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寧師

相關(guān)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60—934 【介紹】: 唐末五代時僧。范陽房山人。俗姓馬,號文智大師。遍覽百家子史,尤長于近體律詩。年十九于五臺山受戒。唐昭宗乾寧中進詩,賜紫袈裟。后唐明宗時住持洛京長壽寺。有《三山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60—934 俗姓馬,范陽(今北京西南)人。12歲出家為僧,后至五臺山受戒,又至太原習(xí)《法華經(jīng)》。昭宗景福中,至河池講因明,李洞贈其詩三篇。后住長安大莊嚴(yán)寺。乾寧三年(896)應(yīng)制內(nèi)殿,賜紫。后歸幽州,依劉仁恭。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避亂至定州,住開元寺。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遷住洛陽長壽寺凈土院,賜號文智大師。《宋高僧傳》卷七有傳??芍归L于近體詩,所作《贈樊川長老》,流傳一時。有詩350首,編為《三山集》,已佚。《全唐詩》存詩9首。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馬氏。
范陽高丘人。
年十二。
憫忠寺法貞律師。
見之。
從其父母乞。
為弟子。
年十五。
以息慈。
往真定聽學(xué)。
時大華嚴(yán)寺仁楚法師。
善因明論。
止執(zhí)卷座下三遍。
即領(lǐng)悟。
眾推許焉。
老宿維摩和尚。
問楚門人之秀拔者。
楚曰。
幽州沙彌其人也。
維摩遂質(zhì)。
以勝軍北量。
辭莫能屈。
因請就恒陽闡化。
緇素悅服。
年十九。
抵五臺登具戒。
感文殊放光燭身。
已而歸寧鄉(xiāng)里。
旦日行道。
以報地恩。
年二十三。
游并部。
益進法華百法等義。
景福中。
以因明論。
于長安大莊嚴(yán)寺。
一唱數(shù)載。
乾寧三年。
貢詩。
昭宗皇帝詔賜紫衣。
仍應(yīng)制內(nèi)殿。
未幾。
劉仁恭以止為本道所管。
上表乞放還。
然其父之與師皆物故。
而母獨無姜。
止于是致母其所居房。
行誦青龍疏。
乞食以供晨夕。
如是三載。
無倦色。
時晉陽李氏。
遣兵出飛狐圍燕。
城中谷貴。
持缽所得。
不足濟。
忽巨蟒出其房。
矯首顧視。
如喜狀。
同院居曉。
博物釋子也。
謂止曰。
吾聞蛇目不瞬。
今瞬其龍乎。
止遽焚香禱之曰。
儻獲檀越。
以營甘旨。
則神龍所加被多矣。
居數(shù)日。
燕帥之子。
制勝司徒者。
召以供養(yǎng)。
俄而燕破。
上避亂中山。
節(jié)度使王處直。
素欽渴其譽。
請安置開元寺。
月給祿有經(jīng)。
天成三年。
王師復(fù)中山。
招討使王宴休。
以丞相馮道書。
迎止至洛。
為河南尹秦王從榮所留。
奏賜文智大師號。
住持長壽凈土院。
應(yīng)順元年。
正月二十二日。
示微疾。
稱念阿彌陀佛而逝。
壽七十五。
臘五十六。
茶毗。
塔遺骨于龍門山廣化寺之東南隅。
止風(fēng)神峭拔。
節(jié)操孤峻。
讀書于所業(yè)外。
孔李典籍。
莫不該綜。
制作尤長于律詩。
在長安睹逍遙園蕪漫不治念曰豈姚秦獨能為童壽翻譯地乎。
卒奏重脩焉。
賜額草堂寺。
其在洛誦金剛經(jīng)。
雖?極弗廢。
平生游處。
多終南崆峒間。
有三山詩集。
盛行于世。
宋高僧傳·卷第七 義解篇第二之四
釋可止。
姓馬氏范陽大房山高丘人也。
年甫十二迥有出俗之心。
依憫忠寺法貞律師。
年十五為息慈。
辭師往真定習(xí)學(xué)經(jīng)論。
時大華嚴(yán)寺有仁楚法師講因明論。
止執(zhí)卷服膺三遍。
精義入神眾推俊邁。
有老宿維摩和尚者。
釋門之奇士也。
問楚師曰。
門人秀拔孰者為先。
曰有幽州沙彌者。
溫故知新厲精弗懈。
于是求見。
遂質(zhì)問勝軍比量。
隨難應(yīng)變辭不可屈。
維摩曰。
后生可畏。
契經(jīng)所謂雖小不可欺也。
遂率力請止開講恒陽。
緇素?zé)o不欽羨焉。
迨十九歲抵五臺山求戒。
于受前方便感文殊靈光燭身已而歸寧父母及師。
于寺敷演。
二十三往并部。
習(xí)法華經(jīng)百法論。
景福年中至河池。
有請講因明。
后于長安大莊嚴(yán)寺化徒數(shù)載。
乾寧三年進詩昭宗。
賜紫袈裟。
應(yīng)制內(nèi)殿。
本道劉仁恭者。
據(jù)有北門控扼蕃漢。
聞止之名移書召歸故鄉(xiāng)。
其父與師相次物故。
母猶在堂。
止持盂乞食以供甘旨。
行誦青龍疏三載。
文徹忽有巨蟒見于房。
矯首顧視似有所告。
時同院僧居曉博物釋子也。
且曰。
蛇則目睛不瞬。
今其動乎。
得非龍也。
止焚香祝之曰。
貧道念青龍疏營齋養(yǎng)母。
茍實龍神軫念。
希值一檀越。
居數(shù)日。
燕師家子曰制勝司徒。
召申供養(yǎng)。
時莊宗遣兵出飛狐以圍之。
歷乎年載百谷勇貴。
止頓釋憂懼。
未幾燕陷。
劉氏父子俘歸晉陽。
止避亂中山。
節(jié)度使王處直素欽名譽。
請于開元寺安置。
逐月供俸。
止著頓漸教義鈔一卷見行于代。
天成三年戊子王師問罪定州陷焉。
招討使王晏休得瀛王馮道書令尋止。
既見以車馬送至洛京。
河南尹秦王從榮優(yōu)禮待之。
奏署大師號文智焉。
于長壽凈土院住持。
應(yīng)順元年甲午正月二十二日忽微疾作。
召弟子助吾往生念彌陀佛。
奄然而化。
俗年七十五。
僧臘五十六。
閏正月二日茶毗收遺骨。
至清泰二年四月八日建塔于龍門山廣化寺之東南隅。
止風(fēng)神峭拔戒節(jié)孤高。
百家子史經(jīng)目無遺該博之外尤所長者近體聲律詩也。
有贈樊川長老詩。
流傳人口。
在定州日中山與太原互相疑貳諸侯兼并。
王令方欲繼好息民。
因命僧齋于慶云寺。
會有獻白鵲者。
曰。
燕人詩客試為詠題。
止即席而成。
后句云。
不知誰會喃喃語。
必向王前報太平。
王欣然。
詩人李洞者。
風(fēng)骨僻異。
慕賈閬仙之模式。
景福中在河池相遇。
贈止三篇。
時宰相孫公渥趙公鳳馬公裔孫竇學(xué)士夢徵符侍郎蒙李侍郎詳。
皆唱予和汝。
塤篪韻諧。
止頃在長安。
講罷游終南山逍遙園。
是姚秦什法師譯經(jīng)之地。
年代寖深鞠為茂草。
且曰。
吾為釋子忍不興乎。
奏昭宗乞重修。
帝允仍舊賜草堂寺額。
后請樊川凈休禪伯。
聚徒談玄矣。
及在洛也講外長誦金剛經(jīng)不知紀(jì)極。
昔多居終南山崆峒山。
故有三山集詩三百五十篇。
盛行于時。
弟子修文修智修行微見師之道焉。

人物簡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籍貫、姓名均不詳,唐末同谷山逸人。
隱其姓名,稱同谷子。
天復(fù)中,昭宗避難鳳翔,因直赴行朝,上書兩卷論十代興亡理亂之事。
昭宗覽其書數(shù)日,賜以酒食。
何皇后暗遣秦王欲誅之,同谷子遂奔亡,因詠《五子之歌》以諷諭之。
事跡見《鑒誡錄》卷二、《唐詩紀(jì)事》卷七一。
全唐詩》存詩5首。

人物簡介

二十世紀(jì)詩詞文獻匯編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yán),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xué)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xié)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wù)學(xué)堂、武備學(xué)堂、算學(xué)館、《湘報》、南學(xué)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啟超、黃遵憲在內(nèi)的維新志士,湖南風(fēng)氣為之一變,成為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后出任三江師范學(xué)堂總教習(xí)。清亡后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fēng)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lǐng)袖,梁啟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xù)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詞學(xué)圖錄
陳三立(1858-1937) 字伯嚴(yán),一字敬原,義寧州(今修水縣)人。晚清維新名臣陳寶箴長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并稱"維新四公子",近代同光體重要代表人物。年少博學(xué),不拘世俗,因深惡"八股文",應(yīng)鄉(xiāng)試不遵八股文體,初選遭棄,后被主考官陳寶琛發(fā)現(xiàn),大加贊賞,從落第卷中抽出選拔為舉人。光緒十二年赴京會試中進士,授吏部主事官職。1924年4月印度詩人泰戈爾來中國,徐志摩等由北平前往上海歡迎,邀至杭州,泰戈爾特地到凈慈寺拜晤陳三立。1937年蘆溝橋事變,曾言"我決不逃難。"平津繼陷,日軍欲招致三立,不應(yīng),偵探日伺其門,三立怒,呼傭持帚驅(qū)逐,自此五日不食,憂憤而死。1948年遷葬杭州牌坊山。為詩初學(xué)韓愈,后師山谷,好用僻字拗句,流于艱澀,自成"生奧衍"一派。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醇深俊微,吾謂于唐宋人集中,罕見其比。"有《散原精舍詩》及《散原精舍詩續(xù)集》、《散原精舍別集》,又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子衡恪為著名畫家,寅恪為著名史學(xué)家。
散原精舍詩集·序
伯嚴(yán)詩余讀至數(shù)過,嘗有越世高談、自開戶牖之嘆。己酉春始欲刊行,又以稿本授余曰:「子其為我擇而存之?!褂嚯m亦喜為詩,顧不能為伯嚴(yán)之詩,以為如伯嚴(yán)者,當(dāng)于古人中求之。伯嚴(yán)乃以余為后世之相知,可以定其文者耶?大抵伯嚴(yán)之作,至辛丑以后,尤有不可一世之概。源雖出于魯直,而莽蒼排奡之意態(tài),卓然大家,未可列之江西社里也。往有鉅公與余談詩,務(wù)以清切為主,于當(dāng)世詩流,每有張茂先我所不解之喻。其說甚正。然余竊疑詩之為道,殆有未能以清切限之者。世事萬變,紛擾于外,心緒百態(tài),騰沸于內(nèi),宮商不調(diào)而不能已于聲,吐屬不巧而不能已于辭。若是者,吾固知其有乖于清也。思之來也無端,則斷如復(fù)斷、亂如復(fù)亂者,惡能使之盡合?興之發(fā)也匪定,則倏忽無見、惝恍無聞?wù)?,惡能?zé)以有說?若是者,吾固知其不期于切也。并世而有此作,吾安得謂之非真詩也哉?噫嘻!微伯嚴(yán),孰足以語此?宣統(tǒng)元年五月,鄭孝胥。
散原詩集·序
處亂世而有重名,則其言論予奪,將為天下視聽之所系。昔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孔子無尺寸之柄,彼亂臣賊子何懼于孔子?亦懼其名而已。今之天下,是亂臣賊子而非孔子之天下也。為孔子之徒者,其將以廋詞自晦,置天下之是非而不顧歟?抑將體《春秋》之微旨,以天下之是非自任歟?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亡,《》亡而后《春秋》作。蓋《》之義婉而《春秋》之義嚴(yán),此難于強通者也。散原使余刪其詩,余謂散原:「既有重名于天下,七十老翁,何所畏懼?豈能以山川風(fēng)月之辭與后生小子爭輕重哉?」使天下議散原之詩非詩而類于《春秋》,乃余之所樂聞也。鄭孝胥書,壬戌八月。
廬山志歷代詩存·陳三立識語
有清三百年來,詩壇作者踵起,類多趣于神理聲調(diào),不敢少越新城、秀水、甌北、樊榭諸子之繩武。及至同光間,遵義鄭子尹、獨山莫子偲、長洲江韜叔輩出,始稍稍矯其趣。至先生而益皎明昌大,天下靡然向風(fēng),稱為陳鄭(孝胥)體。然世尚多以先生之詩瓣香其鄉(xiāng)先輩山谷,為江西派中宗匠。及至先生之集出,方曉然如鄭君序先生之詩,所謂越世高談,自開戶牖,不僅隸于江西社里也。先生之文,金石銘志,早已光燭四裔,其不拘拘于桐城,亦正如其詩之不可囿于雙井也。承學(xué)之士,自能辨之。際茲世風(fēng)板蕩,俗學(xué)澆漓,幸碩果僅存,皤然一老,為群流仰止,不獨為吾鄉(xiāng)耆獻之光,其高躅靈襟,亦鎮(zhèn)自與名山同垂不朽也。壬申季冬,南豐吳宗慈附識。
跋義寧師手寫詩冊·袁思亮
右義寧師為茶陵譚瓶齋丈難寓所為古今體詩二十馀首,歲在丁卯,自杭遷滬之明年也。
師用詩古文辭主東南壇坫者幾三十年,獨未嘗致力于書,而持縑楮求索者無不應(yīng)。
嘗為人寫小文,其人即據(jù)以入石,以拓本遺,持示思亮曰:「吾書乃壽貞珉,不亦可以詫今之知書家者耶?
」然成巨帙如此者,亦不一二覯也。
當(dāng)是時,卜居塘山路,與丈宅密邇,思亮數(shù)相從兩家飲啖語笑,往往移日。
去滬,斯樂不可復(fù)得。
已前歸道山,一時同游諸耆宿,無復(fù)存者,丈宅亦熸于兵,十馀年間,死喪離亂之跡遂已如此,可嘅也夫!
散原詩集錄入:顧青翎
附錄·黃遵憲題識
唐宋以來,一切名士才人之集所作之語,此集掃除不少。然尚當(dāng)自辟境界,自撐門戶,以我之力量,洗人之塵腐。古今詩人,工部最善變格,昌黎最工造語,故知詩至今日,不變不創(chuàng),不足與彼二子者并駕而齊驅(qū)。義理無窮,探索靡盡,公有此才識,再勉力為之,遵憲當(dāng)率后世文人百拜敬謝也。四月望日,醉中憲又識。 凡知友往還見于詩題者,嘗欲自定一例: 不稱輩行。唐人最重氏族,以此自詡,人亦附和之。今則父子不相及,兄弟各異籍者有之矣。 不必稱官。唐之詩人多有官職,(《高適傳》所謂「詩人之達者,惟適一人」,語不可解。如張九齡、張說皆丞相,白居易、元稹皆尚書,韓愈亦侍郎,何云不達也?)文酒酬酢,多屬宦游;今則詩人不必官,官人不知詩,兩不相涉矣。鄙意不如稱名,或用通稱之字而注名于下,屢見不一見者名、字不必拘。宴集人多,不必明為何人。題圖詩何能盎刪?其人其事于圖于詩有關(guān)系者存之,否則刪之可也。質(zhì)之伯嚴(yán)先生,以謂何如?不得已而稱官,以古官易今制,固不當(dāng)。然當(dāng)曰侍郎、尚書,不當(dāng)曰吏部、戶部;當(dāng)曰員外、主事、編修、檢討,不當(dāng)曰翰林某部也。外官如總督、巡檢,出身如進士、舉人,均當(dāng)直書。惟有一二難事:一為候補道、(吾意實官如兵備、督糧、巡鹽,均可直書。)候補知府,(實官知府,亦可直稱或系以地。)一為廩膳生員、附學(xué)生員。生員猶可,候補甚難。辭窮則變,或以此種借用觀察。秀才,未為不可。易蘇州府為姑蘇,固滋淡笑矣,然觀察、秀才既為今日通稱,似亦無害。蓋措辭不當(dāng)之咎,舉世當(dāng)之,于我無與也。 伯嚴(yán)以為然否? 乙未四月望日,遵憲妄書。
寓無竟室悼亡草·自記
悼亡而有辭,以宣典悲也。然則亦宣其悲而止?fàn)?,奚有于辭乎。昔者莊生之妻死,莊生鼓盆而歌,論者達之。夫莊生之歌,莊生之悲也。莊土之悲之結(jié)而不解,而宣之于辭也,何達之有焉?余之為悼亡辭,先后若干篇,集而存之,以遺夫戚友之稔余悲者。凡以宣其悲,且廣之于無窮,而非區(qū)區(qū)傳其辭而然也。光緒七年辛巳春二月,義寧陳三立伯嚴(yán)自記于河北分守道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