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僧智果

相關(guān)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心成頌 隋 · 僧智果
四言詩
回展右肩,長舒左足。
峻拔一角,潛虛半腹。
間開間合,隔仰隔覆。
回互留放,變換垂縮。
繁則減除,疏當(dāng)補(bǔ)續(xù)。
分若抵背,合如對目。
孤單必大,重并仍促。
以側(cè)映斜,以斜附曲。
覃精一字,功歸自得。
盈虛統(tǒng)視,連行妙在,相承起伏(宋蘇霖《書法鉤玄》。案:此頌有注稱鐘、王、歐、虞。歐、虞隋時(shí)已有重名,然非智果自注也,故單錄正文。)。
和旻上人傷果禪師 初唐 · 楊炯
五言排律
凈業(yè)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后亦非前。
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一作真應(yīng))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zhèn)秦王餉,經(jīng)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fēng)烈被(一作破)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yuǎn),拱木已生煙。
① 題一作《唐江州興果寺律大德湊公塔碣銘》
如來滅后后五百歲。有持戒見性者曰興果禪師。師姓成。號神湊。京兆藍(lán)田人。既出家。具戒于南岳希操大師。參禪于鐘陵大寂大師。志在首楞嚴(yán)經(jīng)。行在四分毗尼藏。其他典論。以有馀力通。大歷八年制。懸經(jīng)論律三科策試天下僧。師中等得度。詔配江州興果寺。后從僧望。移隸東林寺。即雁門遠(yuǎn)大師舊道場。有甘露壇白蓮池在焉。師既居是寺。興佛事。元和十二年九月七日遘疾。二十六日反真。十月十九日遷全身于寺道北祔雁門墳左。春秋七十四。夏臘五十一。至乎哉。師本行也。以精進(jìn)心。脂不退輪。以勇健力。撾無畏鼓。故登壇進(jìn)律。郁為法將者。垂三十年。領(lǐng)羯磨會十三?;蟊娙f數(shù)。儀范所攝?;萦盟T。貴高憎慢。罔不降伏。其威重如是。自興起東林。一盂齋。一榻居。衣麻寢菅。如坐漆室。(一作七寶)繇是名聞檀施。來無虛月。盡歸寺藏。與大眾共之。迨啟手足。目(一作日)前無長物。其簡儉如是。師心行禪。身持律。起居動息。皆有常節(jié)。雖冱寒隆暑。風(fēng)雨黑夜。捧一爐。秉一燭。行道禮佛者四十五年。凡十二時(shí)。未嘗闕一。其精勤如是。師既疾亟。四大將壞。無戀著念。無厭離想??ぬ亻T弟子進(jìn)醫(yī)饋藥者數(shù)四。師頷之云。報(bào)身非病。焉用是為。言訖跌坐。恬然就化。其了悟如是。門人道建利辨元審元惣等。封墳建塔。思有以識之。以先師嘗辱與予游。托為銘碣。初予與師相遇。如他生舊識。一見欣合。不知其然。及遷化時(shí)。予又題四句詩為別。蓋欲會前心。集后緣也。不能改作。因取為銘曰。
(一作愿)結(jié)菩提香火社,為嫌煩惱電泡身。
不須惆悵從師去,先請西方作主人。
隔浦娟娟古佛廬,幾回欲去更踟躇。
(小集本作敢)誇柳氏元和腳,要問隋僧智果書。
見說交情多雋達(dá),每慚識面尚生疏。
山頭紅葉知無限,可許閒人暫寓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