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高紹德

相關人物:共 1 位。
共 2 首
種德考祥。賢人積厚之業(yè)。尊仁安義。君子揚名之孝。其敬養(yǎng)也。諭之于道。其貽慶也。教之以忠。宏保乂于元臣。集寵靈于追命。見之于尚書武公矣。公諱就。字廣成。沛國人。周室之興。本于忠厚。趙王之裔。厥有勛賢。元魏步兵尚書雁門朔方云中馬邑四郡太守洽。啟封晉陽。田祿益大。生國子祭酒受陽公諱神龜。受陽四葉至太原王諱華。太原生酂國節(jié)公諱士逸。節(jié)公生河閒郡王諱仁范。河閒生潁川武烈王諱載德。代以文武上才。為將軍二千石。識芒碭之氣。密贊皇圖。承沙麓之祥。分封戚里。潁川生考功員外郎修文殿學士諱甄。字平一。以字行于時。未弱冠有重名。閎覽博學。為人文龜玉。在天后朝。累徵不起。以公族好爵為懼。?;奁涿?。與桑門大士修無生法。中宗復辟。甫踐周行。載筆論思。特盛淵云之選。賦詩感激。必以昌霍為誡。雖位有陟降。而道無磷緇。叢滋后昆。纂服遺烈。公即考功府君第三子也。肅而清。而廉。忠方伉直。信厚強固。博洽文誼。周通憲法。始以方聞之士。對詔策。佐宮衛(wèi)。李梁公峴之守右扶風也。表為兵曹掾。宣皇在岐。供偫有勞。改永樂令。歷河中府戶曹。轂下求吏。轉萬年丞。建陵復土。推擇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為殿中侍御史。修起矩度。堅明不回。時朝廷戎車方駕。泉貨力屈?;嗜A載馳。董荊衡漢沔之賦。以嚴見憚。為吏議所侵。貶郴縣尉句容丞。二地有南岳三茅。靈仙遺跡。于是浩然自得。以道為徒。方解纓紱。以暢天理。且曰。窮與通。在吾靈龜耳。外物其如予何。本道觀察使挹其風聲。薦授秘書郎潤州團練使。入為京兆法曹。加中散大夫。忽忽不樂。求為潤州司馬。滿歲徙家嵩洛。愈尚夷曠。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賢侯通人。多與公為道義之交。賈太傅魏公用清靜理東郡。以蓋公待公。亦既戾止。俄然化性。時貞元六年冬十一月。享年七十八。理命終制視道門儀法。以明月之晦。降體魄于邙山北原。有靈鶴百數。徊翔嘹唳。其休徵歟。其元契歟。惟公以文學政事。蒞官十二次。冠神羊。駕四牡。剛腸正詞。臨事風生。君子之方。有迕有合?;蚣晒薄;驉酃?。行藏牽乎時而道不屈。得喪宜乎已而神益王。嘗與張禮部謂元容州結歌詩唱和。著文集五卷。自有涂中之適。異乎澤畔之詞。前夫人隴西李氏。生長子譚而歿。譚為金壇令。士行清修。官屈其志。繼夫人汝南縣君周氏。中書舍人思鈞之孫。單父令瑛之女。專柔淑慎。以正家道。有子曰元衡。文行宏懿。靜深周密。遵道而行。有儀可象。代天工以熙帝載。賦明命以贊皇極。元和三年春正月。由戶部侍郎拜門下侍郎同中書平章事。秋八月。兼領戶部侍郎事。冬十月。又以門下侍郎檢校吏部尚書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觀察西川八國瀘南安撫等使。自文水縣男徙封至臨淮郡公。上以井絡之下。新去湯火。亦既震耀。是圖生殖。于是輟臺宰之重。為慈惠之師。黃樞金鉉。戚鉞秬鬯。旬歲閒三錫命。烜赫嘉會。綢繆樞極。信賞禮賜。冠于偫倫。豈非公之道阨不申。而昌大于后。抑義方家法。固有類乎。公捐館四年而夫人歿。其明年。臨淮公乃舉公之窆與夫人之喪。改葬緱氏潁川王之兆。從先封以敘昭穆。禮也。初臨淮王至監(jiān)察御史而孤。其后再為中執(zhí)法。朝典覃恩。贈公杭州刺史。其司大政也。再贈公吏部尚書。夫人始追封文水縣太君。益封汝陰郡太夫人。顧復罔極之報。哀榮歸厚之禮。成于德器。名教稱之。臨淮公考功府君之謫掾于吳也。與德輿王考府君有僑札之歡。油素斯在。清徽未泯。德輿獲與相君交。代為地官小司徒。陪外廷之末議。承宰府之寬政。有命論撰。忘其菲薄??唐潣肥?。以表鮮原。銘曰。
君子之道,剛方絜矩。
或消或長,或默或語。
于惟尚書,執(zhí)憲天朝。
密侍殿內,肅清偫寮。
鋒铓肯綮,湖海飄飖。
以恬養(yǎng)智,無落吾事。
吻合虛元,脫遺聲利。
題劍告第,寵靈斯備。
元袞介圭,流光所自。
煌煌臺司,天子是毗。
蔭庥岷峨,灑濯癘疵。
視此忠力,無非孝思。
緱氏峻原兮,幽宅悠久。
崔嵬介石兮,夭矯螭首。
鏤嘉聞兮,以示厥后。
大師諱熙怡。姓曹氏。桂陽人也。舊勛前烈。垂休積慶。史氏詳之矣。夫真如不遠。其要在乎無垢。妙理不深。其要在乎見性。本于真實。畼于虛空。俾聆芳咀潤。孜孜請益。則大師之教也。大師體識深靜。風度端敏。受具戒于南岳。修律儀于東林。常趺坐一室。而四方學者。差肩繼踵。發(fā)此柔軟。納其歸依。嘉言玉振。微文冰釋。故崇德雅美。臨壇持法。垂五十年。嘗以至德初隸東林寺。居耶舍塔院。數逾二紀。而信心長者。懷甘奉贄。紛然并進。監(jiān)廚守藏。不遑祗受。既而悉歸精舍。頒于眾僧。大師率門人。布衣糲食而巳。故推巳以見相。因相而歸空。搜閱精微。鉆研旨要。常若背悶。而針石不能及也。故中夜累嘆。有神人撫背。殊形駭物。斯須乃去。自知窮討經論。切磋心要。加以律儀端靜。受持勤至。感通之應。固難盡書。至于山鹿歸仁。林鳥效祉。大師之室。不足駭也。大歷五年。躋五老峰。望彭蠡。臨瀑布。乃構凌云精室。為經行之地。旁引泉竇。以滌塵垢。近躡松壑。以求清涼。丹崖云岫。勢若屏牖。然趨風望景。攀危輦重。翼如而至者。難以數計。積十馀年。乃止大林精廬。杖屨衣巾。屏居一室。行住坐臥。無非道場。乃淬法刃。燃慧炬。俾夫恂恂圍繞者。割其縛。導其迷。洗然而自得也。貞元中。歸東林戒壇院。以為吾道巳成。吾教巳行。十二年丙子歲秋七月二十七日。召門弟子曰。吾隨化還。須臾寂滅。僧臘五十。報齡七十一。州閭赴吊。道路銜悲。宗師既沒。法教疇依。蓮沼蕪涸。禪林凋折。以其年八月十四日。遷座于香谷原。從人欲也。大師精貫六藝。旁達百氏。常與故太師魯國公顏真卿故丞相天水趙公憬故鄭滑節(jié)度兼御史大夫范陽盧公偫今吏部侍郎宏農楊公于陵為參禪之侶。幽鍵洞發(fā)。宏言兩得。門人法粲道鏡道寧道深道琛道建利??等。并三明繼軌。四禪紹跡。緣起皆泯??沼袃稍彙2飞虃麝I里之教。龍樹演迦維之法。其旨一也。咸以夙承甘露。愿勒貞珉。銘曰。
演暢微妙,經行道場。
昭昭大師,啟迪無方。
孰云虛空,不可思量。
普滌緣念,永清心地。
異物幽贊,靈鳥效瑞。
景行如存,追思不匱。
白日在水,澄虛則明。
至人臨池,無垢則清。
信而不渝,沖而不盈。
宛彼堂廡,空留法象。
門人紹德,禪燈繼朗。
式播芳塵,以慰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