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司馬承禎

相關(guān)人物:共 7 位
共 9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奉詔受邊服,總徒筑朔方。
驅(qū)彼犬羊族,正此戎夏疆。
子來多悅豫,王事寧怠遑。
三旬無愆期,百雉郁相望。
雄視沙漠垂,有截北海陽。
二庭已頓顙,五嶺盡來王。
驅(qū)車登崇墉,顧眄凌大荒。
千里何蕭條,草木自悲涼。
憑軾訊古今,慨焉感興亡。
漢障緣河遠(yuǎn),秦城入海長。
顧無廟堂策,貽此中夏殃。
道隱前業(yè)衰,運開今化昌。
制為百王式,舉合千載防。
馬牛被路隅,鋒鏑銷戰(zhàn)場。
豈不懷賢勞,所圖在永康。
王事何為者,稱代陳頌章。
評注(點擊查看或隱藏評注)
夫得道成真。有隱有顯。躋神化質(zhì)。多術(shù)多途。大茅君辭親入岳。仙業(yè)備而歸來。坐致旌輿。白日輕舉。高邱子解形避世。丹藥就而不返。行馭龍鶴。遁景潛升。見靈妙者。以獎諸道學(xué)之勤。混?(攴冬)?(攴卒)者。以息其生離之望?;蛎钟姓遮ぶ?。事不可違。或性樂有語默之殊。理從自適。古仙出處。兼此顯晦。時人記傳。罕能詳測。故跡有再三。述有前后。會通機變。方知至妙焉。桐柏真人王君。即周靈王之太子子晉也。按史記云。太子圣而早卒。據(jù)列仙傳曰。隱而登仙。兩說不同。蓋有由矣。司馬公述乎國史。劉子政驗以道書。國史載其前卒之蹤。道書著其后仙之事。真仙相反。尚見異于同時。彼我相違。況與懸于數(shù)紀(jì)。且其特稟靈氣。已積習(xí)于前生。假孕人胎。暫應(yīng)身于此世。幼而通圣。是習(xí)性之久也。誕而有髭。是身貌之昔也。鍊神入微。謫仙促限。知賓帝之一舉。期師曠于三載。說賓帝乃沖形之旨。豈肯沈魂。誡師曠慎。不壽之言。明知弗夭。良以早斃人間。遽還仙境。輕此儲位。重彼真仙。游洛川以佇懷。暢笙歌之逸韻。感浮邱而降接。傳出世之奇方。故能蛻形示終。隱山學(xué)道。振羽之日。謝時沖天。其初卒后仙。亦不足疑怪也。是以京陵之墓。經(jīng)古啟而劍飛。緱氏之祠。迄今立而神在。化升之致。事理昭然。承禎早處嵩岳。慕山林之抗跡。每謁堂廟。欽影響之馀靈。對風(fēng)景而虛心。懷七日之如昨。瞻云天而悠思。仰三清之又元。復(fù)以玉晨策命。當(dāng)侍弼之榮秩。金庭宰職。赴桐柏之名山。五岳是司。偫神所奉。八洞交會。諸仙游集。周紫陽受素奏之符。夏明晨稟黃水之法。密契者傳秘訣于同道。歸誠者告幽遁之殊庭。靈墟信奇。丹水濟(jì)成神之域。福地旌異。黃云靄不死之鄉(xiāng)。林宇巖房。存諸棲憩。石梁峰闕。紀(jì)其登游。所以負(fù)笈幽尋。為室靜處。希夷尚閟。視聽罕通。乃觀仙傳。追伊洛之發(fā)跡。復(fù)披真誥。慕華陽之降形。輕運丹青。敬載圖象。敢為贊述。庶表誠心。方以焚香啟玩。窺天洞于素牒。聽氣內(nèi)思。奉光儀于絳府。自以在世。迄于升真。凡有一十一圖。纂成一卷。
稟神幼圣,繼明英聰。
咨諫壅水,切爭飾宮。
如何不納,更事修崇。
預(yù)言禍敗,果致卑窮。
① 一本此下有先生二字
引用典故:四皓 海變田 鳳京 漢武愛祈禱 軒皇 周史
紫微降天仙,丹地投(一作授)云藻
上言華頂事,中問長生道。
華頂居最高,大壑朝陽早。
長生術(shù)何妙,童顏后天老。
清晨朝鳳京,靜夜思鴻寶。
憑崖飲蕙氣,過澗摘靈草。
人非冢已荒,海變田應(yīng)燥。
昔嘗游此郡,三霜弄溟島
緒言霞上開,機事塵外掃。
頃來迫世務(wù),清曠未云保。
崎嶇待漏恩,怵惕司言造。
軒皇重齋拜,漢武愛祈禱。
順風(fēng)懷崆峒,承露在豐鎬。
泠然委輕馭,復(fù)得散(一作快)幽抱。
柱下留伯陽,儲闈登四皓。
聞有參同契,何時一探討。
冬宵引贈司馬承禎(678年) 初唐 · 宋之問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戶墐兮行人絕。
獨坐山中兮對松月,懷美人兮屢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勁風(fēng)。
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
喜馬參軍相遇醉歌(698年10月) 唐初 · 陳子昂
吾無用久矣,進(jìn)不能以義補國,退不能以道隱身。天子哀衿,居于侍省,且欲以芝桂為伍,麋鹿同曹,軒裳鐘鼎,如夢中也。南榮曝背,北林設(shè)罝,有客叩門,云吾道存,孺子孺子,黃中通理。時玄冬遇夜,微月在天,白云半山,志逸海上,酒既醉,琴方清,陶然玄暢,浩爾太素,則欲狎青鳥,寄丹丘矣。日月云邁,蟋蟀謂何,夫詩可以比興也,不言曷者。時醉書散灑,乃昏見清廟臺令,如此有蜀云氣也。畢大拾遺、陸六侍御、崔議司、崔兵曹、鮮于晉、崔湎子、懷一道人當(dāng)知吾此評是實錄也,若東萊王仲烈見之,必以為真醉,歌曰。
獨幽默以三月兮,深林潛居。
時歲忽兮,孤憤遐吟。
誰知我心,孺子孺子,其可與理分。
引用典故:平原賦
暮川罕停波,朝云無留色。
故人琴與詩,可存不可識。
識心尚可親,琴詩非故人。
鳴皋初夢趙,蜀國已悲陳。
感化傷淪滅,魂交惜未申。
冥期失幽報,茲理復(fù)今晨。
前嗟成后泣,已矣將何及。
舊感與新悲,虛懷酬昔時。
趙侯鴻寶氣,獨負(fù)青云姿。
群有含妙識,眾象懸清機。
雄談盡物變,精義解人頤。
在陰既獨善,幽躍自為疑。
踠彼千里足,傷哉一尉欺。
陳生富清理,卓犖兼文史。
思縟巫山云,調(diào)逸岷江水。
鏗鏘哀忠義,感激懷知己。
負(fù)劍登薊門,孤游入燕市。
浩歌去京國,歸守西山趾。
幽居探元化,立言見千祀。
埋沒經(jīng)濟(jì)情,良圖竟云已。
坐憶平生游,十載懷嵩丘。
題書滿古壁,采藥遍巖幽。
子微化金鼎,仙笙不可求。
榮哉宋與陸,名宦美中州。
存亡一暌阻,岐路方悠悠。
自予事山海,及茲人世改。
傳聞當(dāng)世榮,皆入古人名。
無復(fù)平原賦,空馀鄰笛聲。
泣對西州使,悲訪北邙塋。
新墳蔓宿草,舊闕毀殘銘。
為君成此曲,因言寄友生。
默語無窮事,凋傷共此情。
司馬承禎上劍鏡 盛唐 · 李隆基
五言律詩
寶照含天地,神劍合陰陽。
日月麗光景,星斗裁文章。
寫鑒表容質(zhì),佩服為身防。
從茲一賞玩,永德保齡長。
紫府求賢士,清溪祖逸人。
江湖與城闕,異跡且殊倫。
(一作聞)有幽棲者,居然厭俗塵。
林泉先得性,芝(一作松)桂欲調(diào)神。
地道踰稽(一作雞)嶺,天臺接海濱(一作瀕)。
音徽從此間,萬古一芳春。
引用典故:別杖
道隱不可見,靈書藏洞天。
吾師四萬劫,歷世遰相傳。
別杖留青竹,行歌躡紫煙。
離心無遠(yuǎn)近,長在玉京懸。
大鵬賦(725年) 盛唐 · 李白
予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予有仙風(fēng)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因著大鵬遇希有鳥賦以自廣。此賦已傳于世。往往人間見之?;谄渖僮?。未窮宏達(dá)之旨。中年棄之。及讀晉書。睹阮宣子大鵬贊。鄙心陋之。遂更記憶。多將舊本不同。今腹存手集。豈敢傳諸作者。庶可示之子弟而已。其辭曰。
南華老仙。
發(fā)天機于漆園。
吐崢嶸之高論。
開浩蕩之奇言。
徵至怪于齊諧。
談北溟之巨魚。
吾不知其幾千里。
其名曰鯤。
化成大鵬。
質(zhì)凝胚渾。
脫鬐鬣于海島。
張羽毛于天門。
刷渤澥之春流。
晞扶桑之朝暾。
烜赫乎宇宙。
憑陵乎昆崙。
一鼓一舞。
煙蒙沙昏。
五岳為之震蕩。
百川為之崩奔。
爾乃蹶厚地。
摩太清。
亙層霄。
突重溟。
激三千以崛起。
搏九萬而迅征。
背嶪太山之崔嵬。
翼舉長云之縱橫。
左回右旋。
倏陰忽明。
歷汗漫以夭矯。
排閶闔之崢嶸。
鴻濛。
扇雷霆。
斗轉(zhuǎn)而天動。
山搖而海傾。
怒無所搏。
雄無所爭。
固可想像其勢。
髣髴其形。
若乃足縈虹蜺。
目耀日月。
連軒沓拖。
揮霍翕忽。
噴氣則六合生云。
灑毛則千里飛雪。
邈彼北荒。
將窮南圖。
逸翰以傍擊。
鼓奔飆而長驅(qū)。
燭龍銜光以照物。
列缺施鞭而啟途。
塊視三山。
杯看五湖。
其動也神應(yīng)。
其行也道俱。
任公見之而罷釣。
有窮不敢以彎弧。
莫不投竿失鏃。
仰之長吁。
爾其雄姿壯觀。
映背河漢。
上摩蒼蒼。
下覆漫漫。
盤古開天而直視。
羲和倚日以傍嘆。
繽紛乎八荒之間。
掩映乎四海之半。
橫大明而掩晝。
若混茫之未判。
忽騰覆以回旋。
則霞廓而霧散。
然后六月一息。
至于海湄
歘翳景以橫翥。
逆高天而下垂。
憩乎泱漭之野。
入乎汪湟之池。
猛勢所射。
馀風(fēng)所吹。
溟漲沸渭。
巖巒紛披。
天吳為之怵慄。
海若為之躨跜。
巨鰲冠山而卻走。
長鯨騰海而下馳。
縮殼挫鬣。
莫之敢窺。
吾亦不測其神怪之若此。
蓋乃造化之所為。
豈比夫蓬萊之黃鵠。
誇金衣與菊裳。
恥蒼梧之元鳳。
耀?質(zhì)與錦章。
既服御于靈仙。
馴擾于池隍。
精衛(wèi)殷勤于銜木。
鶢鶋悲愁乎薦觴。
天雞警曉于蟠桃。
踆烏晢耀于太陽。
不曠蕩而縱適。
何拘攣而守常。
未若茲鵬之逍遙。
無厥類乎比方。
不矜大而暴猛。
每順時而行藏。
參元根以比壽。
飲元氣以為漿。
戲旸谷而徘徊。
馮炎洲而抑揚。
俄而希有見而謂之曰。
偉哉鵬乎。
若此之樂也。
吾右翼掩乎西極。
左翼蔽乎東荒。
跨躡地絡(luò)。
周旋天綱。
以恍惚為巢。
以虛無為場。
我呼爾游。
爾呼我翔。
于是乎大鵬許之。
欣然相隨。
此二禽巳登于寥廓。
而斥鴳之輩空見笑于藩籬。
共 95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