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羅鄴

相關(guān)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宣宗大中間江南詩僧。
曾居九華山。
羅鄴有過往。
事跡見《唐詩紀(jì)事》卷七四。
宋史·藝文志三》收其著《九華山記》2卷、《九華山舊錄》1卷,皆已逸。
全唐詩》收詩2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臺州人。
懿宗咸通中,與羅鄴、羅隱齊名,時(shí)號三羅。
累舉不第。
僖宗廣明以后,為鄜州李孝恭從事。
傳有妓杜紅兒,善音聲,虬請歌,不答。
虬怒,拂衣而起,詰旦手刃之。
既而思之,乃取古之美女有姿艷才德者,作絕句百篇,以比紅兒,號《比紅兒》詩,當(dāng)時(shí)盛傳。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81? 臺州(今浙江臨海)人。
累舉進(jìn)士不第,乃唐末“芳林十哲”之一。
黃巢起義后,從鄜州刺史李孝恭為從事。
性狂宕無檢束。
時(shí)有妓杜紅兒,善歌舞,姿色殊絕。
虬欣慕之,請其歌,贈以繒彩。
孝恭令紅兒勿受,虬怒,遂殺紅兒。
后為臺州刺史。
僖宗中和元年(881)前后,為人所殺。
生平事跡散見《唐摭言》卷一〇、《吳越備史》卷一、《唐詩紀(jì)事》卷六九、《嘉定赤城志》卷八、《唐才子傳》卷九。
虬善詩,詞藻富贍,與羅隱、羅鄴齊名,號“三羅”。
尤善七絕,作有《比紅兒詩》100首,情極哀切,盛傳一時(shí)。
全唐詩》存羅虬詩1卷,《全唐詩逸》補(bǔ)收詩1首、斷句10聯(lián)。
唐詩匯評
羅虬,生卒年不詳,臺州(今浙江臨海)人。
能詩,詞藻富贍,與宗人羅鄴,羅隱齊名,時(shí)號“三羅”。
累舉進(jìn)士不第。
廣明中,為鄌州李孝恭從事。
時(shí)有歌者杜紅兒,虬令歌,贈以彩帛。
孝恭以紅兒為節(jié)度副使所屬意,不令受。
虬怒,殺之。
后追感其冤,作《比紅兒詩》百首,今存。
全唐詩》編為一卷。

作品評論

北夢瑣言
葆光子曰……虬有俊才,嘗見雕陰宮妓《比紅兒》詩,他無聞也。
唐詩紀(jì)事
虬辭藻富蟾,句宗人隱、鄴齊名,咸通、乾符中時(shí)號“三羅”。
唐才子傳
虬向藻富贍,與族人隱、鄴齊名,咸通間稱“三羅”,氣宇終不逮。
優(yōu)古堂詩話
侯鯖錄》云:“東坡謂世之對偶,如‘紅生’‘白熟’,‘手文’‘腳色’,二對無復(fù)加也。”然予嘗記唐羅虬詩云:“窗前遠(yuǎn)岫懸生碧,簾外殘霞掛熟紅?!比粍t羅虬已用“生碧”對“熟紅”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江南人。早年結(jié)識姚合、賈島、無可。宣宗大中間,住長安薦福寺,為內(nèi)供奉賜紫僧,嘗作詩贈瓜沙僧悟真、吊詩人劉得仁。歷事三朝,約于僖宗時(shí)去世,年逾六十。為詩尚苦吟,多作近體,與同時(shí)詩人來往唱和甚頻。有集,佚。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江南僧。
早年及識姚合、賈島、無可。
宣宗大中間住長安薦福寺,為內(nèi)供奉賜紫。
大中五年(851)作詩贈瓜沙僧悟真。
又曾作詩吊劉得仁。
與李頻、李洞、許棠、曹松、齊己、張??、羅鄴、李昌符等皆有來往。
歷事三朝,約于僖宗時(shí)方去世,享年60歲以上。
事跡見《唐才子傳》卷三。
為詩尚苦吟,多作近體。
有集1卷,已佚。
全唐詩》存詩16首,《全唐詩外編》補(bǔ)詩1首,斷句1聯(lián)。
另《剡錄》、《詩淵》等書中尚存2首,《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唐詩匯評
棲白,生卒年里貫均未詳。江南僧,后居長安薦福寺,宣宗朝為內(nèi)供奉,賜紫,歷三朝。詩名甚著,與詩人劉滄、許裳、張喬、曹松、李洞、貫休、齊己等均有酬唱。有《棲白集》一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一卷。
全唐詩補(bǔ)逸
棲白,越中僧。補(bǔ)詩一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2—912 【介紹】: 五代時(shí)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jié)峻行,傳《法華經(jīng)》、《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shí)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jiān)勁夸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2—912 字德隱,俗姓姜,婺州蘭溪(今浙江蘭溪)人。
7歲出家,20歲受具足戒。
懿宗咸通初往洪州游學(xué),后漫游江西、吳越。
僖宗乾符初返居婺州。
昭宗乾寧元年(894)往錢塘謁錢镠,受禮遇。
二年赴江陵依成汭。
天復(fù)二年(902)得罪成汭,流放黔州。
冬潛逃南岳隱居。
三年入蜀,為王建所重,賜號禪月大師,特建龍華院居之。
后梁乾化二年十二月卒。
生平見曇域《禪月集序》、《宋高僧傳》卷三〇。
休十五、六歲即有詩名,后廣交詩友,與當(dāng)代名詩人陳陶、方干、許棠、李頻、張為、曹松、吳融、羅隱、羅鄴、韋莊、齊己等皆有唱酬。
又工書善畫。
吳融稱:“上人之作,多以理勝,復(fù)能創(chuàng)新意,其語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際。
”(《西岳集序》)孫光憲稱其詩“骨氣混成,境意卓異”(《白蓮集序》)。
今存《禪月集》25卷。
全唐詩》編為12卷,《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7首、斷句6,補(bǔ)題1首。
唐詩匯評
貫休(832-913),婺州蘭溪(今屬浙江)人。俗姓姜,字德隱。少向佛,師安和寺僧圓貞。與鄰院童子處默于習(xí)經(jīng)之馀更相唱和,詩名漸著,大中中受成。咸通中,于洪州開元寺聽《法華經(jīng)》。數(shù)年后,親登講筵。后返婺州。乾寧初、謁浙東錢镠。西游江陵,初為成汭所禮,居龍興寺,后被譖,流放黔州。遂入蜀,王建甚禮遇之,呼為“得得來和尚”,賜號禪月大師,卒。休善畫,師閻立本,又工草書,世稱“姜體”。集初名《西岳集》,吳融為序;休卒后,弟子曇域集其詩丈為《禪月集》三十卷,今本存詩二十五卷,佚去文五卷?!?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十二卷。
全唐詩補(bǔ)逸
貫休,俗姓姜氏,字德隱,蘭溪人。補(bǔ)詩二首。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一
貫休字德隱。俗姓姜氏。婺州蘭溪人。七歲投本邑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乾寧初獻(xiàn)詩吳越武肅王。復(fù)北謁荊帥成汭。后忤汭。黜出黔中。再游荊南。高季昌館之龍興寺。天復(fù)中入成都。王建留住東禪院。署號禪月大師。尋建龍華道場。令居之。累加龍樓待詔明因辨果功德大師翔麟殿引駕內(nèi)供奉經(jīng)律論道門選練教授三教元逸大師守兩川僧箓大師賜紫大沙門。梁乾化二年卒。年八十一。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字德隱。金華蘭溪姜氏子。七歲。父母使依邑之和安寺圓貞禪師。為童侍。日能誦法華經(jīng)。千言不啻。所居與處嘿鄰。而同時(shí)薙染。故襟誼視他尤密。每隔籬談?wù)?。旁聽皆驚異。始受具戒。詩名已大著。復(fù)往豫章。究經(jīng)論??ぬ赝鯌V篤敬。后蔣瑰命監(jiān)洗懺戒壇。唐乾寧初。謁吳越王錢氏。因獻(xiàn)詩五章。章八句。以頌平越之功。王悅。贈遺豐腆。且樹碑。悉紀(jì)贊佐諸臣之名。而并列休詩于碑陰。以歸美朝廷。于是吳越獲賜鐵券。號功臣。則休與有力焉。休于書知六法。畫善水墨。眾安橋強(qiáng)氏。嘗請休作十八羅漢像。識者謂入神品。曰當(dāng)吾下筆時(shí)。非想見其真。不敢也。 過歙。見唐安寺蘭阇梨。三年。南登衡岳。北訪荊帥成汭。汭加禮。館之龍興寺。會內(nèi)翰吳融謫宦。遂相追從。融為休。序其集。未幾?;蛴凶P休于汭者。命遷公安。以待辨。乃題研寄意曰。入匣始身安。卒游蜀。署禪月大師。蜀主每見。則以得得來和尚呼之。蓋其初以詩獻(xiàn)蜀主。有三衣一缽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之句也。乾化二年終。春秋八十一。葬成都北門外。塔曰白蓮。弟子曇域集其文。冠以融序。行世。名士韋藹議其著述。有風(fēng)刺體。系乎教化。誠不在二李白賀下。又廣成先生杜光庭。評其書。瘦勁可愛。號姜體。韋莊詩曰。豈是為貧常見隔。定應(yīng)嫌酒不相過。休肥而矬。蜀相王鍇影堂贊。殊能言其體裁。故茲聊舉其梗槩云。
宋高僧傳·卷第三十 雜科聲德篇第十之二
釋貫休。字德隱。俗姓姜氏。金華蘭溪登高人也。七歲父母雅愛之。投本縣和安寺圓貞禪師。出家為童侍。日誦法華經(jīng)一千字。耳所暫聞不忘于心。與處默同削染。鄰院而居。每隔籬論詩互吟尋偶對。僧有見之皆驚異焉。受具之后詩名聳動于時(shí)。乃往豫章傳法華經(jīng)起信論。皆精奧義講訓(xùn)且勤。本郡太守王慥彌相篤重。次太守蔣瑰開洗懺戒壇。命休為監(jiān)壇焉。乾寧初赍志謁吳越武肅王錢氏。因獻(xiàn)詩五章。章八句。甚愜旨遺贈亦豐。王立去偽功。朝廷旌為功臣。乃別樹堂立碑記同力平越將校姓名。遂刊休詩于碑陰。見重如此。休善小筆得六法。長于水墨形似之狀可觀。受眾安橋強(qiáng)氏藥肆請。出羅漢一堂云。每畫一尊必祈夢得應(yīng)真貌。方成之。與常體不同。自此游黟歙與唐安寺蘭阇梨道合。后思登南岳。北謁荊帥成汭。初甚禮焉。于龍興寺安置。時(shí)內(nèi)翰吳融謫官相遇。往來論道論詩。融為休作集序則乾寧三年也。尋被誣譖于荊帥。黜休于功安。郁悒中題硯子曰。入匣始身安。弟子勸師入蜀。時(shí)王氏將圖僣偽。邀四方賢士。得休甚喜。盛被禮遇賜賚隆洽。署號禪月大師。蜀主常呼為得得來和尚。時(shí)韋藹舉其美號所長者。歌吟諷刺微隱存于教化。體調(diào)不下二李白賀也。至梁乾化二年終于所居。春秋八十一。蜀主慘怛一皆官葬。塔號白蓮。于城都北門外升遷為浮圖。乃偽蜀乾德中。即梁乾化三年癸酉歲也。休能草圣出。弟子曇域。癸酉年集師文集。首安吳內(nèi)翰序。域?yàn)楹笮?。韋莊嘗贈詩曰。豈是為窮常見隔。只應(yīng)嫌酒不相過。又廣成先生杜光庭相善。比鄉(xiāng)人也。休書跡好事者。傳號曰姜體是也。嘗睹休真相肥而矬。蜀宰相王鍇作贊。曇域戒學(xué)精微。篆文雄健。重集許慎說文。見行于蜀。有詩集。亞師之體也。

作品評論

吳融《禪月集序》
(貫休)上人之作,多以理勝,復(fù)能創(chuàng)新意,其語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際,然其旨?xì)w必合于道。太白、樂天既歿,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誰?
孫光憲《白蓮集序》
議者以唐宋詩僧,唯貫休禪師骨氣混成,境意卓異,殆難儔敵。
鑒誡錄
唐有十僧詩,選在諸集中,唯禪月大師所吟千首,吳融侍郎序之,號曰《巨岳集》,多為古體,窮盡物情。議者稱白樂天為“廣大教化主”,禪月次焉。
五代詩話引《西清詩話》
至于羅隱、貫體,搏志于偏霸,爭雄逞奇,語欲高而意未嘗不卑,乃知天稟自然,有一定而不能易者。
瀛奎律髓
(貫休)為詩有極奇處,亦有太粗處?!氨M日覓不得,有時(shí)還自來”,為人嘲作《失貓》詩,此類是也。然道價(jià)甚高,年壽亦高。
唐才子傳
(貫)休一條直氣,海內(nèi)無雙,意度高疏,學(xué)問叢脞,天賦敏速之才,筆吐猛銳之氣,樂府古律,當(dāng)時(shí)所宗。雖尚崛奇,每得神助,馀人走下風(fēng)者多矣。昔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果憎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過也。
唐音癸簽
貫休詩奇思奇句,一似從天墜得;無奈發(fā)村,忽作怒罵、令人不堪受。
《載酒園詩話又編》
詩至晚唐而敗壞極矣,不待宋人……甚則粗鄙陋劣,如杜荀鶴、僧貫休者。貫休村野處殊不可耐。如《懷素草書歌》中云:“忽如鄂公喝住單雄信,秦王肩上搭著棗木??!贝撕萎悅岣杆膬涸~?又如《山居》第八篇末句云:“從他人說從他笑,地覆天翻也只寧。”豈不可丑!然猶在周存、盧延讓上,以尚有“葉和秋蟻落、僧帶野云來”、“青云名士如相訪,茶渚西峰瀑布冰”數(shù)語,殊涵清氣也。
《東目館詩見》
貫休不肯平易,時(shí)極嵚崎之致,而意旨頗嫌徑露。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33—909 【介紹】: 唐馀杭人,一說新城人,又作新登人,字昭諫,號江東生。本名橫,以十舉進(jìn)士不第,改今名。以詩文名于當(dāng)世。不受朱溫徵召。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錢镠辟為掌書記,后遷節(jié)度判官、給事中等。有《讒書》、《江東甲乙集》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33—910 本名橫,字昭諫,號江東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陽)人。
排行十五。
舉進(jìn)士,十余年不第。
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始為衡陽主簿。
僖宗乾符三年(876)因父歿丁憂回鄉(xiāng)。
除服又往游京師,廣明中遇黃巢攻陷長安,歸隱于池州梅根浦。
梁太祖(朱全忠)曾以諫議召,不至。
依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光啟三年(887),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掌書記。
昭宗天祐三年(906)充節(jié)度判官。
后梁開平二年(908)授給事中,次年遷鹽鐵發(fā)運(yùn)副使。
寓于蕭山,十二月病卒。
生平見沈崧《羅給事墓志》(《羅氏宗譜》引),《吳越備史》卷一,《舊五代史》本傳以及《五代史補(bǔ)》卷一、《唐詩紀(jì)事》卷六九、《唐才子傳》卷九等。
今人汪德振有《羅昭諫年譜》。
隱善小品文,多諷世之作。
其《讒書》5卷頗享盛名。
詩與宗人羅虬、羅鄴齊名,稱江東三羅。
又與杜荀鶴、陸龜蒙、吳融、鄭谷等以詩往還。
詩風(fēng)近于元白,雄麗坦直,通俗俊爽,詩句膾炙人口,如“今朝有酒今朝醉”、“為誰辛苦為誰甜”等,至今傳為口語。
擅長詠史,各體中尤工七律。
清洪亮吉云:“七律至唐末造,惟羅昭諫最感慨悲涼,沉郁頓挫,實(shí)可遠(yuǎn)紹浣花(杜甫),近儷玉溪(李商隱),……迥非他人所及。
”(《北江詩話》卷六)七絕亦有特色。
書目記載有《江東集》、《甲乙集》及其他著作多種。
今人雍文華校輯《羅隱集》(中華書局),最為完備。
今人潘慧惠有《羅隱集校注》。
全唐詩》存詩11卷又1首,《全唐詩逸》補(bǔ)詩1首。
《全唐詩外編》及《全唐詩續(xù)拾》補(bǔ)詩14首,斷句17。
唐詩匯評
羅隱(833-909),字昭諫,自號江東生,新城(今浙江富陽)人。
本名橫,大中、咸通中屢舉進(jìn)士不第,遂改名隱。
宗人羅鄴、羅虬齊名,時(shí)號“三羅”。
咸通末,為湖南觀察使于瑰掌書記,官衡陽主簿。
又為淮南李蔚從事。
廣明中,避亂歸鄉(xiāng)里。
光啟三年,鎮(zhèn)海節(jié)度使錢镠表為錢塘令,遷著作郎、節(jié)度掌書記,轉(zhuǎn)司勛郎中,充節(jié)度判官。
后梁開平二年,授給事中。
次年,遷鹽鐵發(fā)運(yùn)使。
卒。
隱工詩文。
咸通八年,曾自編其雜文為《讒書》,皆抗?fàn)帒嵓ぶ裕~鋒犀利,今存。
有詩集《甲乙集》十卷,亦存。
清人輯有《羅昭諫集》八卷。
全唐詩》編詩十一卷。
全唐詩補(bǔ)逸
羅隱字昭諫,馀杭人。后梁太祖開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補(bǔ)詩一首。
全唐文·卷八百九十四
隱字昭諫。馀杭人。屢舉不第。光啟三年。吳越王錢镠表奏為錢塘令。遷著作郎。辟掌書記。天祐三年充判官。梁開平二年授給事中。遷發(fā)運(yùn)使。是年卒。年八十馀。

作品評論

唐摭言
羅隱,梁開平中累征夕郎不起。羅袞以小天倅大秋姚公使兩浙,袞以詩贈隱曰:“平日時(shí)風(fēng)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寰區(qū)嘆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游。何當(dāng)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命卓侯?!彪[答曰:“昆侖水色九般流,飲即神仙憩即休。敢恨守株曾失意?始知緣木更難求。鸰原謾欲均馀力,鶴發(fā)那堪問舊游!遙望北辰當(dāng)上國,羨君歸棹五諸侯。”
北夢瑣言
鄴王羅紹威喜文學(xué),好儒士,每命幕客作四方書檄,小不稱旨,壞裂抵棄,自劈箋起草,下筆成文。又癖于七言詩。江頭有羅隱,為錢镠客,紹威伸南阮之敬。隱以所著文章詩賦酬寄,紹威大傾慕之,乃目其所為詩集曰《偷江東》。今鄴中人士,多有諷誦。
鑒誡錄
(羅)隱常獻(xiàn)卷于鄭相公畋。鄭女妙于篇什,每讀隱詩,至“張華謾出如丹語,不及劉侯一紙書”,未嘗不于父前三復(fù),似慕其才。相國或一日因隱到宅,遂留從容,命女下簾窺之。女見隱為人迂差,永不復(fù)吟隱詩矣。
舊五代史本傳
(羅隱)詩名于天下,尤長于詠史,然多所譏諷,以故不中第,大為唐宰相鄭畋、李蔚所知。
《續(xù)唐三體詩》引《西清詩話》
人才高下,各有分限。少陵、太白當(dāng)險(xiǎn)阻艱難、流離困躓,杰然出語自高。至羅隱諸人,向用偏伯之國,夸雕逞奇,雖欲高,而意未嘗不卑。譬之秦武陽氣慨全燕,見秦王則戰(zhàn)掉失色;淮南王雖為神仙,謁帝猶輕其舉止。此豈由素習(xí)哉!天稟自然,不可強(qiáng)力至也。
唐才子傳
(隱)少英敏,善屬文,詩筆尤俊拔,養(yǎng)浩然之氣……恃才忽睨,眾頗憎忌。自以當(dāng)?shù)么笥茫坏诼渎?,傳食諸侯,因人成事,深怨唐室。詩文多以譏刺為主,雖荒祠木偶,莫能免者。
唐詩品匯
(隱)工詩、長于詠物。
四友齋叢說
羅隱詩雖是晚唐,如“霜壓楚蓮秋后折,雨催蠻酒夜深酤”,亦自婉暢可諷。
《詩源辨體》
律詩由盛唐變至錢、劉,由錢、劉變至柳宗元、許渾、韋莊、鄭谷、李山甫、羅隱,皆自一源流出;體雖漸降,而調(diào)實(shí)相承,故為正變。
《五朝詩善鳴集》
雖曰鄴、隱齊名,畢竟隱雄于鄴。
《載酒園詩話又編》
溫、李俱善作駢語,故詩亦綺麗。隱之表啟不減兩生,詩獨(dú)帶粗豪氣,絕句尤無韻度,酷類宋人,不知爾時(shí)何以名重至此!鄴州羅紹威至自號其集為《偷江東》,青州王師范遣使賚禮市求其一篇,然猶武人。令狐滈登第,隱賀之,其父绹曰:吾不喜汝及第,喜汝得羅公一篇耳?!编嶎迸l誦其詩,窺其貌寢乃已。由今視之,亦何煩爾乎?
《載酒園詩話又編》
隱亦時(shí)有警句,但不能首尾溫麗。
《唐音審體》
昭諫生于有唐末造,其亡已入五代矣。今體詩氣雄調(diào)響,罕與為匹。然唐人蘊(yùn)藉婉約之風(fēng),至昭諫而盡;宋人淺露叫囂之習(xí),至昭諫而開。文章氣運(yùn),于此可觀世變。
戴京曾《羅昭凍集序》
羅昭諫詩,言中有響,《三百篇》后頗寓諷諫之意?;蛘咭云湔Z多平易而忽之,要之勝填詞豪艷而無當(dāng)于興感者什佰矣。況其精邃自然處,正復(fù)不讓唐之初、盛。
一瓢詩話
“三羅”其名,隱為最,虬次之,鄴斯下矣。
一瓢詩話
羅昭諫為三羅之杰。調(diào)高韻響,絕非晚唐瑣屑,當(dāng)與韋端己同日而語。
北江詩話
七律至唐未造,惟羅昭諫最感慨蒼涼,沉郁頓挫,實(shí)可以遠(yuǎn)紹浣花,近儷玉溪。蓋由其人品之高,見地之卓,迥非他人所及。次則韓致堯之沉麗,司空表圣之超脫,真有念念不忘君國之思。孰云吟詠不以性情為主哉!若吳子華之悲壯,韋端己之凄艷,則又其次也。
《雨村詩話》
五代自以韓偓、韋莊二家為升堂入室,然執(zhí)牛耳者必推羅江東。其詩堅(jiān)渾雄博,亦自老杜得來,而絕不似宋西江派之貌襲。世人稱之者少,何也?皮、陸輩雕文刻鏤,近乎土木偶人,少生趣矣。
三唐詩品
專裁七律,是鄭都官一流,不得其源所出。傷亂情多,時(shí)見言旨,第詞無蓄意,風(fēng)格告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