑒虛潤文。
千福寺大通證義。
澄觀靈邃詳定。
神策軍護軍中尉霍仙鳴左街功德使竇文場寫進。
十四年二月解座。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54—820 【介紹】: 唐吳人,字沖之。歸崇敬子。代宗大歷時舉孝廉高第。德宗貞元初策賢良為右拾遺。以直諫聞。順宗初拜給事中,遷工部侍郎。憲宗時累官工部尚書,封長沙縣男。有文學(xué),工草隸。卒謚憲。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54—820 字沖之,蘇州吳(今江蘇吳縣)人。
代宗大歷七年(772)舉孝廉高第。
德宗貞元初(785)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授右拾遺。
累遷至工部侍郎。
憲宗元和六年(811)受詔與孟簡等同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jīng)》,加右散騎常侍,轉(zhuǎn)兵部侍郎,兼判國子祭酒。
十四年遷工部尚書,累封長洲縣男,卒謚憲。
生平見《舊唐書》、《新唐書》本傳。
工草隸,筆法甚古,不近俗。
有文名,權(quán)德輿稱其“詞學(xué)精實,晦而不耀。
”(《起居舍人舉人自代狀》)《全唐詩》存詩1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97—875 【介紹】: 唐僧。宣城人,字申之。俗姓陳。年二十往福州兜率戒壇受具足戒。后游長安,受三學(xué)大德,益廣見聞。武宗會昌中廢教,暢上表論諫,并撰《歷代帝王錄》。奏上弗聽。宣宗大中中入內(nèi)講道,賜紫。懿宗賜號法寶。有《顯正記》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三)
字申之。
宣城陳氏子也。
甫九齡。
即依涇縣水西寺之清逸上人。
教授經(jīng)法。
年十九。
獲薙落。
滿歲受具于福州兜率戒壇。
尤知究習(xí)律藏。
越中之游厭足異聞。
乃趨京師西明寺從慧正師。
遍討律師宣公行道勝跡。
遂受三學(xué)大德之職。
會昌廢教。
眾議宜上表以諫。
庶幾上聽而停罷前詔。
于是兩街僧錄靈宴辯章等。
共推暢為首。
悉錄歷代帝王事。
進奏弗聽。
大中初。
賜紫伽梨。
詔充內(nèi)外壇大德。
咸通間。
詔充追福院首領(lǐng)。
兼總持寺維那。
署上座。
脩懺悔法。
加佛號一萬五千并請以本生心地觀經(jīng)一部八卷。
入藏。
詔許之。
乾符初。
賜號曰。
法寶。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卒。
壽七十九臘五十九。
其年四月二十五日。
窆于長安縣高陽小梁村。
四年尚書禮部侍郎崔沆勒文其碑。
次頌德。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
釋玄暢。
字申之。
俗姓陳氏。
宣城人也。
暢爰在弱齡便持異操。
戲則聚沙為塔摘葉為香。
年九歲于涇邑水西寺。
依清逸上人教授經(jīng)法。
年十九削發(fā)。
二十歲往福州兜率戒壇受具足戒。
聽掇律科深得宗旨。
新繒細(xì)縷一染色佳。
而往越中求聞異說。
仰京室西明寺有宣律師舊院多藏毗尼教跡。
因棲惠正律師法席。
自入京華漸萌頭角。
受京城三學(xué)大德益廣見聞。
方事講談遽鐘堙厄則會昌廢教矣。
時京城法侶頗甚徬徨。
兩街僧錄靈宴辯章同推暢為首。
上表論諫。
遂著歷代帝王錄。
奏而弗聽。
由是例從俗服。
寧弛道情。
龍蛇伏蟄而待時。
玉石同焚而莫救。
殆夫武皇厭代宣宗在天。
壞戶重開炎崗息熾。
暢于大中中凡遇誕辰入內(nèi)談?wù)摗?div id="lnmv69y" class='inline' id='people_18506_2_29_comment'>
即賜紫袈裟充內(nèi)外臨壇大德。
懿宗欽其宿德蕃錫屢臻。
乃奏修加懺悔一萬五千佛名經(jīng)。
又奏請本生心地觀經(jīng)一部八卷。
皆入藏。
暢時充追福院首領(lǐng)。
又充總持寺都維那。
尋署上座。
暢講律六十座。
度法者數(shù)千人。
撰顯正記一十卷科六帖名義圖三卷三寶五運三卷。
雖祖述舊聞標(biāo)題新目。
義出意表文濟時須。
乾符中懿宗簡自上心。
特賜師號曰法寶。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示滅。
俗齡七十九僧臘五十九。
弟子賜紫惠柔大德師遂宗紹。
以其年四月二十五日。
窆于長安邑高陽鄉(xiāng)小梁村。
四年丁酉歲尚書禮部侍郎崔沆與暢交分殊深。
著碑述遺跡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8 【介紹】: 五代時僧。臨安人,俗姓俞。初出家于欣平寺,后于杭州龍興寺講經(jīng)四十余年,出弟子七八百人。道行孤僻,性情方正,誓不趨俗舍,孜孜手不釋卷而終。有《永新鈔》、《暉理鈔》、《彌勒成佛經(jīng)疏鈔》等。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俗俞姓。
臨安人。
方稚齒。
嬉戲鄰家樹下。
忽天震其樹。
季隨僵仆。
有姊尼。
趨抱以察其色曰。
此以怖昏。
非死也。
小待且蘇。
無復(fù)慮。
已而果然。
遂勉其親。
令出家。
事欣平寺大德為師。
俄從巨信論師。
稟名數(shù)論于三衢。
時錢唐僧正蘊讓。
與閭丘方遠(yuǎn)。
江東羅隱。
二先生游。
季見而申問。
遂作二百語以贄焉。
讓大嘆賞。
乃請就龍興寺開講。
以訓(xùn)迪后學(xué)。
四十馀年。
獲弟子七八百輩。
終于乾祐之戊申初。
季嘗于講次。
見一異僧。
語作胡音。
季因問其西域未來經(jīng)論。
殊有感發(fā)。
撰永新鈔釋般若心經(jīng)。
暉理鈔。
釋上生經(jīng)彌勒成佛經(jīng)。
及諸補闕義章。
可數(shù)十卷。
并行于世。
季氣志雄邁。
情性方正。
寡言笑。
眇目下視。
操守堅確。
雖屢空。
裕如也。
故此宗。
至今繁衍云。
宋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宗季者。
俗姓俞。
臨安人也。
稚齒瑰偉心志剛直。
嘗天震鄰家樹。
季隨僵仆。
有姊尼抱就膝。
視之曰。
此非震死且有生候。
至夜未央蘇而復(fù)作。
遂勸令出家。
事欣平寺僧。
后往衢州投巨信論師學(xué)名數(shù)論。
文義淹詳且難詘伏。
鋒芒如也。
迨回杭龍興寺召講。
時僧正蘊讓給慧縱橫兩面之?dāng)骋病?div id="r7j5zbd" class='inline' id='people_14411_2_16_comment'>
與閭丘方遠(yuǎn)先生江東羅隱為莫逆之交也。
見而申問。
季作二百語詶之。
讓正賞嘆。
遂請開講四十馀年。
出弟子七八百人。
漢乾祐戊申歲。
疾終于本房。
初季講次。
遇一異人。
作胡語問西域未來之經(jīng)論。
一眾驚然。
季眇二目。
曾夜行感神光。
引之常覽古師之述作。
曰可俯而窺也。
遂撰永新鈔釋般若心經(jīng)暉理鈔解上生經(jīng)彌勒成佛經(jīng)疏鈔補猷鈔闕諸別行義章。
可數(shù)十卷。
并行于世。
季道行孤僻性情方正。
寡言語氣貌高邁。
誓不趨俗舍。
暨老懇請亦罕赴白衣家。
居唯屢空衎然自任。
而孜孜手不釋卷。
樂道向終。
至今此宗越多。
弟子講導(dǎo)不泯焉。
僧弘濟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71—1356 【介紹】: 元僧。馀姚人,字同舟,一字天岸,俗姓姚。年十六出家。從全公讀天臺書,悉通其玄義。文宗天歷初,主杭之顯慈、集慶二寺,歷主蘇之萬壽、會稽之圓通等寺。改普福寺,卒。有《四教儀紀(jì)正》和《天岸外集》。
大明高僧傳·卷第二 解義篇第二之二
釋弘濟字同舟別號天岸。
越之馀姚人。
姓姚氏。
幼孤。
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
丱時駿發(fā)絕倫。
滿授以法華經(jīng)輒成誦。
年十六為大僧。
日持四分律。
躓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
已而嘆曰。
戒固不可緩。
而精研教乘以資行解。
又可后乎。
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師習(xí)臺教。
久之悉通其旨。
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
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
付以犀角如意。
自是談辯日溢若河懸泉涌。
而了無留滯。
元泰定元年出世住萬壽圓覺。
明年鹽官海岸毀。
居民朝夕惴惴恐為魚鱉之宅。
元丞相脫驩甚憂之。
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
命濟即海岸建水陸大齊入慈心三昧。
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
帥眾遍撒其處。
凡足跡所及岸皆復(fù)固。
人稱神焉。
天歷遷集慶顯慈二寺。
適當(dāng)歲儉退處別室。
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
閱六寒暑寺告成。
至正五年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
居四載。
還寶積專修念佛三昧。
七年濟以年高八十。
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
濟堅臥不起。
門人法航等進曰。
和尚自為固善。
其如斯道何。
濟不得已遂強起受詔赴之。
無何竟拂衣復(fù)歸舊隱。
開清鏡閣以蟄焉。
因楞嚴(yán)經(jīng)諸注繁簡失當(dāng)。
將欲折衷其說為之疏解。
俄疾作即召弟子。
以唯心凈土之旨惓惓為勉間有未解其意。
濟乃厲聲曰。
生死難處生死難處。
遂書偈而逝。
時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
閱世八十有六。
坐七十有一夏。
越七日顏如生。
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
亦濟自卜之所。
嗣法弟子有上竺道臻雍熙凈琛普光允中圓通有傳天宮明靜五人。
所著有四教儀紀(jì)正天岸外集各若干卷。
行于世。
系曰。
濟有大過人者三焉。
內(nèi)外書史過目則終身不忘一也。
有高昌僧般若室利。
學(xué)兼華梵世無敵者。
請濟用高昌語譯小止觀。
而頓見文彩煥發(fā)室利郝然自失二也。
生平以流通教法為己任。
凡講法華一百十會。
而感天雨寶花繽紛者再三也。
嗚呼人或有一不愧于生。
濟備此三。
可謂世之優(yōu)曇也歟。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字同舟。別號天岸。越之馀姚人。姓姚。幼孤從里之寶積寺舜田滿和尚出家。丱時駿發(fā)絕倫。滿授以法華經(jīng)。輒成誦。年十六。持四分律。躓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而精研教乘。以資行解。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師。習(xí)臺教。久之悉通其旨。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等懺。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付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溢。若河懸泉涌。了無留滯。元泰定元年出世。住萬壽圓覺。明年鹽官海岸毀。居民朝夕惴惴??譃轸~鱉之宅。元丞相脫驩甚憂之。乃禱觀音大士于上竺。命濟即。海岸。建水陸大齋。入慈心三昧。取海沙誦大悲陀羅尼。帥眾遍撒其處。凡足跡所及。岸皆復(fù)固。人稱神焉。天歷遷集。慶顯慈二寺。適當(dāng)歲儉。退處別室。蘇人聘興大德萬壽寺。閱六寒暑。寺告成。至正五年。宣政請主會稽之圓通。居四載。還寶積。七年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濟堅臥不起。書偈而逝。閱世八十有六。坐七十有一夏。越七日。顏如生。眾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塢。
補續(xù)高僧傳·解義篇
弘濟。字同舟。一字天岸。馀姚姚氏子。投同里寶積寺舜田滿公出家。滿公師之從父也。師駿發(fā)絕倫?;蚴诜ㄈA經(jīng)。輒能記憶。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持四分律。頃步之間。不敢違越繩尺。已而嘆曰。戒固不可緩。精教乘以資行解。其又可后乎。于是往鄞。依半山全公。讀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說。嘗修法華金光明凈土期懺。聚精會神。存誠不一髣髴。于觀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談辯日增。河懸泉涌。而了無留礙。未幾。泰定改元。開法于萬壽圓覺寺。浙河左右杰偉之士。奔走其室。惟恐后之。議者謂。倡佛海之道。以播芳猷。實自師始。
新續(xù)高僧傳·譯經(jīng)篇第一之二
釋弘濟,字同舟,別字天岸,姓姚氏,世為馀姚人。幼孤,從里中寶積寺舜田滿出家。滿即其從父也。雖在幼弱,機穎俊發(fā),初授《法華經(jīng)》,便能成誦。年十六,受度為大僧,日持《四分律》,跬步之間不越繩尺。已而嘆曰:“戒為初學(xué)之門,工之始基,當(dāng)更精教乘,以資行解。”于是之鄞,依半山全,讀天臺之書,久之悉通其玄義,嘗修法華、光明、凈土期懺,歛意凝神,積誠不貳,髣髴于定中睹尊者,畀以犀角如意,自是譚辯風(fēng)生,詞如泉涌,了無留礙。當(dāng)是時,大山恢尸松江之延慶,越溪澄主武林之演福,法幢雙峙,光燄灼然,照耀大江南北,皆延濟分座說法,而越溪愛之尤篤。諸部疑難,或有未易決者,要其終始而折之。蓋諦觀圓融,洞若觀火,故叩聲應(yīng)響,略無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