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珵(1564年—1645年),字元玉,青州府諸城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王珵在天啟七年(1627年)中舉人,到崇禎七年(1634年)成進士,獲授涇陽知縣,斬殺盜寇首領(lǐng),守衛(wèi)全城,但因為拒絕總督索賄遭罷官。很快朝廷以他有治理邊境的才干在遵化起用,整頓十九萬馬步官;大學(xué)士劉宇烈以二十萬人至,他立刻辦理馬匹飼料。之后王珵改任職方主事,外任湖廣屯田僉事,得楊嗣昌推薦后遷任汝寧知府,多次擊敗流寇;敵軍包圍光山,他在元旦大雪逼近,斬殺五千人。升任參議后,為汝寧、信陽解圍,擢官參政;弘光年間他南渡,八十二歲去世。兒子王咸炤任職參將,投降清朝。
人物簡介
維基【生卒】:?—1644 【介紹】: 明山西蒲城人,字懷鞠。天啟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崇禎初擢御史,疏陳破資格等說,劾吏部尚書王永光當(dāng)去,均未施行。李九成、孔有德叛,請速剿,帝即命道純監(jiān)軍。而周延儒、熊明遇主撫,遷延誤事。總督劉宇烈膽怯,棄軍而逃。道純竟坐監(jiān)軍溺職,斥為民。李自成軍破蒲城時死。
王道純(?—1644年),字懷鞠,號湛白,陜西西安府蒲城縣軍籍。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五年(1625年)聯(lián)捷乙丑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崇禎三年(1630年)擢授河南道試御史,十一月特糾衰庸之臣光祿寺卿蘇晉、四川建昌督糧布政張爾基。四年二月照例考試實授,疏劾冢臣王永光有當(dāng)去者三,不可留者四,乞速準(zhǔn)休致,以全優(yōu)禮之恩,帝不納。五月巡按山東,登州孔有德之亂,任監(jiān)軍御史,以主剿被責(zé)讓。后與總督劉宇烈領(lǐng)兵進剿,劉宇烈以棄軍被逮,詞連道純,道純疏駁,并劾熊明遇、首輔周延儒,帝皆不問。已而賊平,道純竟坐監(jiān)軍溺職,被削籍為民。家居日,凡官府政事系民間利害,無不關(guān)白,民皆德之。十五年以廷臣薦,將起用,未果。及李自成據(jù)關(guān)中,檄徵不赴,被執(zhí)追餉,無以應(yīng),隨營平陽,遇害。逾年始獲骸骨歸葬。所刻有《剿叛疏草》。福王時,贈恤如制。
人物簡介
王萬象,號新寰,山東萊州府掖縣軍籍。萬歷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乙丑科進士,授河南固始縣知縣,擢四川道御史,巡按江西。崇禎五年春,李九成、孔有德叛軍圍攻登州,掖縣鄉(xiāng)紳副都御史賈毓祥等上疏告急,復(fù)寓書戶部侍郎劉重慶,言萊城將陷狀,重慶與御史王萬象累疏請兵赴援,下部議不決。七月初五日,督師劉宇烈忽然賚偽旨至城下,命巡撫謝璉與知府朱萬年出城撫賊,兩人并被執(zhí),萬年罵賊死,城幾陷。萬象聞變,上言宇烈矯詔陷萊守,乞立斬以徇,得旨下宇烈、兵部熊明遇于獄。后掌河南道印,主持京察,升太仆寺少卿。兵科給事中沈迅在崇禎十一年考選時,為掌河南道御史王萬象所抑,因事劾罷萬象,勢益張,與同年張若騏盡把持山東事。明朝滅亡后,王萬象降清,順治二年任通政司右參議,七月升順天府府丞,三年六月升府尹。曾奉攝政王多爾袞之命勸降南明使者左懋第,言:“國運一新,諸君子均奉伊呂之效,左侍郎獨高夷齊之風(fēng),有何益乎?”左懋第大聲回道:“夷齊抗節(jié)西山,圣人稱仁,賢人稱圣,益何大哉!”墓在城西南三里。子王建鼎,以父蔭任武陟知縣。
人物簡介
謝三賓(1593年—1672年),字象三,號寒翁,浙江鄞縣(今寧波)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天啟元年(1621年)辛酉科舉人,五年(1625年)中乙丑科進士,為錢謙益門生,同年任嘉定縣知縣。崇禎四年,擢授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崇禎五年(1632年)六月,巡按山東、兼軍前監(jiān)紀(jì)。至昌邑時,緹騎逮前督師劉宇烈者,既至,三賓恐宇烈就逮,諸軍無主,乃身至行營,集將士宣布朝廷德意,取逃兵在獄者,斬之以徇,于軍中人心悚然,于是按閱營壘,查核糧草,戒諭守河官兵,但有不奉公差,擅渡濰河者斬之,賊諜遂絕。山東巡撫朱大典至昌邑行營,時主客兵共三萬而暮氣萎薾,鞭策不前,大典以為必申嚴(yán)紀(jì)律,乃可驅(qū)而用之,于是與巡按謝三賓合疏請斬逃帥王洪、劉國柱以明軍法,得旨俱革職提問。時各營俱抵登州,而行糧不繼,督糧僉事有懼而投繯者,更委青州道楊進督之,車重行遲,諸兵乏食。三賓以催糧親至黃縣,涖催于路,令朱橋、黃山守兵絡(luò)繹遞接,又破黃時所獲驢頗多,以無食棄道上,三賓用賤值買之,分畀各營驅(qū)之駝糧,不三日,行營兵食遂充。后以解萊復(fù)黃功,候補京堂,明年,登州平,六年十二月敘功進官至太仆寺少卿,丁憂歸。南明隆武時期,授大學(xué)士。南明魯王監(jiān)國朱以海曾經(jīng)任命他為大學(xué)士。晚年與錢肅樂等為難,為鄉(xiāng)評所薄。清軍下江南,謝三賓降清,多陷害江浙抗清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