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僧。神氣高邈,識量過人。初學律儀,后于天臺法門一心三觀,棲心研習。玄宗天寶初游京師,預(yù)不空譯場。代宗永泰元年,詔與沙門良賁等十六人參譯《仁王護國般若經(jīng)》并《密嚴經(jīng)》,充證義正員。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飛錫。天寶初游京師。住終南紫閣峰草堂寺。復(fù)住大圣千福寺。永泰元年。詔于大明宮內(nèi)道場。同義學沙門良賁等十六人譯經(jīng)充證義。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譯經(jīng)科
不知何許人。初究毗儀。后研天臺三觀一心之旨。及游京闕。多止終南紫閣峰草堂寺。與不空傳翻。頻登筆受潤文之任。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詔于大明宮內(nèi)道場。同義學沙門良賁等十六人。參譯仁王護國般若經(jīng)。及密嚴經(jīng)。而此經(jīng)昔則偈頌。今則散文。宜乎不空與錫。翰林學士柳抗之。重加詳定也。錫充證義。辭筆不愧斯職。宋高僧傳·卷第三 譯經(jīng)篇第一之三
釋飛錫。未知何許人也。神氣高邈識量過人。初學律儀。后于天臺法門一心三觀。與沙門楚金棲心研習。天寶初游于京闕。多止終南紫閣峰草堂寺。屬不空當途傳譯。慎選英髦錫預(yù)其數(shù)。頻登筆受潤文之任。代宗永泰元年四月十五日。奉詔于大明宮內(nèi)道場同義學沙門良賁等十六人。參譯仁王護國般若經(jīng)并密嚴經(jīng)。先在多羅葉時。并是偈頌。今所譯者多作散文。不空與錫等及翰林學士柳抗。重更詳定。錫充證義。正員辭筆不愧斯職也。系曰。錫外研儒墨。其筆仍長。時多請其論撰。如忠國師楚金等碑。與晉陵德宣吳興晝公同獵廣原。不知鹿死何人之手。然宣錫二公亦有不羈之失。緣飾過其實。如晝公合建中之體。儗事得其倫。唯虛與實不可同日也。
人物簡介
宋高僧傳·卷第十六 明律篇第四之三字抱玉。新安柯氏子。丱歲隸靈隱西峰。事金和尚。受經(jīng)業(yè)。大歷初。登具戒。三學一致。無遺憾。性嗜泉石。遁居天眼。即天目也。高三千丈。周圍三百里。與天柱廬阜類。上有二湖。謂之東西目。地深僻。多妖異。琳獨無撓。元和丁亥。太守禮部員外郎城南杜陟。請出山。就永福寺。登壇度人。己丑春。刺史兵部郎中裴常棣。請登天竺寺壇度人。講訓生徒。向二十載。而高潔之操。終始不渝。大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示寂。壽八十三。臘六十四。以其年五月十二日。葬之永安寺西山之陽。
釋慧琳。字抱玉。俗姓柯。新安人也。丱齡受業(yè)于靈隱西峰為金和尚弟子。所傳法要斷無重問。大歷初受具足戒于靈山會。習學三教一領(lǐng)無遺。不樂聲華止好泉石。一入天眼二十馀年。天眼即天目也。其山高三千丈周圍三百里。與天柱廬阜等相儔匹。上有二湖。謂為左右目。登涉艱阻數(shù)日乃到巔。頂多蛟龍。池潭三所。最上池人不可近。氣臭逆人不可久視。或說山神作白鹿形。每五月與震澤龍會必暴風雨焉。琳居此率多妖異。而心不撓。元和丁亥。太守禮部員外城南杜。陟請出永福寺登壇。至己丑歲春刺史兵部郎中裴常棣。召臨天竺寺壇。度人畢歸寺。講訓生徒向二十載。郡守左司郎中陸則。刑部侍郎楊憑。給事中盧元輔。中書舍人白居易。太府卿李幼公。刑部郎中崔鄯。刑部郎中路異。相繼九邦伯皆以公退至院致禮。稽問佛法宗意染指性相。此諸名公。簪組上流辭學高度。或號毗曇孔子。或名勝力菩薩。非琳何以感動哉。太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示滅享壽八十有三。法臘六十四。以其年五月十二日葬于今永安寺西山之陽碼碯坡之左。石塔巋然存矣。
人物簡介
姓紀氏。永興萬年人。其先以黃巢之亂。西徙于蜀。而占籍焉。至真則蜀產(chǎn)也。始冠。偶游圣壽寺。見脩進律師。而慕其行。遂依之薙落。習起信論于朗公。受法界觀于光公。傳瑜伽教于演秘阇黎。莫不皆臻心法之極要。四十年間。演暢無怠。因蒙賜號昭信。一日謂弟子遇緣曰。出息不保入息。此雖俗諺。而切于理。吾與汝其可不務(wù)乎。乃營二塔于廣度院右。以其成于開寶之初。遂額之開寶。四年八月五日。集眾稱佛號以逝。壽七十八。臘五十三。阇維獲舍利圓瑩。葬之開寶塔云。宋高僧傳·卷第二十五 讀誦篇第八之二
釋守真。永興萬年人也。俗姓紀。漢詐帝信之鴻緒。乃祖乃父素履貞吉。奕葉孝行充塞閭里。故鄉(xiāng)人美其孝焉。遂目之曰紀丁蘭也。真即其后矣。洎黃寇于紀僖宗蒙塵車駕避鋒而西幸。咸鎬失守而沒賊。因而徙家居于蜀矣。及冠也偶游圣壽寺。見修進律師行出物表語越常度。乃解帶卸冠。北面而事之。七支既備。先謁從朗師學起信論。次依性光師傳法界觀。后禮演秘阇梨授瑜伽教。并得心要咸盡指歸。自明達諸法宣暢妙典。四十年間略無怠矣。而賜號曰昭信焉。講起信及法界觀共七十馀遍。皆以燈傳燈用器投器。嗣乎法者二十許人。開灌頂?shù)缊鑫灞椤?div id="jkzqhuj" class='inline' id='people_101837_1_27_comment'>約度僧尼士庶三千馀人。開水陸道場二十遍。常五更輪結(jié)文殊五髻教法。至夜二更輪西方無量壽教法。稱阿彌陀尊號修念佛三昧期生凈域。一日謂弟子緣遇曰。如來不云出息不保入息。吾之壽也幸矣。汝之年也耄矣。今欲順俗從世。預(yù)設(shè)二塔。其可得乎。緣遇稽首而對曰。廣度長老舍院之右地。請建塔者有年矣。今大師屬其意。長老致其美。因緣冥契安可而止。于是鳩工而營之。自十月琢磨至來一月徹繢。以開寶四年秋八月九日。命眾念佛。佛聲既久令止。奄然而歸寂。俗壽七十八。僧臘五十三。其月二十一日焚葬于北永泰門外智度院側(cè)。其獲舍利光潤。各將供養(yǎng)之。次沙彌彌伽者。于闐國人也。專誦華嚴經(jīng)曾無間息。圣歷年中天帝釋請迎伽上天誦持乃曰。每被阿脩羅見擾故屈師來請。為誦宣華嚴經(jīng)以禳彼敵。遂升座朗諷是經(jīng)。時修羅軍眾聞經(jīng)乃現(xiàn)威神。一時而化去。又沙彌道蔭。常念金剛經(jīng)寶歷初因他出夜歸虎暴。中路忽遇哮吼跳躑于前。蔭知不免乃閉目而坐。唯默念是經(jīng)心期救護。虎遂伏草守之達曙。村人來往乃視虎。其蹲處涎流于地焉。蔭后持誦益加高行矣。
人物簡介
維基張維垣(1827~1892),字祿興,號星樞,清屏東長治人。中秀才后,赴苗栗頭份教書;同治十年(1871)取中辛未科進士,派任浙江省遂昌縣知縣,后又調(diào)任北京,任考試官,欽加同知銜。辭官回臺后仍居苗栗頭份,光緒十二年(1886),于當?shù)夭邉潉?chuàng)建義民廟。光緒十八年(1892)卒,享壽六十六。生平作品留存不多,今依《張維垣先生閒吟詩遺稿》編校 。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蠡叟、冷紅生……等。清福建閩縣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于福州蒼霞精舍、杭州東文精舍、京師金臺書院講學。光緒二十七年(1901)擔任京師五城學堂教習,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師大學堂。教學之馀,由他人口譯,以古文翻譯歐美小說一百七十馀種(或言共二百馀種),世稱「林譯小說」,乃引介西方文學之先驅(qū),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與王壽昌合譯之《巴黎茶花女遺事》最為著名。平生著述豐富,與古文相關(guān)者如《畏廬文集》、《春覺齋論文》、《文法講義》……等數(shù)十種;詩作如光緒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閩中新樂府》收仿樂府體詩歌三十二首,激議時政,倡導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風行海內(nèi),王松《臺陽詩話》特別予以介紹;此外畫作《畏廬遺跡》、理論專著《春覺齋話論》,都為世人所贊譽 。
張維垣(1827年—1892年),字祿興,號星樞,福建臺灣府臺灣縣人。晚清政治人物。祖籍廣東嘉應(yīng)州鎮(zhèn)平縣神崗社,為客家人。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張德貴東臺,定居下淡水廣西里。同治六年(1867年)丁卯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同治十年(1871年)中式辛未科進士。授浙江遂昌縣知縣。光緒三年(1877年)辭官返鄉(xiāng),北遷至淡水廳頭份莊。光緒十八年(1892年)卒,年六十六。次年,歸葬。有《張維垣先生閒吟詩遺稿》。
人物簡介
全臺詩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蠡叟、冷紅生……等。清福建閩縣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于福州蒼霞精舍、杭州東文精舍、京師金臺書院講學。光緒二十七年(1901)擔任京師五城學堂教習,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師大學堂。教學之馀,由他人口譯,以古文翻譯歐美小說一百七十馀種(或言共二百馀種),世稱「林譯小說」,乃引介西方文學之先驅(qū),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與王壽昌合譯之《巴黎茶花女遺事》最為著名。平生著述豐富,與古文相關(guān)者如《畏廬文集》、《春覺齋論文》、《文法講義》……等數(shù)十種;詩作如光緒二十三年(1897)所出版的《閩中新樂府》收仿樂府體詩歌三十二首,激議時政,倡導改良,是其平生第一部著作,風行海內(nèi),王松《臺陽詩話》特別予以介紹;此外畫作《畏廬遺跡》、理論專著《春覺齋話論》,都為世人所贊譽 。
詞學圖錄林紓(1852~1924),原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蠡叟、冷紅生……等。福建閩縣人,光緒八年(1882)舉人,曾于福州蒼霞精舍、杭州東文精舍、京師金臺書院講學。光緒二十七年(1901)擔任京師五城學堂教習,三十二年(1906)任教京師大學堂。教學之馀,由他人口譯,他以古文翻譯歐美小說一百七十馀種(或言共二百馀種),世稱「林譯小說」,乃引介西方文學之先驅(qū),在中國近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其中與王壽昌合譯之《巴黎茶花女遺事》最為著名。平生著述豐富,與古文相關(guān)者如《畏廬文集》、《春覺齋論文》、《文法講義》……等數(shù)十種;詩作如《閩中新樂府》收仿樂府體詩歌三十二首,內(nèi)容激議時政,倡導改良,是其于1897年所出版的平生第一部著作,風行海內(nèi),王松《臺陽詩話》特別予以介紹;外如畫作《畏廬遺跡》、理論專著《春覺齋話論》,都為世人所贊譽。 林紓曾經(jīng)二度來臺,其一是在1867年時,從福州搭乘「華福保」輪船來臺灣省父,其《畏廬瑣記》提及此事,當時滯居淡水三載,曾拜訪板橋林家;其二是在1878年時,奔其弟林炳耀之喪而來,此次亦在臺約三年之久〖參見汪毅夫《臺灣近代文學叢稿》(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頁32-33。〗。然有關(guān)林氏寓臺活動,目前缺乏文獻,詳情難稽。(黃美娥撰)
林紓(1852-1924) 初名群玉,字琴南,號畏廬、冷紅生、踐卓翁。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光緒八年舉人,主京師大學堂講習,入民國任教北京大學。有《畏廬詩存》,并譯西洋小說17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