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介紹】: 唐閬州新政人。李叔明子。以少卿從德宗于梁州。父嚴敕以死報君,故有功,擢禁軍將軍。貞元初遷太子詹事,后貶羅州別駕。
昪字正倫。本姓李。徐州人。幼孤養(yǎng)于徐溫。遂冒姓徐氏。名知誥。吳天祐中。自元從指揮使遷升州防禦使。累遷檢校太保潤州團練使。朱瑾殺溫子知訓(xùn)。知誥以州兵入廣陵定亂。遂代知訓(xùn)為淮南節(jié)度行軍副使內(nèi)外馬步都軍副使。武義元年拜左仆射參知政事。順義元年加同平章事。領(lǐng)江州觀察使。溫死。加都督中外諸軍事。封潯陽公。改封豫章公。太和三年。以太尉中書令領(lǐng)鎮(zhèn)海寧國諸軍節(jié)度使出鎮(zhèn)金陵。天祚元年加尚父太師大丞相天下兵馬大元帥。進封齊王。三年受吳禪。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尋改號唐。改元升元。復(fù)姓李氏。更今名。七年二月殂。年五十六。僭謚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閬州新政人,字向。鮮于叔明兄。涉學(xué)明經(jīng),輕財務(wù)施。舉進士。玄宗天寶末,為京兆尹,歷御史中丞、劍南節(jié)度使。以忤楊國忠被貶。
人物簡介
【生卒】:722—793 【介紹】: 唐僧。河南洛陽人,俗姓高。年二十八,投師習(xí)學(xué),住洛陽同德寺。精律典,復(fù)歸信禪宗,從荷澤神會付授心印。后志歷四方,周游天下名山。德宗時,將精簡僧尼,無名上表直諫,事遂止。貞元六年,往游五臺山。卒于佛光寺。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五 傳宗科(三)
宋高僧傳·卷第十七 護法篇第五姓高氏。其先渤海人。祖有宦游洛陽者。因家焉。年二十八。隸同德寺出家。始研律部。既而以禪宗之盛。獲記莂于荷澤會公。先是會每謂人曰。吾法必待無名者。然后付之。及是而果信。乃周歷遍攬。以極其造詣。而名之志得矣。貞元初。朝士鮮于叔明。令狐峘。勸上。料簡天下僧尼。以利百姓。名聞之遽上疏諫。事遂寢。流叔明峘海南。六年杖錫五臺。九年十二月十二日。方赴中食于佛光寺。食先畢。凝然趺坐。不動。撼之則已化去矣。春秋七十二。臘四十三。十一年阇維。斂舍利升許。澤潞節(jié)度使李抱真。建塔以葬。
釋無名。姓高氏。渤海人也。祖宦今西京。乃為洛陽人矣。沖孺之齡舉措卓異。口不嚌辛血性不狎諠嘩。邈矣出塵。故難留滯。年二十八若瘦雁之出籠。投師習(xí)學(xué)依隨隸同德寺。及精律藏解一字以無疑聞有禪宗思千里而請決舉領(lǐng)整裘開扃見路。辭飛筆健思若涌泉。因隨師游方訪祖師之遺跡。得會師付授心印會先語諸徒曰。吾之付法無有名字。因號無名也。自此志歷四方周游五岳。羅浮廬阜雙峰??公鋁嶺牛頭剡溪若耶天臺四明罔不詢問。風(fēng)格高遠神操朗澈。博識者睹貌便伏。僻見者發(fā)言必摧時德宗方納鮮于叔明令狐峘料簡僧尼事。時名有表直諫并停。尋時鮮于叔明令狐峘等流南海百姓。至貞元六年往游五臺居無定所。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于佛光寺。先食訖儼然坐化。春秋七十二。臘四十三。十一年阇維獲舍利一升。澤潞節(jié)度使李抱真。建塔于佛光寺。貞元六年庚午歲也。或云名著疏解彌陀經(jīng)焉。
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