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從禮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遇安(九二四~九九五),福州(今屬福建)人。住溫州瑞鹿寺。青原下十世,天臺韶國師法嗣。太宗至道元年卒,年七十二。事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六、《新續(xù)高僧傳》卷三。今錄詩二首。
補續(xù)高僧傳·讀誦篇
前是。有破句讀楞嚴得悟。曰遇安者。福州人。居瑞鹿上方。道德著聞。頗為一方宗仰。其死生之際。脫然自在。與師若出一手。一日將示滅。喚弟子蘊仁侍立。停棺于側(cè)。說偈曰。不是嶺頭攜得去。豈從雞足付將來。逐自入棺。安詳整頓。命蘊仁闔釘。經(jīng)三日。門人起棺。見師右脅而臥。眾哀慟。師遂起。如夢醒狀。命撾鼓。升堂說法。訶責垂戒曰。此度更起吾棺。非吾徒也。言訖復入棺而化。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遇安者,閩之福州人也,其姓字不詳。
初出家時習天臺教。
一日讀《首楞嚴經(jīng)》,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忽焉有省,謂此當以“知見立”讀,“知即無明本”為句,“知見無”讀,“見斯即涅槃”為句。
蓋以知見為入道之始,知見無為證果之終。
理想圓通,超然無礙,時稱之安楞嚴,謂于此經(jīng)別有悟處也。
已而往天臺禮韶國師,韶便叩曰:“聞公常課《首楞嚴經(jīng)》,是否?
”安曰:“是。
”韶曰:“是則是,是則非是,更須體究始得。
”安曰:“道是假名,佛亦妄立,十二部教亦是接物利生,一切是妄,何以為真?
”韶云:“唯有妄故,將真對妄,推窮妄性本空,真亦何有?
故知妄真總是虛名,二字對治都無實體,窮其根本,一切皆空。
”安曰:“既言一切是妄,妄亦同真,真妄無殊,復是何物?
”韶云:“若言何物,亦是虛妄,無相亦無,語言道斷。
”安于言下大悟,乃呈偈曰:“推真真無物,窮妄妄無形。
反觀真與妄,真妄亦虛名。
”遂獲印可,后住錫仙巖,任卓庵于大羅之垠坑,所謂白云庵也。
相傳安居此山,每騎虎出入,至溪畔且屬之曰:“女且隱伏,以俟我歸。
”或餉之以食,跨而登山,由是風聞四方,從者如歸。
嘗有仙子三人,同來訪安曰:“聞師宣揚正法眼藏,度脫迷流,遠來造請,愿示津梁。
”安云:“有道不離寸步,便到家鄉(xiāng),早已涉程途了也。
”仙子三人,從茲領悟,欣然謝,退于巖際,牽臂入潭,隱而不見。
宋至道元年春,將示疾,呼嗣法蘊仁示之偈曰:“不是嶺頭攜得事,豈從雞足付將來。
自古圣賢皆若此,非吾今日為君栽。
”付已,沐浴更衣,令舁棺至室,良久自入棺。
三日,門人啟棺視之,見安右脅吉祥而臥,四眾哀慟,安乃再起,訶責垂誡,且云:“夢幻俱空,空所何有?
此度更啟吾棺者,非吾弟子。
”言訖,入棺長往。
安生于后唐莊宗甲申八月十三日,寂于宋至道元年乙未三月三日,世壽七十有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