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釋智通

相關(guān)人物:共 1 位。
共 1 首
釋慧震 朝代:隋末唐初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xué)僧傳·卷第十 利物科
姓龐氏。身長八尺。性強記。聽皓師三論能領(lǐng)指。要住梓州之通泉寺。蜀部被其化。昔皓師嘗南詢。及還。緣道得所施袈裟三百領(lǐng)。及皓之亡。乃以委震于每年正月。必集人。轉(zhuǎn)閱藏經(jīng)。而施之未嘗少間。日擁百眾。弘三論。一且若夢寐?;蛘Z之曰。西山之巔。宜造大像。寤而按行其地。有石細瑩可愛。兩旁皆流泉。無所有。即命工鐫琢其中。成坐像。高百三十尺。貞觀八年。集道俗三萬人。以落之。像口出白光。照映近遠。見者敬異。十五年正月十五日示滅。壽六十六。先是十四年七月。所畜駿馬嘶鳴。三日不食。頃之有僧。不知所從來。自稱十力。謂震曰。馬與主別。主當(dāng)先行。且具以其死日告之。因曰。法師當(dāng)悉散財物。無以累身后也。遂隱去。自是震益施悲敬二田。是歲元日。請僧行道。作大善會。期以三七日。然后圓滿。作會之八日。眾覺香氣郁勃。充塞一寺。至十五日。寺地皆生蓮華。草木變亦如之。震曰吾本心欲滿三七日會。今瑞相已現(xiàn)。吾其可待耶。趣進食。行嚫。食畢。秉爐。繞旋盧舍那像三匝。方拜跪竟掩息。時寺之香氣猶未已。俗屬昆弟三。各捐緡錢五十萬。以助累石塔五丈。龕安繩床。扶尸其上。更百馀日不僵仆。
續(xù)高僧傳·卷第二十九 興福篇第九
釋慧震。
姓龐。
梓州通泉寺。
身長八尺。
后聽皓師三論。
大領(lǐng)玄旨。
福力所被蜀部遙推。
皓之還南。
得袈裟二百領(lǐng)以贈路首。
每年正月轉(zhuǎn)藏經(jīng)。
千人袈裟奉施無闕。
常弘三論聽眾百馀。
忽于高座似悶見人。
語曰。
西山頭好造大佛。
既覺下座。
領(lǐng)眾案行。
中堪造像兩邊泉流。
即命石工鐫鏨座身。
高百三十尺。
貞觀八年。
周備成就。
四面都集。
道俗三萬慶此尊儀。
其像口中放大白光。
遠近同奉。
先有一馬日行五百。
曾經(jīng)入陣馀馬并死。
惟此得還。
至十四年七月。
忽自嘶鳴。
不食三日。
震聞毛豎。
有一異僧名為十力。
語震曰。
馬與主別。
主當(dāng)先行。
來年正月十五日。
日正中時應(yīng)入涅槃。
法師須散財物無留于后于身何益。
言已而隱。
莫知其由。
先造藏經(jīng)。
請僧常轉(zhuǎn)開大施門。
四遠悲敬來者皆給。
至終年初又請眾僧。
讀經(jīng)行道作三七日。
俗緣昆季內(nèi)外皆集。
至于八日香氣郁勃充滿寺中。
傾邑道俗共聞異香。
舍散山積。
至十五日氣猶不歇。
從旦至午寺內(nèi)樹木土地皆生蓮華。
眾睹奇瑞知其即世。
震曰。
嘉相已現(xiàn)不容待滿。
便行?施。
早食訖手執(zhí)香爐。
繞盧舍那三匝。
還于佛前?跪正念。
大眾滿堂。
不覺已逝。
春秋六十有六。
停喪待滿香氣猶存。
兄弟三人各舍五十萬。
于墓所作僧德施及以悲田。
作石塔高五丈。
龕安繩床。
扶尸置上。
經(jīng)百馀日猶不委仆。
道俗萬馀悲涼相結(jié)云。