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鄧光祚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五八二
鄧維循,字季子。
曲江人。
光祚子。
明神宗萬歷間諸生。
工書能詩,善養(yǎng)心之學,讀書外不問產業(yè),有崔子玉之遺風。
清同治《韶州府志》卷三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繼疏,吳悌子。萬歷十七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曾抗疏爭三王并封事。久之,擢吏部主事,歷考功郎中,累官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天啟中拜工部左侍郎,因與趙南星、楊漣等善,為魏忠賢勒令致仕。
維基
吳仁度,字君重,一字繼疏,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人。
進士出身。
萬歷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登己丑科進士,授中書舍人,三王并封議起,抗疏爭之。
久之,擢吏部主事,歷考功郎中。
三十年(1602年),稽勛郎中趙邦清被劾,疑同官鄧光祚等嗾言路,憤激力辯,章下考功,仁度欲稍寬邦清罰,給事中梁有年遂劾仁度黨比。
光祚引疾去,而仁度代為文選,御史康丕揚復劾仁度傾光祚而代之,詔改調之南京。
自邦清被論后,言路訐不已,都御史溫純恚甚,請定國是以剖眾疑,而深為仁度惜。
仁度尋補南京刑部郎中,擢太仆少卿,進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
砥廉隅,務慈愛,與魏允貞齊名。
居四年,以疾歸。
熹宗初,起大理寺卿,進兵部右侍郎,復稱疾去。
再起工部左侍郎,天啟五年(1625年)魏忠賢以仁度與趙南星、楊漣等善,勒令致仕,尋卒。
仁度名父子,克自振勵,鄒元標亟稱之,邑祀鄉(xiāng)賢。
著有《吳繼疏先生集》十二卷。
孫吳灝之。

人物簡介

簡介
湖南湘鄉(xiāng)人,蔣凝學長子,蔣德鈞之父。與父親蔣凝學一起長期征戰(zhàn)于湖北、安徽、江蘇、浙江、山西、河南、新疆等地,咸豐八年(1858年),在安徽黃梅童司牌以少勝多、大破陳玉成軍,固九江之圍。咸豐九年至十年間(1859年末-1860年初),在太湖與多隆阿、鮑超、唐訓方部連營合圍,再擊敗陳玉成四十萬大軍。以軍功晉升鹽運使銜江西補用道,江西、浙江即補知府,賞戴花翎,授通議大夫。在浙江任上,積極興修水利、發(fā)展農業(yè),大力興辦教育,為江浙一帶的戰(zhàn)后恢復做出了重要貢獻。有《容川詩鈔》四卷。
容川詩鈔·序一
嘗讀毛公詩序而慨然也,曰:風雅之作,其半出于征戍行役時乎?
微論車攻馬同,紀師徒之盛;江漢常武,述將帥之勛。
而采薇以遣戍役,杕杜以勞還率。
歸鎬則眷言張仲,矛戟則慨念同袍。
于家庭朋友間,拳拳三致意焉。
蓋不獨以鸛鳴婦嘆、瓜苦薪烝,曲達其時物變遷之感也。
故人匪心乎風雅之奧,則詩必不工;匪身乎征戍行役之艱,即工而有至有不至。
若蔣君容川之于詩,庶幾其工而能至者矣。
君之尊甫之純方伯公,昔治兵潁亳間,有聲。
毛文達公為余言:公馭兵嚴而有恩,兵輯民和,為潁南屏蔽。
心儀者有年,逮入覲,枉存一見,如舊相識。
述兵間事最悉。
論功則退不肯居。
間亦述及君從征相助為理之事。
逮公任陜藩,老壽卒。
官民感不諼。
大府上聞,賜恤逾格。
而君之哲嗣少穆太守,弱冠為郎,鄉(xiāng)試危得而復失者屢矣。
則壹意治曹事,旦夕劬趨,不擇劇易。
臺省交章薦之,命以三品銜出守四川之龍安。
少穆益?謹,周咨旁采,不稍自張溢。
居京久,余引為忘年交。
今將出都門,以君容川詩集囑為之敘。
余自惟篤老,與太邱紀群之交,已三世矣。
追往念離,不無悵觸,而幸前見故人勛祉之備,又幸見文孫名業(yè)之日昌。
不覺喜心懸極,更取君詩展誦之。
逾不覺俯唱遙吟,喜而至于距躍曲踴。
則以吾之喜,因知君之喜之必極;以吾誦君之詩之喜,知君之自振其詩以期進于風雅者,必累上而未有已也。
光緒八年歲在壬午新秋月朔。
長沙周壽昌敘于京邸之小對竹軒。
容川詩鈔·序二
蔣君容川與余別久不相聞,今春以詩集命哲嗣少穆寄余京師,乞為之序。憶丁卯歲余至杭時,寇亂甫平。君已由諸生積勞擢監(jiān)司,贊浙江大吏軍事。礿服肅客,戎士佩刀左右侍,氣象武猛。談兵袞袞若決江河,不聞其以詩鳴也。乙亥復見于豫章,相得益歡,而無一言及文字,今觀其詩,材力精能,雖專一于是者莫能過。其撫時書事、豪宕感激,與史表里,尤異時考古所不廢。乃詫向者知之不盡、而君深藏若虛不可及也。自粵賊倡亂東南,曾文正用文學起家督師,為中興勛臣冠一時。左彭江羅諸公,聲績耀寰宇,出其詞翰,皆足頡頏著作之林。此由圣代詩書之澤,入人既深,士得通其變化,蘊為知能,趨公赴忠,卒能回天地而光日月。文事之優(yōu),斯武略所由美也,而皆出于吾楚,殆亦有不偶然者耶。君父之純先生,茂功隆譽,終于秦藩,政隘其施。少穆新銜詔命出守龍州,通敏有干略。行見翔步云霞,益振厥緒,蔣氏之流慶遠矣。君承藉豐豫、陶寫風雅,歡愉之辭、廣大之音,將與日俱增而未知所極。他日相見,愿從君盡讀之。長沙王先謙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