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惠文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
天臺山西南隅一峰曰佛隴。蓋智者大師現(xiàn)身得道之所。前佛大教重光之地。陳朝崇之。置寺曰修禪。及隋建國清。廢修禪之號。號為道場。自大師沒一百九十馀載。長老大比邱然公。光照大師之遺訓(xùn)。以啟后學(xué)門人。比邱法智。灑埽大師之□居。以護(hù)寶所門人。安定梁肅。聞上易名。銘勒大師之遺烈。以示后世云。大師諱智顗。字德安。時(shí)號智者。其先潁川陳氏。世居荊州之華容。感應(yīng)緣跡。載在別傳。夫治世之經(jīng)非仲尼。則三王四代之訓(xùn)。寢而不章。出世之道非大師。則三乘四教之旨?;薅幻?。昔如來乘一大因緣。菩薩以普門示現(xiàn)。自華嚴(yán)肇開。至雙林高會。無小無大。同歸佛界。及大雄示滅。學(xué)路派別。世既下衰。教亦陵遲。故龍樹大士病之。乃用權(quán)略。制諸外道。乃詮智度。發(fā)明宗極。微言東流。我惠文禪師得之。由文字中入不二法門。以授南岳思大師。當(dāng)時(shí)教尚密。不能廣被。而空有諸宗。扇惑方夏。及大師受之。于是開止觀法門。其教大略即身心而指定慧。即言說而詮解脫。演善權(quán)以鹿菀為初。明一實(shí)用法花為宗。合十如十界之妙。趣三觀三智之極。自發(fā)心至于上圣。行位昭明。無相奪倫。然后誕敷契經(jīng)。而會同之。渙然冰釋。心路不惑。窺其教者。藏焉修焉。蓋無入而不自得焉。大師之設(shè)教也如此。若夫弛張?bào)w用。開闔語默。高步海內(nèi)。為兩朝宗師。大明在天。光被四表。大云注雨。旁施萬物。繇是言佛法者。以天臺為司南。殊涂異論。往往退息。緣離化滅。涅槃茲山。是歲隋開皇十七年也。夫名者實(shí)之賓。教者道之門。大師溷其賓。辟其門。自言地位。示有證入。故感而應(yīng)之。應(yīng)之之事。可得而知也。若安住法界。現(xiàn)為比邱。等覺歟。妙覺歟。不可得而知也。當(dāng)是時(shí)也。得大師之門者千數(shù)。得深心者三十有二人。纂其言行于后世者。曰章安大師諱灌頂。灌頂傳縉云威禪師。禪師傳東陽。東陽與縉云同號。時(shí)謂小威。小威傳左溪朗禪師。自縉云至左溪。以元珠相付。向晦宴息而已。左溪門人之上首今湛然大師。道高識遠(yuǎn)。超悟辯達(dá)。凡祖師所施之教。形于章句者。必引而伸之。后來資之以崇德辯惑者。不可悉數(shù)。蓋嘗謂肅曰。是山之佛隴。亦鄒魯之洙泗。妙法之耿光。先師之遺塵。爰集于茲。自上元寶歷之世。邦寇擾攘。緇錫駭散。而比邱法智。實(shí)營守塔廟。莊嚴(yán)佛土?;叵蛑?。有所依歸??埶谷耸琴?。汝吾徒也。盍紀(jì)于文言??讨T金石。俾千載之下。知吾道之所以然。小子稽首受命。故大師之本跡。教門之繼明。后裔之住持。皆見乎辭。其曰。
諸佛出世,惟一大事。
天臺教源,與佛同意。
赫赫大師,開示奧秘。
載宏要道,安住圓位。
白日麗天,天下文明。
大師出現(xiàn),國土化城。
無生而生,生化兩冥。
薪盡火滅,山空道行。
五世之后,閒生上德。
微言在茲,德音允塞。
明明我后,易名凈域。
此山有壞,此教不極。
世喪彌天釋苑賢,我方聞訃倍凄然。
空馀廬岳裁蓮社,無復(fù)華亭載月船。
聞有詩評嗟未覿(師嘗著詩評不示予。),早修僧傳僅終編(師曾修高僧傳。)。
法門梁棟今頹折,后學(xué)憑誰討十玄。
予道友華岳寺住老大禪師惠文。入寂已久。晚聞其計(jì)。方欲為詩哭之。適見康先輩某哭吊師之門人湛伊大士之作。次韻贈伊師。
南北睽離各慘然,夢魂猶斷一涯天。
崔君早問玄臺路,劉子還尋碧落仙
師復(fù)繼俎經(jīng)脫褲,我唯相憶擘開蓮。
茶毗阿那青山畔,名逐風(fēng)飛骨化煙。
⑴ 師所與交。崔承宣宗蕃,劉大司成沖基也。
出城飛一錫,候水漾孤舟。
行色不堪見,背江慵轉(zhuǎn)頭。
高卓蒼幢拂半天,小軒人靜散濃煙。
根盤不惜青苔色,劈破團(tuán)團(tuán)上砌錢。
過檐修玉兩三叢,敲戛聲高小閣風(fēng)。
忽悟青青真法性,齊腰雪重立庭中。
轆轤聲斷睡寒虬,石罅狂噴自在流。
水性人心若無垢,不須憑仗月輪秋。
⑴ 師詩云。汲罷僧歸山月上。十分清鏡冷涵秋。故云。
幽禽入水擘青羅,微動方池?fù)砩w荷。
欲識禪心元自凈,秋蓮濯濯出寒波。
湖池空有去來潮,打岸無端破寂寥。
爭似淺清盆底水,只栽蘆葦聽蕭蕭。
落葉紛紛掃去稀,一條縈屈接云微。
替人幸有蒼髯叟,禪老何煩送客歸。
共 12 首 第 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