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難陀

相關人物:共 3 位。
共 3 首

人物簡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道琳法師者。
荊州江陵人也。
梵名尸羅缽頗(唐云戒光)弱冠之年披緇離俗。
成人之歲訪友尋真。
搜律藏而戒珠瑩啟。
禪門而定水清。
稟性虛潔雅操廉貞。
濯青溪以恬志漱玉泉而養(yǎng)靈。
既常坐不臥一食全誠。
后復慨大教東流時經多載。
定門鮮入律典頗虧。
遂欲尋流討源遠游西國。
乃杖錫遐逝鼓舶南溟。
越銅柱而屆郎迦。
歷訶陵而經裸國。
所在國王禮待極致殷厚。
經乎數載到東印度耽摩立底國。
住經三年學梵語。
于是舍戒重受。
學習一切有部。
律非唯學兼定慧。
蓋亦情耽咒藏。
后乃觀化中天頂禮金剛御座菩提圣儀。
復至那爛陀寺。
搜覽大乘經論。
注情俱舍。
經于數年。
至于鷲嶺杖林山園鵠樹。
備盡翹仰并展精誠。
乃游南天竺國搜訪玄謨。
向西印度于羅荼國住經年稔。
更立靈壇重稟明咒。
嘗試論之曰。
夫明咒者梵云毗睇陀羅必棏(丁澤反)家。
毗睇譯為明咒。
陀羅是持。
必棏家是藏。
應云持明咒藏。
然相承云此咒藏。
梵本有十萬頌。
唐譯可成三百卷。
現今求覓多失少全。
而大圣沒后阿離野那伽曷樹那。
即龍樹菩薩。
特精斯要。
時彼弟子厥號難陀
聰明博識漬意斯典。
在西印度經十二年。
專心持咒遂便感應。
每至食時食從空下。
又誦咒求如意瓶。
不久便獲。
乃于瓶中得經歡喜。
不以咒結其瓶遂去。
于是難陀法師恐咒明散失。
遂便撮集可十二千頌。
成一家之言。
每于一頌之內。
離合咒印之文。
雖復言同字同實乃義別用別。
自非口相傳授而實解悟無因。
后陳那論師見其制作功殊人智思極情端。
撫經嘆曰。
向使此賢致意因明者。
我復何顏之有乎。
是知智士識己之度量。
愚者闇他之淺深矣斯之咒藏東夏未流。
所以道琳意存斯妙。
故咒藏云。
升天乘龍役使百神。
利生之道唯咒是親。
凈于那爛陀。
亦屢入壇場希心此要。
而為功不并就。
遂泯斯懷為廣異聽。
粗題綱目云爾。
道琳遂從西境轉向北天。
觀化羯濕彌羅。
便入烏長那國。
詢訪定門搜求般若。
次往迦畢試國禮烏率膩沙(佛頂骨也)自爾之后不委何托。
凈回至南海羯荼國。
有北方胡至云。
有兩僧胡國逢見。
說其狀跡應是其人。
與智弘相隨擬歸故國。
聞為途賊斯擁還乃覆向北天。
年應五十馀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77 【介紹】: 唐僧。蜀地人。姓氏籍貫不詳。依承遠修凈土。代宗大歷年間棲止衡州云峰寺,大弘凈土,開五會念佛之說,五日為一會。代宗尊為國師,世稱“五會法師”。后世尊為凈土四祖。有《凈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等。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南梁(今陜西漢中)人。凈土宗僧人。代宗大歷二年(767)住衡山云峰寺,五年至五臺山佛光寺,專修念佛法門,以求往生凈土。后建竹林寺居之。與詩僧清江為友?!?a target='_blank'>宋高僧傳》卷二一有傳?!?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光緒《洋縣志》卷七另存詩2首,《全唐詩續(xù)拾》據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不知何許人。
大歷二年。
依止衡岳云峰寺。
修習罔怠。
嘗于僧堂晨粥。
睹缽內五彩云氣驟起。
而山寺影現其中。
去寺東北五十里。
有山。
山下有澗。
北去澗有石門。
入石門。
行可五里。
有寺金榜。
署云大圣竹林寺。
當是時。
目了而心疑之。
蓋以平生所未嘗造也。
他日又現臺山諸寺于午缽云氣中。
其樓觀池榭。
皆眾寶嚴飾。
而無山林穢惡諸物。
并現十方佛國清凈可愛。
食畢乃滅。
于是照問嘉延曇暉二師之嘗游五臺者。
其言與所見尤合。
四年遂起五會念佛道場于衡州湖東寺。
六月二日。
祥云彌覆一寺。
云中樓閣影現。
且有梵相數僧。
身長丈許。
執(zhí)錫行道。
阿彌陀佛。
文殊普賢。
一萬菩薩。
其身高大咸在。
自未至酉方滅。
州人見者率感泣作禮。
及晚照于道場外。
遇一老人謂之曰。
師先發(fā)愿往金色世界。
奉覲大圣。
今可去矣。
照答曰。
時危路險未可也。
老人曰。
但亟去無憚也。
忽不見。
八月十三日。
結同志發(fā)衡岳。
五年四月五日。
抵五臺。
已遙見白光數道于佛光寺之南矣。
明日詣寺攬其境。
則悉無異昔日缽中所現者。
夜四鼓。
又一光自北山來。
正觸照身。
照即入堂問眾。
眾曰此大圣不思議光。
常以感悟有緣者耳。
照因具威儀。
尋光由寺東北。
行十五里。
果得山澗石門等。
而善財難陀二青衣年八九歲。
立石門外。
若預候照者。
引照入門。
向北行五里。
過金門樓。
入門則大圣竹林寺也。
地純黃金。
流渠華甫方二十里。
兩廡周遭。
一百二十院。
比之缽中所睹者。
差分明耳。
而講堂之中。
獅子座上。
文殊處西。
普賢處東。
大菩薩眾。
左右圍繞。
說法之音歷歷可聽。
照前作禮。
問言。
末劫凡夫。
智淺障深。
法海淵洪。
雖欲修行。
罔得其要。
惟愿大圣指陳。
使知所在。
文殊報曰。
諸修行門。
無過念佛。
?;鄱馈?div id="b3odcjy" class='inline' id='people_17962_2_98_comment'>
舉無遺者。
我于過去劫中。
以念佛故。
今獲一切種智。
是以一切諸波羅蜜。
乃至諸佛。
從念佛生。
汝當勤念。
無令休息。
照又問其念云何。
曰此世界西。
有阿彌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議。
汝當系念。
令無間斷。
命終之后。
決定往生。
說是語已。
時二菩薩。
舒金色手。
為照摩頂而授記言。
汝以念佛功德力故。
不久獲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有善男女等。
必欲疾成佛道者。
但念佛而已。
于是二菩薩。
各說伽陀以發(fā)明之。
照則歡喜踴躍。
疑網頓除。
作禮以謝。
合掌住側。
文殊使之巡歷菩薩諸院。
遍請教戒。
及游七寶果園。
其果才熟。
大如碗許。
取而食之。
身意泰然。
旋辭菩薩以出。
隨青衣至于門外。
遂失所在。
而徘徊佇眺。
倍增悲感。
十三日復偕五十馀僧。
于金剛窟。
循無著遺跡。
禮二十五佛名。
而照獨見地瑩琉璃。
宮殿嚴凈。
文殊普賢萬菩薩眾佛陀波利等。
坐立儼然。
其馀僧則無所見也。
是夜三鼓。
又見五鐙于所止華嚴寺西樓上。
照默祝曰。
愿分百鐙。
尋如其數。
曰愿千鐙亦然。
且其比列之整。
非世所能擬。
乃復獨詣金剛窟見大圣。
而佛陀波利引入圣寺。
語具覺救傳。
十二月照于寺之念。
佛道場。
絕粒要期誓生凈土。
七日之夜方唱佛次。
有梵僧造道場。
謂照曰。
汝盍亦流通所見境界乎。
照不應。
明日申時。
則有梵僧之老者。
見曰。
靈異之事。
宜普示眾生。
使發(fā)菩提心可也。
照曰。
非敢閟也。
第恐俗情騰謗耳。
其僧曰。
大圣之居此山。
謗議紛紜。
尚莫之止。
況汝所見境界耶。
然性善性惡均為菩提。
而涂毒鼓緣自應不謬。
六年正月。
華嚴寺僧崇暉明謙等三十馀人。
立石記于金剛窟般若院地。
當是時忽聞鐘聲雅亮。
節(jié)解分明。
眾尤驚異。
以為照所開示斷不虛矣。
后照又建竹林寺一區(qū)以自表顯。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
沙彌惟英。
優(yōu)婆塞張希陵等八人。
登東臺。
先睹白光數四。
異云叆叇。
云開而紅色。
文殊乘青毛獅子。
于五色通身光內。
微雪飄灑。
圓光遍映山谷。
詳載絳州兵椽王士詹記。
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一 感通篇第六之四
釋法照。
不知何許人也。
大歷二年棲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內粥缽中忽睹五彩祥云。
云內現山寺。
寺之東北五十里已來有山。
山下有澗。
澗北有石門。
入可五里有寺。
金榜題云大圣竹林寺。
雖目擊分明而心懷隕穫。
他日齋時還于缽中五色云內現其五臺諸寺。
盡是金地無有山林穢惡。
純是池臺樓觀眾寶莊嚴。
文殊一萬圣眾而處其中。
又現諸佛凈國。
食畢方滅。
心疑未決。
歸院問僧。
還有曾游五臺山已否。
時有嘉延曇暉二師言曾到。
言與缽內所見一皆符合。
然尚未得臺山消息。
暨四年夏于衡州湖東寺內有高樓臺。
九旬起五會念佛道場。
六月二日未時。
遙見祥云彌覆臺寺。
云中有諸樓閣。
閣中有數梵僧。
各長丈許。
執(zhí)錫行道。
衡州舉郭咸見彌陀佛與文殊普賢一萬菩薩俱在此會。
其身高大。
見之者皆深泣血設禮。
至酉方滅。
照其日晚于道場外遇一老人。
告照云。
師先發(fā)愿往金色世界奉覲大圣。
今何不去。
照怪而答曰。
時難路艱何可往也。
老人言。
但亟去。
道路固無留難。
言訖不見。
照驚入道場重發(fā)誠愿。
夏滿約往前。
任是火聚冰何終無退衄。
至八月十三日。
于南岳與同志數人惠然肯來。
果無沮礙。
則五年四月五日到五臺縣遙見佛光寺南數道白光。
六日到佛光寺。
果如缽中所見略無差脫。
其夜四更見一道光從北山下來射照。
照忙入堂內。
乃問眾云此何祥也。
吉兇焉在。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議光。
常答有緣。
照聞已即具威儀尋光至寺。
東北五十里間果有山。
山下有澗。
澗北有一石門。
見二青衣可年八九歲。
顏貌端正立于門首。
一稱善財二曰難陀。
相見歡喜問訊設禮。
引照入門。
向北行五里已來。
見一金門樓。
漸至門所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題曰大圣竹林寺。
一如缽中所見者。
方圓可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皆有寶塔莊嚴。
其地純是黃金。
流渠華樹充滿其中。
照入寺至講堂中。
見文殊在西普賢在東。
各據師子之座。
說法之音歷歷可聽。
文殊左右菩薩萬馀。
普賢亦無數菩薩圍繞。
照至二賢前作禮問言。
末代凡夫去圣時遙知識轉劣垢障尤深。
佛性無由顯現佛法浩浣。
未審修行于何法門最為其要。
唯愿大圣斷我疑網。
文殊報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時。
諸修行門無過念佛。
供養(yǎng)三寶?;垭p修。
此之二門最為徑要。
所以者何。
我于過去劫中因觀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養(yǎng)故。
今得一切種智。
是故一切諸法般若波羅蜜甚深禪定。
乃至諸佛。
皆從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諸法之王。
汝當常念無上法王令無休息。
照又問。
當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
彼佛愿力不可思議。
汝當繼念令無間斷。
命終之后決定往生永不退轉。
說是語已。
時二大圣各舒金手摩照頂為授記別。
汝已念佛故不久證無上正等菩提。
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無過念佛。
則能速證無上菩提。
語已時二大圣互說伽陀。
照聞已歡喜踴躍疑網悉除。
又更作禮。
禮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詣諸菩薩院次第巡禮。
授教已次第瞻禮。
遂至七寶果園。
其果才熟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作禮辭退。
還見二青衣送至門外。
禮已舉頭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乃立石記至今存焉。
復至四月八日。
于華嚴寺西樓下安止。
洎十三日照與五十馀僧同往金剛窟。
到無著見大圣處。
處心禮三十五佛名。
照禮才十遍。
忽見其處廣博嚴凈琉璃宮殿。
文殊普賢一萬菩薩及佛陀波利。
居在一處。
照見已惟自慶喜。
隨眾歸寺。
其夜三更于華嚴院西樓上。
忽見寺東山半有五圣燈。
其大方尺馀。
照咒言。
請分百燈歸一畔。
便分如愿。
重謂分為千炬。
言訖便分千數。
行行相對遍于山半。
又更獨詣金剛窟所。
愿見大圣。
三更盡到見梵僧。
稱是佛陀波利。
引之入圣寺。
語在覺救傳。
至十二月初。
遂于華嚴寺華嚴院入念佛道場。
絕粒要期誓生凈土。
至于七日初夜正念佛時。
又見一梵僧入乎道場。
告云。
汝所見臺山境界何故不說。
言訖不見。
照疑此僧亦擬不說。
翌日申時正念誦次又見一梵僧。
年可八十。
乃言照曰。
師所見臺山靈異。
胡不流布普示眾生令使見聞發(fā)菩提心獲大利樂乎。
照曰。
實無心秘蔽圣道恐生疑謗。
故所以不說。
僧云。
大圣文殊見在此山。
尚招人謗。
況汝所見境界。
但使眾生見聞之者發(fā)菩提心作毒鼓緣耳。
照聞斯語便隨憶念錄之。
時江東釋慧從。
以大歷六年正月內。
與華嚴寺崇暉明謙等三十馀人。
隨照至金剛窟所。
親示般若院立石標記。
于時徒眾誠心瞻仰。
悲喜未已。
遂聞鐘聲。
其音雅亮節(jié)解分明。
眾皆聞之驚異尤甚。
驗乎所見不虛。
故書于屋壁。
普使見聞同發(fā)勝心共期佛慧。
自后照又依所見化竹林寺題額處建寺一區(qū)。
莊嚴精麗便號竹林焉。
又大歷十二年九月十三日。
照與弟子八人于東臺睹白光數四。
次有異云叆叇。
云開見五色通身光。
光內有圓光紅色文殊乘青毛師子。
眾皆明見。
乃霏微下雪。
及五色圓光遍于山谷。
其同見弟子純一惟秀歸政智遠沙彌惟英優(yōu)婆塞張希俊等。
照后篤鞏其心修鍊無曠。
不知其終。
絳州兵掾王士詹述圣寺記云。
系曰。
佛成就三身必居三土。
顯正依報莊嚴故。
菩薩未沾國土名。
但云住處。
修凈佛國因隨生佛家。
故華嚴經有菩薩住處品焉。
經云。
唯佛一人居凈土此下不僣上也。
若八字陀羅尼經云文殊大愿力與佛同境界。
境界凈則說法凈。
則三土義齊也。
問諸經中佛住王舍城等。
可非住處邪。
通曰。
此義同名別。
或可上得兼下也。
又如兜率宮院是補處凈域寶陀落清涼支提等山。
皆是菩薩凈識所變剎土也。
若然者凈土與住處義同名異耳。
如法照入竹林圣寺見文殊凈境也。
諸于山嶺見老人童子等。
則穢土見圣人。
高僧摘要·化高僧摘要卷四
大歷二年。
棲止衡州云峰寺。
勤修不懈。
于僧堂內粥缽中。
忽睹五彩祥云。
云內現山寺。
寺東北五十里有山。
山下有澗。
澗北有石門。
入五里有寺。
金榜題云。
大圣竹林寺。
雖目擊分明。
而心懷隕穫。
他日齋時。
還于缽中。
五色云內。
現其五臺。
諸寺盡是金地。
無有山林穢惡。
純是池臺樓觀。
眾寶莊嚴。
文殊一萬圣眾。
處其中。
又現諸佛凈國。
食畢方滅。
心疑未決。
歸院問僧。
還有曾游五臺山者否。
時有嘉延。
曇暉。
二師言曾到。
言與缽內所見。
一皆符合。
四年夏。
于衡州湖東寺內。
有高樓臺九旬。
起五會念佛道場。
六月二日。
遙見祥云彌覆臺寺。
云中有諸樓閣。
閣中有數梵僧。
各長丈許。
執(zhí)錫行道。
衡州舉郭咸見。
彌陀佛。
與文殊普賢。
一萬菩薩。
俱在此會。
其身高大。
見之者皆泣血設禮。
至酉方滅。
日晚照于道場外。
遇一老人。
告照云。
師先發(fā)愿。
往金色世界。
奉覲大圣。
今何不去。
照怪而答曰。
時難路艱。
何可往也。
老人言但亟去。
道路固無留難。
言訖不見。
照驚入道場。
重發(fā)誠愿。
夏滿約往。
至八月十三日。
于南岳同志數人。
惠然前來。
果無沮礙。
五年四月五日到五臺縣。
遙見佛光寺南數道白光。
六日到佛光寺。
果如缽中所見。
其夜四更。
見一道光。
從北山下來射照。
照忙入堂內。
問眾云。
有何祥也。
有僧答言。
此大圣不思議光。
常答有緣。
照聞已。
即具威儀。
尋光至寺東北五十里間。
果有山。
山下有澗。
澗北有一石門。
見二青衣。
年八九歲。
顏貌端正。
立于門首。
一稱善財。
二曰難陀
相見歡喜。
問訊設禮。
引照入門。
向北行五里已來。
見一金門樓。
漸至門所。
乃是一寺。
寺前有大金榜。
題曰。
大圣竹林寺。
一如缽中所見。
方圓二十里。
一百二十院。
皆有寶塔莊嚴。
其地純是黃金。
流渠華樹。
充滿其中。
照入寺。
至講堂中。
見文殊在西。
普賢在東。
各據師子之座。
說法之音。
歷歷可聽文殊左右。
菩薩萬馀。
普賢亦無數菩薩圍繞。
照至二賢前作禮。
問言。
末代凡夫。
去圣時遙。
知識轉劣。
垢障尤深。
佛性無由顯現。
佛法浩瀚。
未審修行。
于何法門。
最為其要。
唯愿大圣。
斷我疑網。
文殊報言。
汝今念佛。
今正是時。
諸修行門。
無過念佛。
供養(yǎng)三寶。
?;垭p修。
此之二門。
最為徑要。
所以者何。
我于過去劫中。
因觀佛故。
因念佛故。
因供養(yǎng)故。
今得一切種智。
是故一切諸法。
般若波羅蜜。
甚深禪定。
乃至諸佛。
皆從念佛而生。
故知念佛。
請法之王。
汝當常念無上法王。
令無休息。
照又問當云何念。
文殊言。
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
彼佛愿力。
不可思議。
汝當繼念。
令無間斷。
則能速證無上菩提。
語已。
時二大圣。
互說伽陀。
照聞已。
歡喜踴躍。
疑網悉除。
又更作禮。
禮已合掌。
文殊言。
汝可往詣諸菩薩院。
次第巡禮。
授教已。
次第瞻禮。
遂至七寶果園。
其果才熟。
其大如碗。
便取食之。
食已。
身意泰然。
造大圣前。
作禮辭退。
還見二青衣。
送至門外。
禮已舉頭。
遂失所在。
倍增悲感。
乃立石記。

人物簡介

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幻齋。
名如念。
為人溫厚老成。
嗜學經論如渴。
二人同心執(zhí)侍。
如阿難難陀。
以故棲霞法席。
為江南最。
二公俱善達觀老人。
觀方佩南宗心印。
勘辯諸方。
而二公與之出入議論。
時蒙許可。
其人可知矣。
丙戌十一月初七日。
慧忻然謂弟子曰。
我愿畢將去矣。
遂七日不食。
而精神挺然。
至十三日。
端坐將逝。
弟子請曰。
著甚么衣好。
曰。
不干他。
遂逝。
其夕。
觀師在京之潭柘。
夢慧掉臂西行而無侶。
呼之不答。
訃至。
方驗其異。
又三年戊子十一月十三日。
慧方大祥。
而念忽嘆曰。
我更十日逝矣。
至期果逝。
與慧同塔龍化庵后。
慧。
世壽四十四。
僧臘三十二。
念。
世壽三十八。
僧臘二十五。
方今叢林衰替。
二公俱精進光明幢。
使不奪其年。
庶幾為大法棟梁。
而竟為報緣所局。
未終下壽。
遂棄人天。
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