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23—1202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景盧,號容齋。洪皓季子。高宗紹興十五年中博學(xué)宏詞科。累遷中書舍人、直學(xué)士院、同修國史。出使金國還,知贛州,徙知婺州。孝宗淳熙十三年,為翰林學(xué)士,上《四朝國史》。寧宗時,以端明殿學(xué)士致仕。卒謚文敏。邁學(xué)識博洽,論述弘富,尤熟于宋代掌故。有《容齋五筆》、《夷堅志》、《野處類稿》、《史記法語》等。全宋詩
洪邁(一一二三~一二○二),字景盧,號容齋,鄱陽(今江西鄱陽)人。皓子,適、遵弟。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授兩浙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入為敕令所刪定官。以父忤秦檜,出教授福州。累遷左司員外郎。三十二年,進起居舍人,假翰林學(xué)士使金,不屈被拘,回朝后以辱命論罷。起知泉州。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知吉州。三年,遷起居郎,拜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xué)士院,仍參史事。六年,知贛州,尋知建寧府。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知婺州。十二年,以提舉佑神觀同修國史。十三年,拜翰林學(xué)士,上《四朝史》。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知紹興府,提舉玉隆萬壽宮。二年,以端明殿學(xué)士致仕。寧宗嘉泰二年卒,年八十(《容齋續(xù)筆》卷三《栽松》詩條言乾道五年年四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未載卒年)。謚文敏。有《容齋五筆》、《夷堅志》、《萬首唐人絕句》、《野處類稿》等行于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七三有傳?!『檫~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野處類稿》(簡稱四庫本)、民國胡思敬《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底本原附集外詩加注出處,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第三卷。詞學(xué)圖錄
洪邁(1123-1202) 字景盧,別號野處。鄱陽人。洪皓季子。有《野處類藁》、《容齋隨筆》、《萬首唐人絕句》等,詞存六首。全宋文·卷四九一一
洪邁(一一二三——一二○二),字景盧,號容齋,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洪皓之子。紹興十五年中博學(xué)宏詞科,授兩浙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入為敕令所刪定官,遷吏部郎、左司員外郎,進起居舍人。孝宗朝,歷知泉、吉、贛、婺諸州。入朝為中書舍人兼侍讀,直學(xué)士院,預(yù)修史事,拜翰林學(xué)士。紹熙初,進煥章閣學(xué)士,知紹興府。嘉泰初,上章告老,以端明殿學(xué)士致仕。嘉泰二年卒,年八十,謚文敏。邁博極群書,文名頗盛,著有《野處類稿》、《容齋五筆》、《夷堅志》、《史記法語》諸書,并編纂《四朝國史》、《欽宗實錄》、《萬首唐人絕句》等。據(jù)《宋史》卷三七三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處州龍泉人,字自然。孝宗乾道二年進士。累官國子司業(yè)、祭酒、兵部侍郎。光宗立,拜右諫議大夫兼侍講,進御史中丞。寧宗即位,阿附權(quán)貴、急于榮進,劾趙汝愚致其落職罷祠,除參知政事、知樞密院事,主偽黨之禁。吳曦窺圖帥蜀,澹以其賄通時宰而未及己,遂持異議,被劾奉祠。尋起知福州,以書寄韓侂胄示忠誠,進觀文殿學(xué)士、知隆興府。除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移使湖北,兼知江陵。奉祠卒。有《小山集》。全宋詩
何澹,字自然,龍泉(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秘書省正字,累遷著作郎,十二年為將作少監(jiān),十五年為國子祭酒,除兵部侍郎,十六年擢右諫議大夫(《宋史》卷三六)。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除御史中丞(《永樂大典》卷七三五○引《黃景聲墓志銘》)。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除同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嘉泰元年(一二○一)罷知樞密院事。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建康(《景定建康志》卷一四)。移知江陵,奉祠卒。有《小山雜錄》八卷,已佚。《宋史》卷三九四有傳。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八、九。今錄詩二十五首。全宋文·卷六三九七
何澹,字自然,處州龍泉(今浙江龍泉)人。乾道二年進士,累官國子司業(yè),遷祭酒,除兵部侍郎。光宗內(nèi)禪,拜右諫議大夫兼侍講,進御史中丞,除煥章閣學(xué)士、知泉州,移明州。寧宗即位,還為御史中丞。慶元二年,除同知樞密院事、參知政事。六年知樞密院,仍兼參知政事。執(zhí)政凡五年,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起知福州,進觀文殿學(xué)士,尋移隆興府。后除江淮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移使湖北,兼知江陵。奉祠卒,贈少師。澹少年取科名,急于榮進,阿附權(quán)奸,斥逐善類,立偽黨之禁,賢士為之一空,其后兇黨俱逐,澹則以早退倖免,優(yōu)游散地幾二十年。著有《小山雜著》。《宋史》卷三九四有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54—1222 【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伯庸,號竹坡。孝宗淳熙五年進士。授祁陽主簿。改知廬陵縣,取任內(nèi)縣用錢為民代輸畸零稅兩年。寧宗開禧初,應(yīng)詔上言急務(wù),拜監(jiān)察御史。累進華文閣待制、知成都府,蠲積欠,罷冗員,糴米足儲,減去重賦;又曾平定羌族起事。官終權(quán)兵部尚書。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有《竹坡集》。
黃疇若(一一五四~一二二二),字伯庸,豐城(今屬江西)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授祁陽主簿,調(diào)柳州教授、知廬陵縣。寧宗開禧二年(一二○六)除秘書丞(《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累遷殿中侍御史兼侍講(《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之七二)。嘉定元年(一二○八)出知成都府。七年,權(quán)兵部尚書兼太子左庶子(同上書職官七之四五)。十年,提舉南京鴻慶宮。十三年致仕。十五年卒,年六十九。事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煥章閣尚書黃公神道碑》。全宋文·卷六五九九
黃疇若(一一五四——一二二二),字伯庸,號竹坡,隆興豐城(今江西豐城)人。淳熙五年舉進士,授祁陽縣主簿。歷靈川令、知廬陵縣、監(jiān)行在都進奏院。開禧中,累遷秘書丞、著作郎,拜監(jiān)察御史。嘉定初遷殿中侍御史兼侍講。二年,進華文閣待制、知成都府,多所興舉,進龍圖閣待制。留蜀四年,召赴行在,遷權(quán)兵部尚書兼太子右庶子。落權(quán),擢太子詹事。十年,試禮部尚書。乞歸,以煥章閣學(xué)士奉祠。為言者所論,落職罷祠,后復(fù)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嘉定十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竹坡集》四十卷、奏議三十卷,及《講議》、《經(jīng)筵故事》等。見《后村大全集》卷一四二《煥學(xué)尚書黃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一五本傳。
人物簡介
李寅仲,字君亮,廣漢(今屬四川)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十五年,除秘書省正字。十六年,為秘書郎。光宗紹熙元年(一一九○)為著作佐郎。二年,知眉州。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為實錄院檢討官兼國史院編修官,遷國子祭酒。官至禮部侍郎。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九。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六四一二
李寅仲,字君亮,漢州雒縣(今四川廣漢)人。登淳熙五年進士第,為第三名,詔授文林郎,遷秘書省正字、秘書郎,再遷右司郎中。慶元六年八月,光宗薨,詔假寅仲煥章閣學(xué)士、朝議大夫、兼侍讀、咸安郡開國侯,充奉使金國告哀使。嘉泰初,權(quán)工部侍郎,兼國子祭酒。以寶謨閣待制知瀘州,遷潼川府路安撫使。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二三、禮三○之六一、方域一九之三四,《宋代蜀文輯存作者考》。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四四二【生卒】:?—1224 【介紹】: 宋建寧浦城人,字亢叔。孝宗淳熙二年進士。為湖南檢法官,治獄寬平。累遷刑部尚書兼侍讀。在講筵多指陳時政,曾奏言軍將得賄遷,專事搜刮民財,為時相史彌遠所惡,免侍讀。后以煥章閣學(xué)士奉祠。卒謚文肅。
徐應(yīng)龍(?——一二二四),字允叔,建寧府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淳熙二年進士,調(diào)衡州法曹、湖南檢法官,歷知南恩州。入為太常博士,進戶部侍郎,國子司業(yè),兼侍講,累遷刑部尚書兼侍讀,忤史彌遠,免侍讀,徙吏部尚書。后以煥章閣學(xué)士奉祠,嘉定十七年卒,謚文肅。見《宋史》卷三九五本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全宋詩【生卒】:1187—1269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居士。劉夙孫。寧宗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為真州錄事參軍、潮州通判。以作《落梅》詩獲罪,不仕二十余年。理宗端平初起歷宗正簿、樞密院編修官、江東提刑等。淳祐六年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中書舍人。以劾權(quán)相史嵩之,貶知漳州。景定初遷工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嘗受學(xué)于真德秀。反對南宋朝廷茍安妥協(xié)。詩學(xué)晚唐,為江湖派詩重要代表。詞風(fēng)雄放沉厚,多感慨時事。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詞學(xué)圖錄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潛夫,號后村,莆田(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蔭補將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錄事。后游幕于江浙閩廣等地。十二年監(jiān)南岳廟。十七年知建陽縣。以詠《落梅》詩得禍,閑廢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為帥司參議官,二年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quán)侍右郎官,尋罷。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著,史學(xué)尤精”,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兼國史院編修官、實錄院檢討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遷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權(quán)工部尚書、兼侍讀,旋出知建寧府。五年因目疾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龍圖閣學(xué)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編文集,林希逸作序,繼有后、續(xù)、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編為《大全集》二百卷。事見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劉公行狀》、洪天錫《后村先生墓志銘》。 劉克莊詩,一至十六卷以鐵琴銅劍樓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為底本,校以《四部叢刊》影印清賜硯齋《后村先生大全集》(簡稱硯本)、楊氏海源閣舊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簡稱后印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賜硯齋本為底本,校以清馮氏蘆經(jīng)閣舊藏抄本(簡稱馮本)、清盧氏抱經(jīng)樓舊藏抄本(簡稱盧本)、翁同書校清秦氏石研齋抄本(簡稱秦本,凡采用翁氏朱筆校字,簡稱翁校)、清張氏愛日精廬抄本(簡稱張本)。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劉克莊(1187-1269) 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莆田人。詞風(fēng)散文化、議論化。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別調(diào)》。全宋文·卷七四八七
劉克莊(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字潛夫,號后村居士,興化軍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父彌正,寧宗朝吏部侍郎。克莊本名灼,嘉定二年以蔭補將仕郎,改名。初授靖安縣主簿,俄丁父憂。服除,注福州右理曹,改差真州錄事參軍。嘉定十七年,改宣教郎知建陽縣,歷潮、吉州通判。端平中,除樞密院編修官、兼權(quán)侍右郎官。立朝正直敢言,為人所忌,出主玉局觀。尋知漳州,改袁州,復(fù)為言者劾罷。李宗勉當(dāng)國,擢江西提舉,改廣東,升轉(zhuǎn)運使。淳祐元年,為言者所劾,罷主崇禧觀。四年,起為江東提舉。六年,召除太府少卿。面對言事,頗切時政,理宗嘉之,即賜同進士出身,除秘書少監(jiān),尋兼崇政殿說書。是年末,兼中書舍人,力沮史嵩之除職致仕之命。事雖施行,仍為御史論劾,以秘閣修撰出為福建提刑。淳祐十年,除秘書監(jiān)。次年入京,兼太常少卿、直學(xué)士院,兼崇政殿說書、史館同修撰。同年十月,除起居舍人。復(fù)為言者論劾,罷提舉明道宮。景定元年,除秘書監(jiān)、起居郎、兼權(quán)中書舍人,復(fù)除兵部侍郎兼中書舍人,兼直學(xué)士院。三年,除權(quán)工部尚書,兼侍讀。同年八月,以寶章閣學(xué)士知建寧府。五年秋,以煥章閣學(xué)士致仕。咸淳五年正月卒,年八十三,謚文定。克莊于詩、文、詞皆工,葉水心至評其詩「當(dāng)建大將旗鼓」。又嘗受學(xué)于真西山,頗得為政之要。唯其文名太盛,故政績多為所掩。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見林希逸所撰《行述》、洪天錫所撰《墓志銘》(分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九四、一九五)及《宋史翼》卷二九。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懷州人,居嘉興,字長孺,號可齋。李邦彥孫。理宗淳祐中歷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陳守邊之宜五事。累進資政殿學(xué)士,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景定五年,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尋遭論劾奪職。恭帝德祐初追復(fù)原官。多言邊境之事,為賈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齋雜稿》。全宋詩
李曾伯,字長孺,號可齋,祖籍覃懷(今河南沁陽),僑居嘉興(今屬浙江)。理宗紹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陽縣。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為沿江制置司參議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紀》)。三年,遷江東轉(zhuǎn)運判官、淮西總領(lǐng)(《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為兩淮制置使兼知揚州。九年,知靜江府兼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轉(zhuǎn)運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寶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應(yīng)大使、四川宣撫使。以事奉祠。起為湖南安撫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靜江府。復(fù)以事罷。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軍,長于邊事,為賈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職。尋卒。有《可齋雜稿》三十四卷,《續(xù)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見本集有關(guān)詩文,《宋史》卷四二○有傳?!±钤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簡稱影宋本,藏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七八一一
李曾伯(一一九八——一二六八),字長孺,懷州(治今河南沁陽)人,后徙居嘉興,邦彥之后。歷官通判濠州,遷軍器監(jiān)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機宜文字。入為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西總領(lǐng)。尋遷右司郎官。為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敕令所刪修官。擢太府卿,淮東制置使、知揚州、兼淮西制置使,詔軍事便宜行之。加華文閣待制,進寶章閣直學(xué)士,權(quán)兵部尚書,加煥章閣學(xué)士。淳祐九年,以舊職知靜江府、廣西經(jīng)略安撫使、兼廣西轉(zhuǎn)運使。進徽猷閣學(xué)士、京湖安撫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廣總領(lǐng)、京湖屯田使,進龍圖閣學(xué)士。加端明殿學(xué)士,兼夔州路策應(yīng)大使。進資政殿學(xué)士,制置四川邊面,與執(zhí)政恩例。尋授四川宣撫使,特賜同進士出身。召赴闕,加大學(xué)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辭免,以大學(xué)士提舉洞霄宮。寶祐五年,起為湖南安撫大使、知潭州,兼節(jié)制廣南。移治靜江,為廣南制置大使、兼廣西轉(zhuǎn)運使。開慶元年,進觀文殿學(xué)士,以言者論罷。景定五年,起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咸淳元年褫職,四年卒。見《宋史》卷四二○本傳,《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紀》卷五二,《可齋雜藁》卷首李杓序,《可齋續(xù)藁后》卷一○《庚申病中作》。
人物簡介
云麟(1789年—1855年),字翥青、蘭舫,號梅癡,邱姓,內(nèi)務(wù)府漢軍正黃旗人(屬內(nèi)務(wù)府正黃旗漢姓滿洲旗人)。清朝官員、進士出身。嘉慶十五年順天鄉(xiāng)試中舉,十九年(1814)登進士。歷任山西平陽府知府、陜西孝義廳同知、漢中府知府、道光十三年(1833)西安府知府,甘肅寧夏道、蘭州道、安肅道、鎮(zhèn)迪道(駐迪化州鞏寧城),道光二十七年擢甘肅按察使,署甘肅布政使。道光二十八年六月初七(1848年7月7日),升任廣西布政使,二十九年任陜西布政使,道光三十年(1850年)因病解職。咸豐五年(1855)卒于旅途。親家鑲白旗滿洲、迪化直隸州(迪化府)知州彥佳氏成瑞(胞弟進士敬和)作長歌《途次潼關(guān)哭云蘭舫》(載成瑞《薜荔山莊詩文稿》)。道光二十二年(1842),林則徐謫戍伊犁,中途停留蘭州,出蘭州西關(guān),答拜蘭州道云麟,參觀匯園(云麟之寓園),寫道,“其地依山面河,有亭榭花木之勝”(據(jù)《林則徐在伊犁》、《林則徐集:日記》)。林則徐在蘭州停留期間,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劉墉 (清朝)82歲行書手卷《杜甫詩十首》,在場欣賞的有鑲紅旗滿洲、嘉慶十八年舉人、陜甘總督納音富察氏富呢揚阿(字藝林,號海帆,有現(xiàn)代版《陜甘總督任內(nèi)奏稿》,2005;祖父湖廣總督富明安)、甘肅布政使程德潤(字玉樵)、蘭州道云麟等,富呢揚阿代表大家在詩卷中作了書法題識。陜甘總督富呢揚阿在宴請林則徐時,展示了自己收藏的趙孟頫書寫的《松江寶云寺記》墨跡本真跡(據(jù)《古西行記選注》,1987)。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七月,迪化直隸州(迪化府)知州、鑲白旗滿洲彥佳氏成瑞(胞弟進士敬和;成瑞的迪化州知州繼任、鑲黃旗滿洲呢瑪察氏舒通阿,與云麟系親家)在烏魯木齊為來訪的云麟作詩“癸卯七月招諸友陪云蘭舫觀察宴集城東雷氏水榭”(載成瑞《薜荔山莊詩文稿》)。道光二十八年(1848)戊申2月19日,甘肅按察使云麟、甘肅總兵官索文(后任甘肅提督,其子索煥章原任烏魯木齊綠營署理中軍提標(biāo)參將)奏請捐修烏魯木齊城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