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潤州句容人。少孤。以善文章知名,李德裕為浙西觀察使,奇其文,表為掌書記。武宗會昌時德裕居相位,擢三復刑部侍郎、弘文館學士。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三復。潤州句容人。大和中為員外郎。累遷御史中丞。會昌中拜刑部侍郎宏文館學士卒。
人物簡介
【生卒】:?—874 【介紹】: 唐桂陽人,祖籍彭城,字幾之。宣宗大中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累拜中書舍人,出為河東節(jié)度使。懿宗咸通十一年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同昌公主卒,殺醫(yī)官二十余人,瞻力諫,懿宗怒,貶驩州司戶。僖宗立,召瞻還朝為相,未幾卒。全粵詩·卷一二
劉瞻(? — 八七四),字幾之。桂陽(今屬廣東連州)人。唐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進士。四年,復登博學宏詞科,歷佐使府。累遷太常博士。劉瑑執(zhí)政,薦為翰林學士,轉(zhuǎn)員外郎中,拜中書舍人,進戶部侍郎承旨。出為太原尹、河東節(jié)度使。入拜京兆尹,復為戶部侍郎、翰林學士。懿宗咸通十一年(八七〇),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兼刑部尚書、集賢殿大學士。是年八月,同昌公主薨,逮太醫(yī)及其族人數(shù)百人論罪。瞻上疏力諫。帝大怒,即日罷瞻相位,以檢校刑部尚書、同平章事為荊南節(jié)度使。當政路巖、韋保衡等更以惡言聞帝,再貶廉州刺史、驩州參軍。巖等復命李庾作詔極力詆毀,欲殺之。天下為鳴冤,遂不敢害。僖宗即位,徙瞻康、虢二州刺史,以刑部尚書召還,復以中書侍郎平章事,居位三月而卒,人以為路、韋之黨劉鄴者鴆之。《舊唐書》卷一七七、《新唐書》卷一八一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宣州涇人,字文化。懿宗咸通末高湜為禮部侍郎,時士多由權(quán)要干進,湜獨取棠及公乘億、聶夷中等,皆有名當時。工詩,所作《洞庭詩》膾炙人口,時號許洞庭。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唐詩匯評【生卒】:822—? 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久困場屋,歷20余舉猶未第。嘗與張喬共隱匡廬。又曾赴太原幕謁馬戴,一見如故,留連累月。懿宗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時已50歲。為劉鄴辟為淮南館驛官,授涇縣尉。后任虔州從事。僖宗乾符六年(879)前后任江寧丞。不久,歸居涇縣陵陽別業(yè)。生平散見《唐摭言》卷四、卷八,《北夢瑣言》卷二,《唐詩紀事》卷七〇,《唐才子傳》卷九。棠工詩,尚苦吟。與張喬、鄭谷等人齊名,合稱“咸通十哲”。林寬稱其“發(fā)枯窮律韻,字字合塤篪。日月所到處,姓名無不知”(《送許棠先輩歸宣州》)。所作《過洞庭詩》頗著名,時人多取以題扇,致有“許洞庭”之譽。胡震亨評曰:“‘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視老杜‘乾坤日夜浮’,愈小愈切。”(《唐音癸簽》卷八)《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許棠詩》1卷,《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錄《許棠集》1卷。《全唐詩》存詩2卷。
許棠(822-?),字文化,宣州涇縣(今安徽涇縣)人。大中朝,應(yīng)進士舉,困舉場二十馀年。咸通十二年(871),登進士第,時年已五十。任涇縣尉。陸肱出守虔州,辟為從事。又嘗官江寧丞。與李頻等友善。工詩,與張喬、鄭谷等合稱“成通十哲”。有《許裳詩》一卷。《全唐詩》編詩二卷。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棠字文化。咸通末進士。
作品評論
(棠)苦于詩文,性僻少合……初作《洞庭詩》,膾炙時口,號“許洞庭”云。《載酒園詩話又編》
許以《洞庭》詩得名,然讀其全集,數(shù)篇以外,皆枯寂無味,不惟不及李(才江)、劉(得仁),并非鄭(巢)匹也。《重訂中晚唐詩主客圖》
文化五七言律之外,他體并絕句亦無之。沉著刻入,略與馬虞臣相等,宜其一見如故也。次之升堂第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滎陽人。鄭肅孫。累擢起居郎。文章俊拔,然恃才傲物,嘗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鄭仁表”。曾鄙訾劉鄴,及鄴為相,以罪貶死嶺外。
全唐文·卷八百十二
仁表字休范。宰相肅孫。登第后從杜審權(quán)趙騭為華州河中掌書記。加殿中侍御史內(nèi)供奉。與劉鄴有隙。鄴為相。貶死嶺外。
人物簡介
【生卒】:?—906 【介紹】: 唐吳人,字貢華。僖宗乾符四年進士。時劉覃父鄴為淮南節(jié)度使,賨諂事之,求任職淮南幕。昭宗天祐中,為西京留守判官、左諫議大夫。哀帝天祐三年,貶崖州司戶,尋賜死。頗有文學,尤善楷書。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介紹】: 唐鄧州南陽人,字冠章。釋褐任汴州從事。遷藍田尉、集賢校理。僖宗乾符中,先后為浙西趙隱、淮南劉鄴辟為賓佐。入為監(jiān)察御史,遷左補闕,累官中書舍人。中和間,拜工部侍郎,遷尚書右丞,改太子賓客、左散騎常侍,轉(zhuǎn)吏部侍郎。昭宗乾寧末,為韓建所排,貶衡州司馬。后復征拜禮部尚書,遷太常卿,又歷兵部、刑部尚書。后梁太祖受禪后不久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442—1500 【介紹】: 明陜西甘州人,字大玉,號樸庵。成化八年進士。授戶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以清慎著聞。弘治時嘗上疏言權(quán)貴役民之害,深切時弊。累遷福建右布政使,浚城中堙塞多年之渠,使舟楫得以通行。官至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督理舊倉之修葺且建新倉,以善儲藏。卒官。維基
陳瑗(1442年—1500年),字大玉,號樸庵,陜西甘州左衛(wèi)軍籍河南祥符縣人。進士出身。父陳敏,任濱州訓導,因漢藩詿誤,被謫遣戍陜西甘州左衛(wèi)。天順三年(1459年)己卯科陜西鄉(xiāng)試第三十二名。成化八年(1472年)壬辰科會試第一百二十九名,殿試登進士第二甲第三十三名。十二年授戶部江西司主事,丁父憂歸。服闋,復除本司。二十三年擢廣西司員外郎,弘治元年(1488年)署山東司郎中,三年實授,四年升江西左參政,九年升福建右布政使,十年轉(zhuǎn)江西左布政使,十一年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十三年八月二日卒于南京,享年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