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性靜

相關(guān)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雜識篇第十之五
(釋智先)其徒行載,字碩庵,姓段氏,泰州人,與江都謝家樹、山陰潘寧,同輯《焦山志》,就智先初藁,而續(xù)成之。
載幼時出家于清凈庵,有橋在東半里,載常至橋下取柴,十數(shù)年未嘗過橋,其天性靜如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13—1881 【介紹】: 清江蘇興化人,字伯簡,一字融齋。道光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左中允。與大學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論學則有異同。自子史、天文、算法、字學、韻學,無不通曉。論文藝尤具卓識。晚主講上海龍門書院。有《持志塾言》、《藝概》、《昨非集》等。
詞學圖錄
劉熙載(1813-1881) 字伯簡,號融齋。室名古桐書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jīng)學家、批評家。道光二十四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編修。咸豐三年奉命值上書房,為皇室子弟講學。咸豐十年英法聯(lián)軍入北京,"官吏多遷避,熙載獨留。"隔年赴武昌任江漢書院主講。同治三年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廣東學政。同治六年應(yīng)敏齋聘請,講學于上海龍門書院,光緒六年夏天,因疾返歸故里。熙載一生以治經(jīng)學為主,詩、賦、詞曲、書法、聲韻、算術(shù)無不通曉。有《藝概》、《昨非集》、《四音定切》、《說文雙聲》、《古桐書屋六種》、《古桐書屋續(xù)刻三種》。
維基
劉熙載(1813年2月25日—1881年),字伯簡,號融齋,江蘇興化人,晚清經(jīng)學家、批評家。
劉熙載生于嘉慶十八年正月癸巳(1813年2月25日)。
十歲喪父,數(shù)年后又喪母,篤行力學。
道光十九年(1839年),赴南京鄉(xiāng)試中舉。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春,赴北京參加會試,中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翰林院編修。
咸豐三年(1853年)奉命值上書房,為皇室子弟講學,帝書“性靜情逸”賜之。
咸豐六年,年終考績,二樂察,名列一等,記名以道府用。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lián)軍入北京,“官吏多遷避,熙載獨留。
”胡林翼稱他“貞介絕俗”。
隔年赴武昌任江漢書院主講。
同治三年(1864年),補國子監(jiān)司業(yè),同年秋,補左春坊左中允,出督廣東學政,作《懲忿》、《窒欲》、《遷善》、《改過》四箴,“進諸生而訓之,如家人父子”。
同治六年(1867年)應(yīng)敏齋聘請,講學于上海龍門書院,至光緒六年(1880年),前后十四年,“每五日必一問其所讀何書,所學何事,講去其非而趨于是。
丙夜,或周視齋舍,察諸生在否。
”,時人譽之為“以正學教弟子,有胡安定風。
”光緒六年(1880年)夏,因疾返歸故里。
晚年自稱“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淵明。
其為學與教人,以遷善改過為歸,而不斤斤為先儒爭門戶。
”光緒七年二月乙未(1881年3月2日),卒于古桐書屋。
清史稿》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